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梁灿彬修订的《普通物理学教程电磁学》(第二版)的配套学习辅导书。书中按章节顺序对主教材中的习题给出了分忻和解答,帮助学生启发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一部分思考题给出了分析和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辅导书,特别适合以《普通物理学教程电磁学》(第二版)为主讲教材的师生使用,也可供其他读者参考。
现代社会,没有电是不可想象的。对人类影响如此之大的电,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为了更好地利用电,应该怎么做?想要成为电类领域的专家,又应该通过什么途径? 本书尝试采用轻松写实与专业知识阐述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章采用轻松的语言,简要地介绍电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第二章采用很大的篇幅,详细地介绍了电气化世界的主流内容,以便在深入了解电气化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电;第三章详细介绍了电类的各个专业和每个专业的具体内容,指出专业人才的发展道路:进入电类的某个专业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成为电类领域的专业人才,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推进电气化世界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为年轻人选择专业给出实用性的指导,指出成为专业领域专家的恰当的途径。 本书可以作为与电类相关专业的大一学
本书是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工程电磁场导论》相配套使用的辅助教学用书。本书对《工程电磁场导论》中的每节后的习题,每章后的总习题以及思考题,无一遗漏地作了较为详细的解答。考虑到通信专业的需要,在每章后边增加了一些波的补充题。 本书的出版,对使用《工程电磁场导论》以及其他同类教材的教师和学生都将起辅导参考的作用。本书可作为电类各专业和自动化类各专业以及电大、夜大、函授类大学生学习电磁场理论的参考用书。
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是大气能量、动量和耦合的重要驱动源。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在低纬度从90到35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传播的潮汐波和行星波。重点研究了低纬度热层潮汐波和行星波各个谐波分量的垂直结构,传播特性以及激发过程;讨论了潮汐波对低纬度电离层离子垂直分布的影响;分析了潮汐波和行星波对热层大气能量交换的影响以及热层大气与电离层的耦合过程。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低纬度电离层的形态学认识;提高了人们对低纬度热层大气循环以及能量交换过程的理解;对于完善低纬度电离层建模以及探寻热层和电离层的耦合机制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地球的电离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线电通信。电离层环境的不规则变化会影响低纬轨道卫星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电离层不仅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还有着实际的意义。这本由龚韵著的《基于Arecibo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动力学研究》利用位于Arecibo,波多黎各(18.3°N,66.7°W)的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位于低纬电离层E层和F层的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讨论了中性风、电场以及双极扩散对Arecibo电离层午夜塌陷的影响。具体工作概括如下: 1.利用Arecibo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在2010年1月14日~23日的观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周期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大气潮汐波的传播特性和垂直结构。 2. 次报道了在低纬度电离层F层周期为8小时的大气潮汐波,并且分析了8小时潮汐波的垂直结构,讨论了观测到的8小时潮汐波的激发机制。 3. 次
地球的电离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线电通信。电离层环境的不规则变化会影响低纬轨道卫星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电离层不仅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还有着实际的意义。这本由龚韵著的《基于Arecibo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动力学研究》利用位于Arecibo,波多黎各(18.3°N,66.7°W)的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位于低纬电离层E层和F层的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讨论了中性风、电场以及双极扩散对Arecibo电离层午夜塌陷的影响。具体工作概括如下: 1.利用Arecibo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在2010年1月14日~23日的观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周期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大气潮汐波的传播特性和垂直结构。 2. 次报道了在低纬度电离层F层周期为8小时的大气潮汐波,并且分析了8小时潮汐波的垂直结构,讨论了观测到的8小时潮汐波的激发机制。 3. 次报道了
本书是梁灿彬修订的《普通物理学教程电磁学》(第二版)的配套学习辅导书。书中按章节顺序对主教材中的习题给出了分忻和解答,帮助学生启发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一部分思考题给出了分析和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辅导书,特别适合以《普通物理学教程电磁学》(第二版)为主讲教材的师生使用,也可供其他读者参考。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矢量分析、静电场、恒定电流的电场和磁场、静态场的解、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电磁波的辐射及导行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内容精练,概念清晰,语言流畅,注重实践性与新颖性。为便于学习使用,书中安排有较多的例题。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相关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科技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主要介绍电磁波空间传播的基础知识,实际工作中的电波传播的问题,以及对它的解决方法和有关计算公式。全书共分为9章, ~3章是电磁波传播的基础,主要介绍电磁波理论基础和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第4章主要介绍电磁波传播环境与建模方法。第5~8章,根据电磁波传播的不同环境和机理,分别介绍了地面电磁波传播、对流层电磁波传播、电离层电磁波传播和地一电离层电磁波波导传播的机理、概念、效应,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第9章主要介绍典型系统中的电波传播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本书可作为无线电系统设计、研究及开发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电磁波空间传播的基础知识,实际工作中的电波传播的问题,以及对它的解决方法和有关计算公式。全书共分为9章, ~3章是电磁波传播的基础,主要介绍电磁波理论基础和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第4章主要介绍电磁波传播环境与建模方法。第5~8章,根据电磁波传播的不同环境和机理,分别介绍了地面电磁波传播、对流层电磁波传播、电离层电磁波传播和地一电离层电磁波波导传播的机理、概念、效应,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第9章主要介绍典型系统中的电波传播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本书可作为无线电系统设计、研究及开发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使用。
地球的电离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线电通信。电离层环境的不规则变化会影响低纬轨道卫星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电离层不仅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还有着实际的意义。这本由龚韵著的《基于Arecibo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动力学研究》利用位于Arecibo,波多黎各(18.3°N,66.7°W)的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位于低纬电离层E层和F层的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讨论了中性风、电场以及双极扩散对Arecibo电离层午夜塌陷的影响。具体工作概括如下: 1.利用Arecibo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在2010年1月14日~23日的观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周期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大气潮汐波的传播特性和垂直结构。 2. 次报道了在低纬度电离层F层周期为8小时的大气潮汐波,并且分析了8小时潮汐波的垂直结构,讨论了观测到的8小时潮汐波的激发机制。 3. 次报道了
地球的电离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线电通信。电离层环境的不规则变化会影响低纬轨道卫星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电离层不仅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还有着实际的意义。这本由龚韵著的《基于Arecibo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动力学研究》利用位于Arecibo,波多黎各(18.3°N,66.7°W)的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位于低纬电离层E层和F层的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讨论了中性风、电场以及双极扩散对Arecibo电离层午夜塌陷的影响。具体工作概括如下: 1.利用Arecibo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在2010年1月14日~23日的观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周期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大气潮汐波的传播特性和垂直结构。 2. 次报道了在低纬度电离层F层周期为8小时的大气潮汐波,并且分析了8小时潮汐波的垂直结构,讨论了观测到的8小时潮汐波的激发机制。 3. 次报道了
地球的电离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线电通信。电离层环境的不规则变化会影响低纬轨道卫星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电离层不仅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还有着实际的意义。这本由龚韵著的《基于Arecibo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动力学研究》利用位于Arecibo,波多黎各(18.3°N,66.7°W)的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位于低纬电离层E层和F层的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讨论了中性风、电场以及双极扩散对Arecibo电离层午夜塌陷的影响。具体工作概括如下: 1.利用Arecibo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在2010年1月14日~23日的观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周期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大气潮汐波的传播特性和垂直结构。 2. 次报道了在低纬度电离层F层周期为8小时的大气潮汐波,并且分析了8小时潮汐波的垂直结构,讨论了观测到的8小时潮汐波的激发机制。 3. 次报道了
地球的电离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线电通信。电离层环境的不规则变化会影响低纬轨道卫星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电离层不仅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还有着实际的意义。这本由龚韵著的《基于Arecibo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动力学研究》利用位于Arecibo,波多黎各(18.3°N,66.7°W)的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位于低纬电离层E层和F层的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讨论了中性风、电场以及双极扩散对Arecibo电离层午夜塌陷的影响。具体工作概括如下: 1.利用Arecibo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在2010年1月14日~23日的观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周期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大气潮汐波的传播特性和垂直结构。 2. 次报道了在低纬度电离层F层周期为8小时的大气潮汐波,并且分析了8小时潮汐波的垂直结构,讨论了观测到的8小时潮汐波的激发机制。 3. 次报道了
本书从矢量分析与场论入手,着重讨论了电磁基本理论和电磁工程基础两部分内容。电磁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包括静电场和恒定电场、边值问题的解法、恒定电流的磁场、时变电磁场以及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平面电磁波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特性等,其中对边界条件、电磁能流、极化、色散与群速等基本概念做了详细分析;电磁工程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电磁波的导引、辐射以及无线信道、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等基本知识,其中着重对传输线、波导、天线基础知识以及电磁兼容做了较深入的介绍。每章都附有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版修订既保持了上一版简洁的特点,又进一步加强了系统性,突出了应用性,并特别注意与无线通信、高速电路设计、电磁兼容认证等知识的关联,使教材更符合时代特色。书中对许多专业词汇给出了英文注解。 本书可
本书对电磁兼容学科作了简要的总体介绍,包括电磁兼容一词命名的由来、历史发展概况、现状及未来的展望、学科的研究对象、国内外的有关学术组织及其主要活动、电磁环境的保护以及频谱管理等内容。由于丛书的其余四个分册很少谈到自然界干扰源及工频电磁场的影响与防护,故本书较为深入地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为了适应我国国防现代化的需要,书中还就核电磁脉冲效应及防护技术进行了扼要叙述。
本书主要介绍电磁波空间传播的基础知识,实际工作中的电波传播的问题,以及对它的解决方法和有关计算公式。全书共分为9章, ~3章是电磁波传播的基础,主要介绍电磁波理论基础和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 第4章主要介绍电磁波传播环境与建模方法。第5~8章,根据电磁波传播的不同环境和机理,分别介绍了地面电磁波传播、对流层电磁波传播、电离层电磁波传播和地一电离层电磁波波导传播的机理、概念、效应,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第9章主要介绍典型系统中的电波传播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本书可作为无线电系统设计、研究及开发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使用。
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是大气能量、动量和耦合的重要驱动源。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在低纬度从90到35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传播的潮汐波和行星波。重点研究了低纬度热层潮汐波和行星波各个谐波分量的垂直结构,传播特性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包含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天线与电波传播三部分内容。电磁场与电磁波部分介绍了矢量分析、电磁场基本方程、平面电磁波等内容;微波技术基础部分介绍了传输线理论、微波传输线、微波网络基础、微波元件等内容;天线与电波传播部分介绍了天线基础知识、简单线天线、宽频带天线、微带天线、面天线、电波传播等内容。每章末均附有习题,书末附录给出了一些常用的矢量恒等式和一些微波材料的参数,以便读者查阅。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图文并茂,习题的详细解答在配套光盘中给出,便于自学。《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可作为有关学科的本科教材,亦可作为有关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配有电子教案,需要的老师可与出版社联系,免费提供。
本书讲述的是:已经晋级的四所学校,以“电”为主题,争夺参加全国实验大赛的两个名额。结果,黎明小学实验社因致命的失误而遭淘汰,接着,校长也突然宣布关闭实验室。热爱科学的小宇和实验社的成员,决定进行一项秘密计划,是否能成功挽救实验社的命运呢?
地球的电离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线电通信。电离层环境的不规则变化会影响低纬轨道卫星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电离层不仅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还有着实际的意义。这本由龚韵著的《基于Arecibo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动力学研究》利用位于Arecibo,波多黎各(18.3°N,66.7°W)的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位于低纬电离层E层和F层的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讨论了中性风、电场以及双极扩散对Arecibo电离层午夜塌陷的影响。具体工作概括如下: 1.利用Arecibo双波束非相干散射雷达在2010年1月14日~23日的观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周期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大气潮汐波的传播特性和垂直结构。 2. 次报道了在低纬度电离层F层周期为8小时的大气潮汐波,并且分析了8小时潮汐波的垂直结构,讨论了观测到的8小时潮汐波的激发机制。 3. 次报道了
《 学习指导》是依据《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一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为指导读者深入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水平而编写的。《 学习指导》分八章,每章都由“基本内容与公式”、“例题示范”和“习题及参考答案”三部分组成。 《 学习指导》既可作为“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学习指导书,也可作为读者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复习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