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为四部分,共10章:卫星测高技术原理部分,系统介绍传统海洋卫星测高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双星跟飞卫星测高模式的轨道特点;高度计测量原理部分,系统介绍微波雷达高度计测量原理(包括传统雷达高度计和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测量原理)和GNSS-R海面高测量原理;重力场和海底地形反演部分,主要介绍确定垂线偏差的黄金维求解法、桑德韦尔法和奥尔贾蒂法以及卫星测高数据与重力异常的误差传播关系;海洋重力场应用部分,介绍海面高 定标和相对定标方法以及建立海上定标场的若干考虑,重点介绍海洋重力场信息在低空扰动重力场赋值、潜载惯性导航系统重力场补偿、重力匹配辅助惯性导航和 高程基准统一中的应用。
本书从航天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航天摄影测量工程实践的经验,系统地介绍了航天光学卫星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内容涵盖了摄影测量基本理论、光学卫星摄影测量工程系统、光学影像预处理、相机参数在轨标定以及光学影像高精度定位等内容。
本书通过总结GIS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大量现场实际案例,介绍了GIS设备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的原理、方法及改进方向,以便提高GIS设备及电网的运行质量。本书共4章,主要内容包括GIS设备基本概况及应用,GIS设备运行维护,GIS设备异常及故障处理,GIS设备故障处理案例分析。
从先秦到民国,不少朝代有过专管测绘的官职和机构设置。测绘技术科学的基础和实力的真正形成,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成为现实。随着全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测绘事业迅速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有战斗力的、高素质的科学技术专业队伍。他们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科学事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堪与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相映同辉。 面临21世纪,世界测绘科学技术正在阔步前进,日新月异。测绘学研究和工作范围已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空间,要绘制月球、金星、火星、木星等的星图;大地测量已由陆地扩展到海洋,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学科发展成多学科综合研究;测图技术已从航空遥感进到航天遥感,建立长基线高精度测量体系;制图技术正在全面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等等。另一方面,中国社会
《InSAR原理与应用》系统阐述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SAR)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汇集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InSAR原理与应用》采用理论验证、实验分析与案例展示相结合的手段,系统阐述SAR成像基本原理、SAR参考框架与投影转换方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原理、SAR影像配准方法、参考椭球面相位计算方法、干涉相位滤波算法与质量评价、相位解缠原理与方法、ISAR地形三维重建方法和ISAR形变探测方法,最后,综合介绍ISAR前沿技术及其应用情况。《InSAR原理与应用》所陈述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监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书是《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之一。地热是新能源家族中重要能种之一。本书从地热地表显示温泉、火山、喷泉等现象的描述,进一步引申到与地热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并结合全球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以及地热勘探、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加以介绍。全书着重以我国地热资源当前开发现状和近期发展趋势分析做了详细阐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可供从事和关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各类读者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或作参考用书。
《卫星导航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三院天衡导航团队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提炼,从卫星导航理论、建模与仿真技术、软件开发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机理、建模思想以及仿真技术。全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卫星导航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卫星导航系统时空基础,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和环境段的建模方法,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方法,面向对象建模规范与仿真软件开发技术,仿真软件的应用以及外部数据在卫星导航仿真中的应用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大系统,也是复杂的航天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建模与仿真》从系统层、应用层、仿真层等多个维度对整个系统进行阐述,对其他航天系统,如卫星通信系统、遥感系统等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下地形测量坐标系、回声测深相关的水声学与水声技术等原理性知识,海洋定位与导航技术、船载声呐测深及底质探测技术、机载LiDAR测深技术,水下地形测量主要误差来源及改正技术,海底地形模型构建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并从工程角度上叙述了水下地形测量项目的组织实施。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海洋测绘、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海洋测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红外测距仪原理及检测(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测距仪发展史,光电基本知识,基本原件特性,光学系统,基本电路,常用红外测距仪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误差分析与检测等。
本书以实证研究为_主,全面介绍福建省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和成果。重点围绕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处理、海岛海岸带遥感专题(岸线、潮间带、土地利用、湿地、植被和地貌等)信息解译、遥感综合制图、统计成果等进行系统阐述。全书共分13章。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省海岛海岸带的基本背景、研究现状以及高分辨率遥感调查的技术流程;第2章介绍了本恬中所用的遥感和辅助数据资料;第3章主要介绍了遥感数据和基础数据的处理过程;第4章至第l0章分别介绍了海岸线、潮问带、土地利用、植被、湿地和地貌等专题的解译标志和解译过程;1章主要介绍了版面设计、数据准备和制图自动化等遥感制图工作;第l2章对岸线、潮间带、湿地、圭地利用、植被、地貌和岸线变迁等遥感专题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第l3章介绍r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海岛
《测绘标准汇编》自2003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在这期间,测绘标准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一大批测绘标准被修订,一部分新的测绘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并陆续出版。为便于广大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及时查阅和使用有效的测绘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结合实际需要,依据测绘标准化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测绘标准汇编》基础上,对测绘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汇集。本套汇编按专业分类汇集如下:《测绘标准汇编综合卷》(上、中、下)《测绘标准汇编地图制图及印刷卷》(上、下)《测绘标准汇编工程测量与地籍测绘卷》(上、下)《测绘标准汇编大地测绘卷》《测绘标准汇编摄影测量与遥感卷》本套汇编与2003年版的《测绘标准汇编》相比,主要做了如下变化:1.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