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5)》从海洋经济的总发展情况、发展趋势展望等方面,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以期对不同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全面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的背景材料。另外《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5)》还分地区做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分报告。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海洋是新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21世纪海洋发展研究要突出可持续发展主题,以实现人类社会与海洋和谐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陆海统筹发展战略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科学发展观在海洋发展领域的鲜明体现。“以陆带海,以海兴陆,陆海协调,互补共荣”,是海洋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以陆海统筹为重点的海洋发展研究,科学制定海洋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陆海统筹”、“海陆一体化”理论日臻完善,陆海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本书介绍了深海管道屈曲压溃的力学机理及试验验证方法。先从制管工艺方面研究成型工艺对管道抗压性能及几何轮廓的影响规律。 接着针对纯水压、轴力-水压、弯矩-水压和扭矩-水压四种载荷工况,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验证和规范校核的研究手段,分析了管道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屈曲压溃变化规律,揭示了两种载荷作用下,危险加载路径的作用机理。针对每种特殊的加载方式,提出了现行规范的改进方法。作者在参考 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将编写组所完成的“十三五” 科技重大专项的相关研究成果反映在本书中,本书针对深海管道的屈曲压溃特性,从制管工艺、复杂载荷联合加载的角度揭示了海底管道的变形规律及压溃特性,以期为海洋工程中海底管线的设计、铺设、安装等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书对海域的范围及其法律地位、海域使用权的概念、特征、本质、效力、分类、取得方式、登记制度、权利内容与行使以及海域使用权与渔业权、海域承包权、土地承包权、固定海洋捕捞权、海洋矿产资源开采权等权利的冲突与协调等从理论上作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很多有创建性的观点。 海域使用权纳入我国未来的《物权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海域使用权缺乏权利目的,不是一个十分准确的用益物权概念,不宜独立地存在于物权立法中,而应将其肢解为建设用海权、养殖用海权以及不动产役权,分别纳入我国未来之《物权法》。
本书创新地从时空变化来研究汞(Hg)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和迁移过程。在空间的尺度上,通过每年汞的数据分析,从含量大小、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分布的角度,研究汞在胶州湾水域的来源、水质、分布以及迁移状况,揭示了汞的迁移过程、机制和规律。在时间的尺度上,通过五年汞的数据探讨,研究有机农药汞在胶州湾水域的变化过程,展示了汞的迁移过程和变化趋势:①含量的年份变化;②污染源变化过程;③陆地迁移过程;④水域迁移过程;⑤沉降过程。这些规律和变化过程为研究汞在水体中的迁移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他有机化合物在水体中的迁移研究给予启迪。 杨东方、陈豫著的《胶州湾汞的分布及迁移过程》共分为14章。主要内容为汞在胶州湾水域的来源、分布和迁移状况以及汞的迁移规律、迁移过程和变化趋势等。 本书适合海洋地质学
21世纪我国海洋安全面临多元安全威胁,维护海洋安全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社会、海洋军事、海洋生态、海洋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需要综合协调运用国家各种手段来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国家的海洋安全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和科技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中国海洋安全体系研究》就制定长期的、综合的海洋安全战略进行了全面的解析,来统筹和指导我国海洋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海洋安全体系研究》特点:《中国海洋安全体系研究》共分九章。全方位地介绍了海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对象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论述全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适用范围:可适用于各大海洋类院校,也可供相关领域研究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