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海陆的起源》一书中系统论述了他所提出的大陆漂移说,阐述了漂移论的本质内容以及与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的关系,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方面对漂移论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探讨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动力。本书内容在地质学界和地球物理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之后拉开了地球科学革命的序幕。
46亿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地质进程,伴随着地球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生命从无到有并不断演化。这些生命形式适应并改造着生态环境,逐步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多样性。每一次地质事件都对地球当前的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分为6 章18 个小节,这18个小节分别对应于18个主要的地质时期,每个小节都对一个地质时期重要的地质和生物演化事件进行了翔实的介绍。本书还在最后对现代地球及生物圈的演化方向进行了总结。 本书的每一章都由该领域的资深学者执笔,使得这部巨著能够清晰和全面地展现我们地球的非凡历史。
【全3册】生物太好玩 物理太好玩 化学太好玩
对食、色、繁殖的饥渴是地球上有80亿人口的原因。在地球上生活意味着不断地欲求,这些欲望带来不断增大的人口密度,后者正是文明得以出现、维持的根本物质要求。 我们的内在自然推动着大部分人摈弃觅食、发明农业,造成了深刻的社会与环境后果。同样的自然此后驱动我们迁往新的土地,创造新的产业与帝国,发动战争,容忍高度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制造污染,每当我们陷入物质性极限时,驱动我们寻求创新。 人类的欲望一再驱动我们征服地球上某处新的地方。换句话说,地球正是欲望的家园行星。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书号:9787573627872 书名:生物太好玩:生命的奥秘 定价:5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由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倾全馆之力,与诸多法国科学家共同打造,以图像形式梳理人类对已知世界的认知边界,致敬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史》作者乔治 布丰。 博物学是从命名现有事物开始的,这本书让我们在约200件万里挑一的珍贵藏品中 看见 自然生命,理解万物是如何演化的。全书分为8个篇章,横跨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始祖鸟到现代鸟类,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涵盖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艺术品级别的影像质量,搭配策展级别的编排,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在广阔的宇宙中,搭建人类已知自然世界的知识宫殿。 近400年博物收藏,沉淀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堪称影像版《自然史》。
这是一本利用户外线索辨别方向、预测天气、寻找水源、追踪动物的实用徒步指南。作者在本书中为读者分享了诸多观察和解读自然的技巧与心得。这些技巧与心得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无论漫步在乡村还是城市,行走在海边还是山地,只要你善于观察,掌握解读自然的技巧,太阳、月亮、星星、云朵、土地、植物、动物等,都会变得更加有趣!
19世纪90年代末,极地探索的 英雄时代 开始了,无畏的探险家们与遥远南方的严酷环境作斗争,探索南极大陆,并成为首批到达南极点的人。罗伯特 斯科特、罗阿尔德 阿蒙森和欧内斯特 沙克尔顿这三个人领导的探险行动是本书的主题。《一路向南:一部极地探险史》描述了他们在尝试过程中所面临的非凡挑战和经历的极端困苦。全书配有精美插图,包括印刷品、绘画、船舶线图、导航设备乃至个人物品等,此外本书附录还详细介绍了各探险队的成员名单以及人物小传。
201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120岁的生日。120年前,商务印书馆前贤怀揣文化救国的理想,抱持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的使命,立足本土,放眼寰宇,以出版为津梁,沟通中西,为中国、为世界提供最富智慧的思想文化成果。无论世事白云苍狗,潮流左右激荡,甚至战火硝烟弥漫,始终践行学术报国之志,无改初心。
《生态环境犯罪理论与实务》是一本将生态环境犯罪理论研究和公安机关司法实践相结合,追求实践为理论提供实证研究对象、理论为实践释疑解惑,实现理性互动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涵盖生态环境领域犯罪涉及的罪名案件犯罪构成分析,内容翔实、实体程序兼具,具体包括法律适用、证据指引、实训等内容;二是汇集打击生态环境犯罪执法取证实务中遇到的重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为依据,详细分析,论述客观,以厘清执法办案中的误区;三是坚持开创性、操作性和理论性的有机统一,突出针对性、把握实用性、注重广泛性、立足可读性,力求静态法理分析和动态执法取证的统一与和谐,以服务公安教育为宗旨,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警务人才。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次偶然事件的产物或者一系列幸运事件的综合结果,还是编织宇宙织物的生物化学推动力的结局?假如是后者,这些推动力是什么?它们怎样不仅对生命起源负责,也对朝着复杂性不断提高方向前进的进化过程负责?本书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并极大地激发你的想象力。《生机勃勃的尘埃》记述了地球生命的奠基性历史,是一部只有具备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蒂安 德迪夫教授那样的权威地位和渊博学识的人才能写出的生命传记。
书号:9787522918419 书名:大地5亿年:土壤和生命的跃迁史 定价:9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自然教育指南》主要是面向一般公众和初次接触自然教育的从业者,通过回答 何为自然教育 等问题,为自然教育的教育 需求者 提供一本认识自然教育的科普读物;而本书则主要面向自然教育的教育 供给者 ,回答 如何开展自然教育 这一问题,是对自然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为了体现适用于自然教育工作者的特点,本书力求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在理论方面,对自然教育的内涵、发展历程、思想形成过程做出介绍;在实操方面,对开展自然教育所需的基本要素、软硬件设施、人员素养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的概括。同时,鉴于自然教育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我们对如何进行自然教育的受众调查和市场评估也提供了一些经验性的做法,并对自然教育政策体系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北京的大都市风貌固然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北京地区的大自然也一样充满魅力。“北京自然观察手册”丛书是一套致力于向读者多方面展现北京大自然奥秘的科普丛书,涵盖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以及云和天气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北京大自然的“小百科”。 其中《矿物和岩石》分册,主要包括矿物和岩石观察指导、北京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和索引三部分内容。矿物和岩石观察指导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矿物和岩石,观察意义,分类及形成原因,在哪里可以找到矿物和岩石,怎样观察、记录、识别矿物和岩石,以及野外观察注意事项等内容。北京常见的矿物和岩石部分主要详细介绍了矿物、岩石、化石、现代沉积物、地质构造、地貌及地质现象,包括分类、化学成分/主要矿物、形态特征、实用观察信息等详细内容。索引部分主要包括中文名索引和英
欢迎来到低潮线以上的世界,水与土的原始交汇处,斑斓浩荡的生命之河的源起。 这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生存与进化是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在基岩海岸、沙质海岸还是在珊瑚礁海岸,各种生物适应环境,超越对手,逃脱敌人,繁衍与进化,与海滨互相塑造了彼此的形态。 且看海滨亿万年来的演化变迁,且听海滨万千生灵的壮丽进化史诗。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10省(自治区)精心组织、共同推进,推动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批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为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和成效,整理形成了《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总结及典型案例汇编》。本案例汇编共分为2篇,第1篇是各省(区)试点总结报告,从试点任务的多个方面总结生态综合补偿工作的做法和成效。第2篇是试点县(市、区)的典型案例,收集整理了地方在生态综合补偿实践中探索出的好模式、好做法。
本书充分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生态学的概念、学科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内容;从理论基础角度介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与原理,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群落、环境/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深入分析了环境污染及其生态效应;介绍了应用生态规律和原理对生态系统进行监测、评价和管理,以及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的方法技术;并强调了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公约》将其定义为: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体,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湿地是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而成的水生生物群落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可以认为,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生产、生活资料,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素有 地球之肾 的美誉。据统计,湿地面积仅占地球总表面积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