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11年卡末林?昂内斯首次发现超导电以来,这一研究领域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先后有众多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卡末林?昂内斯,还有超导微观理论的创始人巴丁、库珀、徐瑞弗,超导电子学领域开拓者约瑟夫森,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者柏诺兹和缪勒,以及提出有关实用超导材料第二类超导体理论的阿布里科索夫,可见超导体研究不断出现突破性的进展,或在概念上对其他研究领域有重要启示。 本书详细描述了超导体研究有关工作,并对超导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超导的应用开发是本世纪在节能和探微方面高科技的方向之一。
本书是北京大学物理丛书中的《现代半导体物理》分册,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包括半导体能带结构、有效质量理论、半导体的晶格振动等等,详尽地阐述了现代半导体物理。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讲解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理论性,可供参考。
本书是北京大学物理丛书中的《现代半导体物理》分册,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包括半导体能带结构、有效质量理论、半导体的晶格振动等等,详尽地阐述了现代半导体物理。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讲解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理论性,可供参考。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及实验室常见仪器的操作、化学实验中常见物理常数及性能测定、分离纯化技术及物质合成的一般方法。下篇主要介绍物质含量分析及当前应用广泛的几种仪器分析方法。全书共收集了74个实验,其中大部分实验是很成熟的典型实验。本书通过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内容,对化学实验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 本书内容编写本着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目的。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理解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规的实验技术并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新设备。
本书是北京大学物理丛书中的《现代半导体物理》分册,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包括半导体能带结构、有效质量理论、半导体的晶格振动等等,详尽地阐述了现代半导体物理。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讲解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理论性,可供参考。
《计算物理学习指导/高等学校理工科物理类规划教材辅导用书》是与《计算物理学》(刘金远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相配套的辅导用书。《计算物理学》自2012年6月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被很多院校选用,2014年9月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以国内高等院校广泛使用的由刘恩科、罗晋生、朱秉升编著的《半导体物理学》为基础,根据教学与考研复习的实际要求,高度概括了各个章节知识重点、难点及重要的特理概念,在此基础上,精选了许多典型例题,并给出了详细解答。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报考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复习资料。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下篇实验部分。 上篇分为五章,系统讲述了化学技术的共性知识,如实验课的目的与要求、实验室用水、常用仪器与试剂、实验室安全、实验数据处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量测仪器与方法等。 下篇分为四个部分(4章),共编入了85个化学实验,包括: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基本化学实验、综合实验和实验设计,其中综合实验与设计实验19个。书末附录中编入了有关计量单位的必要内容与重要的物理常数。 本书供大学工科化工类专业学生使用。
本书全面地论述了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非平衡载流子及载流子的运动规律;讨论了p—n结、异质结、金属半导体接触、表面及MIS结构等半导体表面和界面问题;介绍了半导体的光、热、磁、压阻等物理现象;后较全面地介绍了非晶态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本书为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半导体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计算物理学习指导/高等学校理工科物理类规划教材辅导用书》是与《计算物理学》(刘金远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相配套的辅导用书。《计算物理学》自2012年6月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被很多院校选用,2014年9月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
本书较全面地论述了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知识。全书共13章,主要内容为: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和电子状态;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载流子的散射及电导问题;非平衡载流子的产生、复合及其运动规律;半导体的表面和界面——包括pn结、金属半导体接触、半导体表面及MIS结构、半导体异质结;半导体的光、热、磁、压阻等物理现象和非晶半导体。? 本书可作为工科电子信息类微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