數百年來,《君王論》一書影響了人們看待權力的方式──包括如何取得與如何維持──從而對本書以及本書的作者產生了混雜崇敬、恐懼與鄙視的態度。馬基維利不是君王,他只是個出身中產階級的朝臣與外交官,也是個擅長諷刺喜劇的作家和詩人,他會找人算命、在自己的葡萄莊園釀酒、騎在馬背上代表佛羅倫斯出使歐洲各國、還是個狂熱的古典學者,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個通曉人性的觀察家。不同於以往總是把馬基維利放在政治鬥爭與外交折衝的場景中,這本*的傳記透過檢視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的政治社會脈絡,讓這位偉大的政治思想家恢復了他的人性。
一說到「新撰組」,有人就會想到落伍、保守、殺人集團等負面印象。相對的,也有人會提出帥氣、劍術高手雲集、從勤王暴徒手中守護幕府的正面印象。不過,不管是任一方,大多都是歷史狂或是新撰組愛好者的單方面印象而已。誠然,過去的我也只是停留在這個水準的見解,然而由於這次的寫作,卻使我得以重新去思考新撰組代表的意義。在前半時期(鳥羽伏見之戰以前),他們主要負責維持治安(也就是現在的警察),所以在歷史上扮演的角色,除了池田屋事件以外,可說是不足為提。到了後半(鳥羽伏見之戰以後),新撰組成了軍隊中的一個組織,無關乎個人意志,被捲進了歷史的洪流之中。其中好的例子,便是新撰組原是「尊王」的組織,可是到了後半,卻在不知不覺間被貼上了「逆賊=反天皇」的標籤。也因此,當我們在看新撰組時,與其說是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