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唐春安教授在沙龙主题发言中提出了有关地球演化的“锅盖效应”模型,引起了多数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唐春安教授基于热力学、物理学和岩石力学基本原理,对地球演化和全球变暖机理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提出了地球的热平衡方程并对地球演化进行了逻辑推演。他将地球诞生初期熔岩海洋冷却形成坚硬地壳的过程比喻为逐渐变冷的火锅被盖上“锅盖”,而处于地壳封闭下的地球在温度积累过程中造成的地表大龟裂则是地球演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他认为地球演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地球热能在冷—热周期不断转换中渐进衰变的历史。地壳与地幔物质在热平衡条件下的不断相互转化,诱发了一系列以升温与冷却、膨胀与收缩、熔融与凝固为特征的地表变迁史。全球变暖是地球演化的热周期的必然。 多数与会专家在围绕主题发表自己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分类及其危害,探讨了雷电活动基本特征、雷电流幅值分布概率、雷电绕击率、反击率和人工观测雷暴最远距离等问题。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十余年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经验,阐述了防雷装置检测一般规定、常用仪器设备及其原理、检测技术、报告书制作和雷击灾害调查与鉴定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建筑物、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高速公路、移动通信基站、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SPD以及发电厂、变电站地网检测技术方法。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是防雷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雷电防护技术业务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规定的14类气象灾害47个预警信号的图标、标准和防御避险常识,重点以图说话,语言通俗易懂,教会人们在面对气象灾害时应如何应急避险。
本书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气象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详细地介绍了农业气象、林业气象、气象能源、污染气象、医疗气象、建筑气象及交通、通讯与气象等。本书侧重于方法的说明和知识的实际运用,在每章后附有习题与思考题。本书内容全面,安排合理,逐步深入,叙述上准确清楚、深入浅出、简明易懂、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气象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气象、农业、林业、海洋、航空、环境等部门的科研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参考用书。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指导》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气象学和气候学中各种物理量的意义和观测方法,观测各种物理量的仪器及其使用方法,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观测气象学和气候学中的各种物理量。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相关专业科研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为了宣传和普及气候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在全球变化问题上的科学认识,我们组织编撰出版这套《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本套丛书一共18册,由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撰稿,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以大量监测数据为基础,揭示全球变化的苦干事实及其在各个分系统中的表现形式;二是以太阳辐射、大气化学、大气物理、环境和生态演变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为基础,深入浅出地阐述气候变化的成因;三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人类适应和减缓全球变化的各种对策、途径和方法。该丛书的出版,旨在使人们对全球变化有清醒而全面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加关注全球变化,并且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广泛的范围内认识我国在全球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参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决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日历(公历2017年)(精)》主 要选取已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的365个地 理标志产品代表,结合2017年日历信息,以日历书的 形式展现地理标志产品的精美设计和整体特色。本书 内容每月份开篇用一张精美的地理标志产品特写图片 跨页设计,每月设置一个月份节气对应主题,每天日 期页面偶数页用地理标。本书由本书编委会编。
海蒂·卡伦博士,世界最杰出的气候学家和环境新闻记者之一,在《未来天气》中为读者呈现一幅气候变化的生动图景,让我们看到这些气候变化不只是发生在未来,而是此时此刻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卡伦将基于现代技术水平的气候模型预测的研究成果组合起来,为在气候变化中危险的七个地方模拟出了气候变化后的可怕景象。在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即将来临的干旱将会破坏整个加州的水资源供应;在格陵兰岛,升高的温度将会使冰层融化,露出埋藏在冰层之下已数百万年的矿物质;在纽约市,一场三级飓风就可以摧毁楼房、桥梁等许多基础设施;在孟加拉国,上升的海平面会使这个国家的数百万人成为气候难民。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日历(公历2017年)(精)》主 要选取已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的365个地 理标志产品代表,结合2017年日历信息,以日历书的 形式展现地理标志产品的精美设计和整体特色。本书 内容每月份开篇用一张精美的地理标志产品特写图片 跨页设计,每月设置一个月份节气对应主题,每天日 期页面偶数页用地理标。本书由本书编委会编。
太阳能作为未来的能源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清洁能源。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太阳能的应用与普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如果合理地利用太阳能,将会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能源。太阳能利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热利用、照明、电力等。本书着重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及其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应用。可以预料,今后十年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安装量将会快速增加,随着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与普及,将会出现配电系统局部集中太阳能光伏系统并网的情况,将来可以建设地球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宇宙太阳能发电系统。最后,本书提出了太阳能发电所面临的课题以及对将来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本书汇集了中国气象学会从建立至2000年共77年间的重要史实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国气象学会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联系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组织外学术交流、开展气象科技知识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与贡献,是一本研究我国气象发展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本书可供气象科学史研究者、气象学及相关行业的科技人员阅读。
《黑龙江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术手册》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为主线而编写,内容涵盖了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管理规定、记录的处理和报表的编制、气象电报的编发、酸雨观测、辐射观测、业务检查和管理等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地面和酸雨测报业务的主要方面,重点是对业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反映的,有关规定不清晰之处的解释和特殊情况下问题的处理。是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酸雨观测规范》、《气象电码手册》和中国气象局业务管理部门下发的有关技术规定的有益补充,是黑龙江省地面测报业务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其他省(区、市)气象同仁参考。
《气象科技英语翻译》主要包括:气象科技英语翻译概论、气象科技英语翻译要义、案例翻译与分析等。书中所选案例包括单句和篇章两种,单句主要用于翻译要义的分析与讲解,篇章主要用于大气学科相关内容如气候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文本翻译技巧与方法的分析和归纳。所有案例均选自于气象文献,由课题组成员翻译,并根据具体文本归纳翻译技巧和方法,突出其原创性。这构成了该书的一大特色。《气象科技英语翻译》第二个特色是按照教材的编写体例撰写,理论联系实践,讲练结合,适合课堂使用,就此意义上讲,《气象科技英语翻译》既可用于高校大气科学类专业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英语专业(科技英语翻译方向)的学生,也适用于从事气象行业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