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速成:初級教材 MP3》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719141 分類:語言文字 中國語言文字 中國方言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184 頁 内容简介: ◎全書共十課,內容主要是介紹粵語基礎拼音知識,學習常用詞彙及語法,掌握口語表達及溝通技巧。讓學習者不但對粵語語法有基本瞭解,同時可以有足夠語音訓練及說話練習,亦能把所學所練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加強溝通能力。 ◎每課包括語法解釋、語音練習和情景對話練習。粵語注音採用耶魯拼音方案。 ◎附光碟一張,是課程的全部錄音資料。 本書特色: ◎幫助母語為普通話的人學習聽說粵語日常用語,並了解本地文化。 ◎課本內容取材自生活場景,提供日常生活必須的詞匯
中文是未來的競爭力,要衝破目前中文能力衰退的困局,儘快提高語文能力,跟大師一起讀書,不失為一個捷徑。冰心、老舍、葉聖陶、餘光中、王力、呂叔湘、朱德熙……一眾語文大家匯聚一堂,傳授中文基礎的入門精要。本套書共三冊:《字和詞》、《讀和寫》、《中和西》,分別講詞語如何使用,怎樣去閱讀、理解文章,如何寫出條理清晰的文章,怎 消除經常犯的錯誤,讓中文還像中文。一字一詞,看似平凡,卻別有洞天。呂淑湘、王力、徐仲華、朱文叔、隋樹森等語文大師,剖開字詞世界,徐徐道出準確的詞彙和好的句子、妙的文章的密切關係,傳授寫作中善用詞彙的技巧,順帶也幫助糾正經常出現的錯字、別字和遣詞造句時易犯的毛病,增強語言表達的能力,提高中文寫作水準。
一、本書以說明規律為主,不涉及理論方面。著者另撰中國語法理論一書,和本書相輔而行。本書可以做中學教本,中國語法理論可以做大學教本,或中學語法教員的參考書。 二、本書以不自造例子為原則,因為自造的往往不自然,有時候甚至乖曲事實,造出些不常見的例子。又以專找一部書的例子為原則;因為恐怕語言夾雜,南腔北調,成為一部四不像的語法。我們儘先在紅樓夢裹搜尋,因為紅樓夢是著名的文學作品。又是用北京話寫的,合於國語的條件。但是,紅樓夢敍述事情的部份也和口語相差頗遠,甚至誨文的會話(像賈政對賓客的會話》也不算真正的口語,所以我們又儘先在家常的談話裹找。有時候,紅樓夢找不着適當的例子,没辦法,只好暫時自造,或在兒女英雄傳找些來充數。 三、例子的次序, 一律以羅馬字母標出。例子底下的數目字係
《粵音韻匯》是中國用國際音標記錄、研究粵語的著作,著者是黃錫凌。1941年由上海中華書局發行初版,1957年3月中華書局香港分局重印出版。1979年4月重排發行,1981年1月重排本再次重印,至今仍很容易在香港的書局中找到。 《粵音韻匯》全書共117頁。正文包括檢字索引、范例、粵語韻目表、粵音韻匯檢字、廣州標准音之研究等內容;卷首有容肇祖撰寫的序言,卷末有兩個附錄:一是《粵音羅馬字注音新法建議》,二是本書的英文導論和《書中使用音標說明》(英文)。 《粵音韻匯》以廣州音53個韻母為經、19個聲母為緯。書中以“國際音標(寬式)”為注音系統,按韻母中的主要元音依次排列,同韻的字依聲母順序排列,同韻同聲的字再按聲調排列。一字多音的則加上簡單注解,如在gau下的“校”注“校對”,tsai下的“差”注“差使”。變調、讀書
《世界文字發展史》 詳細資料 ISBN:9789620745300 規格:平裝 / 448頁/ 25k正/ 14.8 x 21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作者:周有光 出版社:商務 出版日期:2016/02/02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認識文字發展的必備書 漢語拼音之父、語言學家周有光的文字史力作 語言是zui基本的信息載體,文字是語言的延長和擴展,有了文字,人類才有書面的歷史記錄。研究文字規律的是文字學,側重文字資料的是文字史。本書是一本脈絡清晰、材料豐富的文字史力作,是周有光教授zui有影響的學術著作之一。 本書次序井然的闡述了世界各國文字這個龐大卻内在規律如出一轍的人類文字系統。作者將世界文字歷史分為原始文字時期、古典文字時期、字母文字時期,以 時間順序為主綫、本質形態發展變化為分層綫,清晰羅列了文字發
本書收集作者環繞著「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這一主題,所寫的系列論文。現行的楷書,較之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除了字形的外表和書法,有了不少變化外,至於形體的基本結構,歷經不同時代的金文、小篆、和隸書,卻都毫無二致,這大大裨益了我國文化的發展和保存,本書系統扼要探討其演變過程。另外並引用*出土資料,肯定新石器時代的古陶文是我國文字的雛形,據以推測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本教程主要是為以普通話作母語的人士而編寫。 內容分3個單元,共30課;包括課文、普通話對譯、重點詞彙、字例、語音及語法講解、傳意項目介紹、練習、粵字辨認、短文朗讀等環節。 這套教材有五大特點: 一.融匯結構、情景、功能項目為一體; 二.體現聽、說為主的教學原則; 三.學習語言興瞭解本地文化、民生相結合; 四.課文用語力求兼顧生活化和規範化; 五.課文設計循序漸進,說明和練習材料豐富多樣。 本教程的初期設計,曾在香港中國語文學會開設的粵語課程試用過,效果很好。本書正是在原基礎上加以修改、補充而成。本教程配備音帶3盒,由專業人士根據課文朗讀,有助用者學習及掌握教程內容。
本書收錄成語約10000條,以及部分關聯諺語、詩詞和常用俗語等,按照成語的意義,分作“人間世編”、“社會編”、“事物編”、“動植物編”、“天地自然編”和“數字成語編”六個大類。 本書所收成語,按每個類別的適用範圍,把意義相互關聯的詞語匯編在一起,幫助讀者作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聯想。終能夠擴大詞彙量,擴展語文知識的層面,並應用到實際的寫作中。 本書特色: ?詞彙豐富:本書共收錄成語10000餘條,以常見、常用成語為主。 ?體例新穎:本書不同於以往按部首、筆畫“查詞”的詞典,根據詞彙在意思和用法上的特點歸類。 ?分類速查:本書將成語分為六個大類,大類下又分次類、細類和分組,分類串聯,環環相扣。借助分類檢索表,可快速掌握同類相關詞彙。 ?聯想豐富:本書將意義相互關聯的詞語匯編在
粵語是早於秦代由北方先民帶到南方,歷經千百年融合演化而成。粵語俗話與廣東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尚中“有音無字”的情況十分普遍,故每每令人茫然費解。事實上,絕大部分粵語俗話在古漢語中均有跡可尋。本書以古代字書、方志、文學作品等為根據,再通過漢語中各兄弟方言,以及在語音和用字方面保存大量古漢語成分的日語、韓語等例子互相參照,找尋質樸古雅粵語俗話的本字。本書分為動作篇及人物.事物篇兩冊,更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