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误差;不确定度及其表示方法;不确定度传播公式;作图法和二乘法;15个实验项目(伏安法测电阻、霍尔效应、示波器原理、拉伸法测杨氏模量、薄膜干涉、偏振光、全息照相、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迈克尔逊干涉仪、弗兰克-赫兹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非平衡电桥、超声速测量、光电效应、电势差计);英文物理实验报告结构与写作;
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大大改变了我们对于空间、时间和物质以及我们自己在宇宙中的存在等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对许多诸如事物的本质、宇宙如何起源等一些重大问题做出了解答。它动摇了我们关于牛顿宇宙和宿命论的观念,并提出了有关平行宇宙、时间旅行和万物起源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目睹了物理学家追求统一理论的令人惊叹的努力。有了这样一个理论,众多物体、所有粒子的类型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都可由之推得。本书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发现以及做出这些发现的人们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讲述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们的工作展开的。 该书生动地介绍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主要脉络,旨在激起中学高年级学生、大学生和教师们的兴趣,它也会引起对科学真正有兴趣的广大普通读者的注意。书中也放入了必不可少的数学细节,但对它们的解释和处理颇具
本书是一部曾被美国许多大学选用的研究生教材,并受到普遍好评。与同类教材相比,该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全书分三个部分。部分集中介绍场的正则量子化方法。量子电动力学和费曼图。第三部分是关于非阿贝尔规范场的详细讨论。而第二部分是在这两个部分之间搭建的一个桥梁,着重阐述泛函方法、重整化和重整化群以及临界指数等问题。作者从教学角度对于这三个部分的安排提出了详细的建议。鉴于作者的背景,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是针对粒子物理专业研究生的需要而编排的。对于凝聚态和实验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作者建议可以把后两部分合并而舍弃用星号标记的章节即可。 作为一本教科书,作者很注重使其易读易懂和富于启发性,公式的推导和例题的分析尽可能地详尽。每一章都给出了几个习题,它们的总量虽然不大,但每个题目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使
R.柯朗、D.希尔伯特编著的《数学物理方法(Ⅱ)》系一经典性名著。 本书系统地提供了为解决各种重要物理问题所需的基本数学方法。全书分三卷出版,卷II的内容基本上与卷I无关,是从数学物理的观点来处理偏微
王浩全所著的《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系统介绍了超声检测的基本概念、成像原理、成像方法以及有关研究的新成果。《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C扫描成像、透射层析成像、散射层析成像和反演图像的处理等四部分。部分主要研究C扫描成像显示方法,并对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进行了设计;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几何声学理论,实现基于射线理论的层析重建;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波动声学理论,通过建立散射场的代数描述,转换为不适定问题的求解,进而实现层析重建;第四部分是对超声反演图像的处理部分,主要完成图像的降噪与分割处理。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信息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也可作为相关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物理公式手册》是为物理和工程领域的学生及专业人士编写的一本速查式参考书。书中包含了2000多条在大学本科物理课程中出现的最常用的公式和方程,涵盖数学、动力学和力学、量子物理学、热力学、固体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详尽的索引可使你简单而快速地找到所需的公式,而统一的表格版式可使你清楚地了解公式中每一个变量所代表的含义。《物理公式手册》详尽地涵盖了大学本科物理课程的主要方面。本书设计成一种紧凑、便携的参考书形式,适于在日常工作、解题和考试复习中使用。所有物理、应用数学、工程和其他自然科学各分支的学生和专业人士都会希望拥有这样一本易查的精华型参考书。
《伯克利物理学教程 SI版 第3卷 波动学 翻译版》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世界名校名家基础教育系列),全书强调不同波动现象之间的相似性和类比性,着重阐述波动的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
为了能使更多的人一起研究、探讨、调侃这些问题,为了使一些看似非常玄奥的问题便于理解,于振发编著的《空间简史》内容介绍:采用了类似通俗演义的写法。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些可谓玄之又玄的东西,如果说得太通俗,读者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可能客易造成误读,甚至由于我的一些不恰当的通俗解释和比喻,就已给读者误导、造成误解了。可是如果表述得太专业、太“严谨”,对于大多数读者又会感到过于生涩、玄奥、难懂。因而我想把《空间简史》的读者群定位在:只要你具有相当于高中的文化水平,只要你能仔细地阅读它,应该基本上都能看懂,并不时地会撞击出你绚丽的思想火花。基于这样一个想法,在这本小册子里,难懂的专业术语尽量少用,繁杂的数学公式尽量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