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1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科学革命与卡文迪什实验室
    •   ( 130 条评论 )
    • 阎康年 著 /2012-01-01/ 山西教育出版社
    • 《科学革命与卡文迪什实验室》是就科学革命理论问题和从科学革命的观点观察卡文迪什实验室的贡献两个方面,着重分析和写出的。从纯科学史的观点研究科学革命,特别是现代科学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研究来自科学发展的实际进程。从科学革命的观点观察在现代科学革命全过程中起过主力军作用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及其科学家们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该项研究的具体化和深入。也许这两点构成了本书的特色。

    • ¥8.7 ¥13 折扣:6.7折
    • 科学技术史话
    •   ( 172 条评论 )
    • 姜超 著 /201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早的国家之一。就科学技术方面来说,除了世人皆知的四大发明以外,在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地学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也都曾经有着惊人的成就。从秦汉到明代初期漫长的一千多年里,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然而,到了明代中叶,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停滞。虽然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科学技术也曾一度呈现复苏气象,但仍然是在传统的道路上继续踯躅缓行,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率先产生。与此同时,16世纪的西方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却发生了科学革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产生了近代科学技术。此后,中国与西方在科技上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   ( 11 条评论 )
    • 王鸿生 著 /1999-01-01/ 希望出版社
    • 中华文明是一支由东亚大陆上黄种人创造的文明。人种特有的先天秉赋、东亚的地理位置和山川气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和动物种类、相邻近各群人之间的影响等环境和条件,都给它涂上了一层特殊的色彩。但这并不改变它属于全人类的属性。 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只有中国的农业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产生之后就连续地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而另几支古文明都先后在和不同文明的交汇中分化或发展成为与原来面貌大不相同的文明。由于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以及中华文明中对科技智慧的崇尚,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技术、文化和科学成果,这片土地成了古代世界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塑造了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

    • ¥8.6 ¥12.5 折扣:6.9折
    •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作业集
    •   ( 15 条评论 )
    •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组编 /2006-12-01/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与汪应洛主编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配套的作业集。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工程概念、系统工程方法论、结构模型化技术、分析模型、系统仿真及决策分析。每章由重点与难点、习题两个模块组成,书后附有两套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便于学生进行同步练习及自测。 本书由李研编写,由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忽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4.3 ¥5 折扣:8.6折
    • 科学发现观的演进
    •   ( 0 条评论 )
    • 严湘桃石义斌韦振仕 著 /1998-12-0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科学发现问题一直是科学方法论的中心课题,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历代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大多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关于它的本性与发生机制问题迄今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本书运用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或一种渗透着逻辑观点的“自然主义”,扼要地回溯了传统理性主义发现观、现代非理性主义发现观和当代多视角、多学科地复兴科学发现逻辑的“新潮”,并辅以适当的案例说明,以期对以往关于科学发现的本性和发生机制的见解能给予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本书对科学发现逻辑所走过的“正—反—合”的辩证历史进程作出评析,其主旨在于表明,科学发现观的演进是一个既不断创新又连续相继的过程,科学发现的逻辑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探索科学发现的逻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项艰难复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

    • ¥9.3 ¥12.4 折扣:7.5折
    • “安康杯”竞赛知识50问
    •   ( 0 条评论 )
    • 编者:任国友|责编:赵静蕊 /2022-05-01/ 中国工人
    • 本书是基层职工群众参与各级各类“安康杯”竞赛、普及职工教育的科普读物。本书内容集中解答了广大基层职工参加新时代“安康杯”竞赛的方面知识:如何认识“安康杯”竞赛;职业安全基本知识;职业健康基本知识;应急管理基本知识;职工安全健康基本权益。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使职工系统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参加“安康杯”竞赛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能安全”的竞赛目标。

    • ¥7.2 ¥12 折扣:6折
    • 新学者融入世界科坛
    •   ( 35 条评论 )
    • 何毓琦 等著 /2004-05-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国内学者和学生在国际学术界日益活跃,发表高质量的国际期刊论文和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已经成为衡量学术成就的重要指标。对于国内学者和学生来说,在撰写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投稿、与编辑打交道以及申请基金时,熟悉和遵守国际惯例日益重要。 本书比较系统地针对国内年经学者和学生入门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试图“对症下药”地释疑介绍和解释科学研究中成果报告的国际惯例和规范,力图为科坛新学者提供可靠且有用的信息。 本书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出版,共分2章。第1章讨论发表论文和做学术报告,包括:如何引用文献、如何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如何做学术报告。第2章讨论学术参与,包括:如何做国际期刊编委、如何申请研究基金、如何做研究及选择研究课题。

    • ¥9 ¥12 折扣:7.5折
    • “安康杯”竞赛知识50问
    •   ( 0 条评论 )
    • 编者:任国友|责编:赵静蕊 /2022-05-01/ 中国工人
    • 本书是基层职工群众参与各级各类“安康杯”竞赛、普及职工教育的科普读物。本书内容集中解答了广大基层职工参加新时代“安康杯”竞赛的方面知识:如何认识“安康杯”竞赛;职业安全基本知识;职业健康基本知识;应急管理基本知识;职工安全健康基本权益。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使职工系统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参加“安康杯”竞赛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能安全”的竞赛目标。

    • ¥7.2 ¥12 折扣:6折
    • 《系统建模与仿真》作业集
    •   ( 2 条评论 )
    •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组编 /2006-12-01/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系统是指具有某些特定功能,按照某些规律结合起来,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所有实体的集合或总和。系统可能是自然存在的,比如天体运行系统、微观物质系统;也可能是人工构建的,比如过程控制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人们可以在一些实际系统上进行实物实验达到研究系统的目的,但在实际科学实验中,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大型系统,由于有毒、有害、危险、昂贵等原因,使得在实际系统上进行实验比较困难,为了研究这类系统的本质属性及基本特征,构建一个系统的模型,在模型上进行实验则是十分有效的手段。通过对建立的系统模型,在给定主题范围内反复开展各类仿真实验,由此实现以较少的时间和费用完成对整个系统全面、深入和细致的研究。随着系统工程与科学的迅速发展,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已从传统的工程领域扩展到非工

    • ¥2.9 ¥4 折扣:7.3折
    • 重庆三峡气象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宣传手册
    •   ( 0 条评论 )
    • /2015-10-01/ 气象出版社
    • 重庆三峡气象科普文化教育基地是三峡库区一家气象科普文化教育基地,2014年分别被评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它立足于三峡库区区位优势和云阳县生态环境优势,是青少年和广大民众学习气象知识、了解气象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场所。本书详细介绍了重庆三峡气象科普文化教育基地的概况及意义,室内外展区主要展品的功能、特点等,相关的科普文化活动以及建馆大事记。既是对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成果的一种展示、宣传和总结,也为气象部门今后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及开展有关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了鼓励和参考。

    • ¥3.98 ¥6 折扣:6.6折
    • 科学家谈21世纪
    •   ( 455 条评论 )
    • 李四光 等著 /2011-10-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30年后,50年后,在世界上,科学技术将出现怎样的奇迹?人类将怎样生活?怎样深入地下、海底去开矿?机器人怎样管理整个工厂的生产?怎样跟相隔几千里外的朋友面对面谈话?那时的房屋、道路、桥梁、交通工具……又是什么样子?怎样……怎样……在李四光等编写的《科学家谈21世纪》这本书里,二十几位科学家和工程师给我们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他(她)们给我们描绘了一幅21世纪美好的图画。这些幻想故事,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可以启发我们更好地去想象未来的科学世界,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为人类美好的未来而发愤学习。《科学家谈21世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 ¥7.5 ¥10 折扣:7.5折
    •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任行为
    •   ( 97 条评论 )
    • 美国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 编,刘华杰 译 /2004-01-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文集,是国外学者对公众理解科学和公民科学素养与态度调查的反思和批判,对于中国的科学传播(或者科学普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有重要的价值。 本书作者来自社会学、传播学、STS等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他们从科学史、技术史、技术社会学、风险研究、技术评估、风险预知、风险沟通,以及媒体分析等各个角度,对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研究历史、调查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公众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问题、理解与信赖问题给出了反思之后的回答。既有理论论述,也有实证研究,还有案例分析。 本书对于中国学界来说,不仅是一份很好的营养,也具有相当的冲击力。 本书对于下列人士尤其具有参考价值:从事科学传播(或科学普及)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

    • ¥9.6 ¥16 折扣: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