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测量学的实验指导托,全书共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测量学的实验须知,第二部分 按照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列出了22个实验项目,介绍r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方法以及应达到的要求等,其中还介绍了*的先进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本书可用作土建类专业师生的测量学实验课教材,也可供从事测量工作的工作技术人员参考。
根据原人事部、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规定,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受原人事部、国家测绘局委托,编写了《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审定通过。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测绘局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职业准入制度的重要环节。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是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的国家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应试人员的指南,其内容和范围体现了注册测绘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测绘工作的基本能力。 考试科目分为《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测绘综合能力》《测绘案例分析》三个科目。应试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参加
本书主要介绍GPS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GPS卫星信号,GPS定位系统的基本观测量,GPS定位的基本原理,GPS定位的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测绘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雷达影像干涉测量是近年来微波遥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国际遥感界的饿一个研究热点,已成为实施数字地球战略及地形测绘、地震火山监测、冰川地质调查、水文生态环境分析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雷达影像干涉测量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主要阐述了复型数据的饿配准、干涉图的生成、干涉图的处理、相位解缠、高程计算、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雷达影像干涉测量在地形形变监测和提高影像分辨率方面的应用原理等,并详细说明了各有关领域对雷达干涉测量的应用需求和应用研究情况,还介绍了新近的研究成果。本书适用于有关专业高年级科学生的研究生,也可作为有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介绍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各种经典解法、拟稳平差的解法、检测变形的几中统计检验方法、位移分析与应变分析等有关几何变形问题的理论,方示、解算步骤和实际应用,书中所述方法精典、实用、有效、兼顾了测绘教学和生产实践的客观需要,既可作高校测绘工程院系的教材、又是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壳形变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是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是非测绘专业学习测量学的通用教材——《测量学实用教程》的配套教材,是测量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料。 全书共分三部分,主要内容为测量学课堂实验、测量学教学实习及附录。书中设计了科学、合理、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测量学专用的实验、实习报告和记录、计算表格,并单页印制,以便学生做完后从书上剪切下来交给指导教师批阅、存档。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土地管理,以及农林、地矿、水利水电、港口与航道等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
本标准代替CH/T1008--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本标准与CH/T1008--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i00000数字高程模型》,增加了1:5000、1:25000、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成果的相关内容; ——按照GB/T1.1~2009的要求对标准的格式和体例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成果构成(见4); ——修改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成果分类,删除了不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的内容(见5,2001年版的4.1): ——修改了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成果的格网尺寸(见6.3,2001年版的5.2); ——删除了按弧秒划分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内容(见2001年版的5.2); ——增加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定位(见6.8); ——修改了数字高程模型成果起止格网点坐标的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测量学习题与实训指导》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水准仪及其使用、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全站仪测量、全球定位系统简介、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隧洞施工测量、渠道测量、管道工程测量。本书前十章为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知识,第十一至第十五章为工程测量部分。全书紧紧抓住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展开阐述,在内容上力求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一般,内容简明扼要,图文结合,通俗易懂。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 000、1:2 000数字线划图的构成、形式、要求、质量检验和保密等内容。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简称DLG)是以点、线、面形式或地图特定图形符号形式表达地形要素的地理信息矢量数据集。点要素在矢量数据中表示为一组坐标及相应的属性值;线要素表示为一串坐标组及相应的属性值;面要素表示为首尾点重合的一串坐标组及相应的属性值,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是在我国当前摄影测量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测图向数字化测图方向发展,产品模式亦由模拟的线划图向数字的矢量图转变的背景下制订的。本标准所指的“1:5 000、1:10 000地形图”应理解为数字线划地形图,即D1G(Digita1 1ine graph),是基础测绘“4D”产品中的主要产品模式之一。本标准的内容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采用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测制1:5 000、1:10 000数字线划地形图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应该达到的技术水平。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一、林定荣。
本书是《测量学教程(第四版)》的配套辅助教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初始部分是测量学实验、实习须知;第二部分是测量学实验,包括实验指导与实验报告,共列16个实验,每个实验均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内容、计划组织、实验器材、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和实验报告,便于实际操作;第三部分为测量综合实习,内容包括实习目的、计划组织、实习内容、实习内容的实施方法、总结考核和记录计算样表。 本书适用性较宽,虽然是《测量学教程》(第四版)的配套教材,亦可与现用多数版本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材配套使用。
本习题册是配合机械部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基本教学要求编写的,共有十一章,每章内容与教学进度同步,题量适当。习题形式灵活多样,有填空、判断、选择、匹配、计算、填表、改错和标注等,并留有答题空白,可节省学生抄题、抄图时间、提高解题效率,同时也方便教师批改,以实现作业规范化管理。 本习题册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机械、机电、模具、汽车修理等专业的辅助教材,也可供开设公差课程的电视中专、业余中专、函授中专、技工学校等有关专业参考、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玉霞、马聪丽、宋耀东。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怡红、马聪丽、郭玉芳。
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是将地表航空航天影像经垂直投影而生成的影像数据集。参照地形图要求对正射影像数据按图幅范围进行裁切,配以图廓整饰,即成为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简称DOM),它具有像片的影像特征和地图的几何精度,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正射影像图由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包括影像定位信息)、元数据及相关文件构成。相关文件指需要随数据同时提供的信息,如图廓整饰等。
本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主要介绍了测量基本知识、误差基本理论、地形图基本知识和施工测量基本知识,测量基本技能: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及其仪器的使用;直线定向与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及设备安装测量的基本内容,后以南方NES-320为例,简单介绍了全站仪的基本功能与应用。 本书可供中职学校建筑设备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材,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建筑施工测量等。每章都有相应的实训项目和思考题与习题。本书内容精练,突出应用,加强实践;注重知识介绍的深入浅出;知识面较宽,适应面较广,基本能满足建筑工程领域高等职业教育相关各专业少学时教学的需要。 本教材可作为建筑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建筑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土木类专业“测量学教学大纲”和“测量学实习大纲”编写的。全书分5分部。第1部分:测量实验与实习须知,第2部分:测量实验指导,第3部分:测量作业报告,第4部分:测量实习指导,第5部分:思考题与习题题解。 本书可供各院校配合《工程测量学》(非测绘专业类)教材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