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有限,先订先发!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 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幸せになる勇気: 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Ⅱ 詳細資料 作者: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譯者: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16/11/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372273 叢書系列:哲學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内容简介 ■《被討厭的勇氣》正宗續集 完結篇,再度讓人生為之一變! ■中文版獨家,兩位作者特別撰寫〈致臺灣讀者序〉!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若說《被討厭的勇氣》是了解阿德勒思想的「地圖」,本書就是帶領你實踐阿德勒
作者長年從事樸素禪修,即單純對生活、對心念進行細密內觀,對於通靈等現象原本抱持存而不論的態度。2004年的某一天,作者從未涉獵心靈書籍及相關課程的伴侶M,突然向作者傳遞關於宇宙人生的高層次資訊,並且對作者的禪修與助人工作提供重要指引。 在充滿懷疑與震撼下,作者一步步踏進對於多重次元宇宙的存在更實際的體驗中,更意外發現,這些充滿智慧的高層資訊,隨著自身的生活歷練愈多,愈多的深意方才解密,對於現代人,更是充滿啟迪而值得一讀再讀的智慧寶典。
《破解易經》的全書旨趣,就是在論述這個自「三聖」──伏羲氏、周文王、孔子以來建立的易學系統的觀點與新的發現,無論是從義理或是卦象還是數術的研究,都可看見前人靈活的思想與跨越世代的見解,當然也看見他們的侷限性,而能用更廣大的視野啟發並建立新的知識平台與願景,進而產生無限的可能。 我們可以觀察每一位為《易經》注入新血的學問家如漢代的京房、三國的王弼、宋代的朱熹、程頤等是如何建構他們的易學觀點,看看這些大師們是如何解析《易經》,將《易經》的義理、象數等輪廓與面貌清楚勾勒,並建立其高度、層次與方向,而能
周贵华主编的《世界佛教通史( 卷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 卷和第二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慈心禪是一種培育愛心的方法, 我們可藉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散發慈心, 練習更珍愛自己,以及周遭的眾生。 慈心也猶如一股豐沛且源源不絕的活水, 不斷為我們送上祝福, 讓我們的心被慈悲、愛心、知足所填滿。 「慈心禪」在巴利文意指善念、慈愛、友善。佛陀曾說,慈心能夠讓我們的內心得到釋放。因此修習慈心禪,自然而然可幫助我們脫離憤怒、煩躁、惡念、嫉妒、敵意,而更趨向包容、友善、慈悲、喜悅、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