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目录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
根据原人事部、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规定,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受原人事部、国家测绘局委托,编写了《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审定通过。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测绘局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职业准入制度的重要环节。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是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的国家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应试人员的指南,其内容和范围体现了注册测绘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测绘工作的基本能力。 考试科目分为《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测绘综合能力》《测绘案例分析》三个科目。应试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目录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
本书主要介绍GPS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GPS卫星信号,GPS定位系统的基本观测量,GPS定位的基本原理,GPS定位的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测绘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雷达影像干涉测量是近年来微波遥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国际遥感界的饿一个研究热点,已成为实施数字地球战略及地形测绘、地震火山监测、冰川地质调查、水文生态环境分析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雷达影像干涉测量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主要阐述了复型数据的饿配准、干涉图的生成、干涉图的处理、相位解缠、高程计算、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雷达影像干涉测量在地形形变监测和提高影像分辨率方面的应用原理等,并详细说明了各有关领域对雷达干涉测量的应用需求和应用研究情况,还介绍了新近的研究成果。本书适用于有关专业高年级科学生的研究生,也可作为有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为“高等院校精品实验指导”丛书之一,是测量学课程的配套实验与实习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实验、测量作业、测量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测量实习操作考试题选,可用于对学生测量的外业操作技能和内业计算能力进行全面训练。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本科土木工程各非测绘专业及高职高专各相关专业的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自学使用,并可供生产单位测量、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概括地介绍了EDM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一般的作业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三维网平差的基本内容。本书重点在于详细讨论影响EDM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各项因素,以及为改善精度所采取的措施;特别是深入地论述了削弱大气折射和垂线偏差影响的各种方法、原理和不同的观点。 本书可供从事大地和工程测量的科技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书。
本书介绍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各种经典解法、拟稳平差的解法、检测变形的几中统计检验方法、位移分析与应变分析等有关几何变形问题的理论,方示、解算步骤和实际应用,书中所述方法精典、实用、有效、兼顾了测绘教学和生产实践的客观需要,既可作高校测绘工程院系的教材、又是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壳形变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是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是非测绘专业学习测量学的通用教材——《测量学实用教程》的配套教材,是测量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料。 全书共分三部分,主要内容为测量学课堂实验、测量学教学实习及附录。书中设计了科学、合理、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测量学专用的实验、实习报告和记录、计算表格,并单页印制,以便学生做完后从书上剪切下来交给指导教师批阅、存档。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土地管理,以及农林、地矿、水利水电、港口与航道等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
《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根据建设部建标[1994]第314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73--97,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出版。
全书共11章。章至第五章介绍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有关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六章至第七章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第八章为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第九章介绍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第十章为水利工程测量,主要介绍渠道测量和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放样;第十一章介绍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 本书为高等学校(专科适用)教学用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农田水利工程、陆地水文、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代替CH/T1008--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本标准与CH/T1008--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i00000数字高程模型》,增加了1:5000、1:25000、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成果的相关内容; ——按照GB/T1.1~2009的要求对标准的格式和体例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成果构成(见4); ——修改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成果分类,删除了不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的内容(见5,2001年版的4.1): ——修改了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成果的格网尺寸(见6.3,2001年版的5.2); ——删除了按弧秒划分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内容(见2001年版的5.2); ——增加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定位(见6.8); ——修改了数字高程模型成果起止格网点坐标的
本书是与《普通测量》配套使用的课间实习指导书与报告书,其顺序按照《普通测量》顺序编写的,共有二十一个实习项目。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 000、1:2 000数字线划图的构成、形式、要求、质量检验和保密等内容。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简称DLG)是以点、线、面形式或地图特定图形符号形式表达地形要素的地理信息矢量数据集。点要素在矢量数据中表示为一组坐标及相应的属性值;线要素表示为一串坐标组及相应的属性值;面要素表示为首尾点重合的一串坐标组及相应的属性值,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书从定量铀含量计算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γ测井分层解释理论、方法和参数确定技术。其中包括: 钻孔γ场计算,地质脉冲函数和形态系数等基础理论;分层解释正演方程,分层解释方法(反褶积法、迭代 法、数字信号法、逆矩阵法和分解法等)和实测γ测井曲线分层解释参数的确定。本书提供了BASIC和 F0RTRAN语言的分层解释计算机程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此外,还简要介绍了γ能谱测井的分层解释方 法;附录中列出了模型γ测井的标准数据及钻孔γ场计算的公式推导过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也适合于铀矿地质和勘查地球物理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本书又是一本供从事核测井工作的技术人员用的分层解释技术手册。
本标准是在我国当前摄影测量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测图向数字化测图方向发展,产品模式亦由模拟的线划图向数字的矢量图转变的背景下制订的。本标准所指的“1:5 000、1:10 000地形图”应理解为数字线划地形图,即D1G(Digita1 1ine graph),是基础测绘“4D”产品中的主要产品模式之一。本标准的内容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采用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测制1:5 000、1:10 000数字线划地形图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应该达到的技术水平。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一、林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