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和分子本是人眼看不见、摸不着的。本书介绍科学原子论的创立,原子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各种先进显微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微观世界中的应用。人类借助新型的显微技术不仅能看到原子和分子,还能操纵单个的原子和分子。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大量插图来描述微观世界的奥秘,是本介绍原子和分子的观察与操纵技术的科普著作。
纳米概念是科学家创造的术语,可纳米物质却不是人类的新发明,人类永远不清楚自然界还有多少未知的东西。 纳米是一个尺度单位,然而纳米世界的确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层次。 一个个偶然发明出的工具,让人类获得了[芝麻开门]的秘诀,于是窥视到一个个充满知识财宝的宝库,并不断地采摘着人类智慧的硕果—知识,可是巴斯德说: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充满控制欲望的人类总是偏爱那些组分纯粹、排列有序的结构,把充斥杂质和排列无序的结构视为另类。直到某一天人类中的另类对传统思维做了个[倒立],才获得了以杂质和无序为主体的双组元结构—纳米材料奇异性能的结构基础。
为了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材建设,由国家*主持,组织了师范院校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了一整套师范院校用的教材,本书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高等师范院校学习阶段,原子物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我们知道,物理学可以分成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两大部分。前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后者则涉及微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在当今时代,后者的知识量绝不比前者少。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典物理有多门课程,而近代物理部分只有一两门课,原子物理学就是近代物理的一门主课。这样的课程安排是合理的,因为在中学物理课中经典物理占绝大部分。我们的日常生活、工程技术等总是同经典物理打交道。但是作为中学教师,不能不掌握一定数量的微观世界的知识,不能不知道近代物理的一些基本的现象、概念和规律。不然的话,我们就无法跟上当今世界
高分子物理实验课是高分子化学和物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是为高分子合成、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加工等课程开设的一门配套实验技术课。由于高分子物理是包括以聚合物为对象的全部物理内容的课程,该实验课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多门学科,因此高分子物理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技术能力的重要一环。为了顾及学时和实验条件,本实验课在选取实验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应充分提示聚合物和小分子化合物在结构与性能上的显著差别; 二、高分子物理实验应以自己动手搭配装置为原则; 三、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应及时反应高分子物理的研究成果; 四、尽量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中去; 五、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