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纪 30 年代,达尔文乘 贝格尔 号(即 小猎犬 号)舰进行了历时 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和观察,并于 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在本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方式实现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插图版选择*忠实于达尔文 进化论 思想的初版《物种起源》为母本,精选百余幅达尔文时期的手绘博物插图并配以图注,忠实呈现那个时代的博物学之昌明盛美。
本书是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本书通过对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于20世纪初留下的老照片拍摄地点的寻找,由中国植物学家印开蒲教授2009年、2019年先后两次历尽波折、寻找到原拍摄地并进行拍照后,将三次250余组新老照片进行影像对比,真实地展现了中国西南部百年的沧桑巨变,展现了我国在西部地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上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书亮点: (1)《百年变迁》是一部以近千幅图片和质朴的文字,真实、直观、立体展现中国生态发展的时代佳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近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大开发20余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百年变迁》通过对120年时间跨度的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科学分析,得出了中国西部近10年的变化大于过去100年的变化这样一个重要的
《天演论》是近代翻译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最重要最有名的译作。原著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著的《进化论和伦理》;严复译述《天演论》是意译,不是纯粹的直译,并附有译者的按语、导言、自序,所以本书实际上是严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发展和改造了的译作。“天演”即为自然进化之意。他将《天演论》导言分为十八篇、论文分为十七篇,并对其中二十八篇加了按语。在按语中,严复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其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天演论》正式发表于1898年,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危机之时,面对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变法图强,这部著作一经出版,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当时的变法运动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
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书为国际景观生态学以及生态学、地理学、可持续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同时,中国景观生态学与国家相关政策关联紧密,在具体实践应用中一定将遇到不同的区域实际问题,这种人地矛盾将贯穿始终,也凸显了景观生态学为空间决策服务的学科应用特色。希望我国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科学支撑。
《通往繁荣之路》内容简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生前写过不少具有政论性质的小册子作品,对当时和后世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1925)、《苏联掠影》(1925)、《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1926)、《劳合·乔治能够做到吗?》(1929)四本小册子曾为《劝说集》(1931)所收录,但是作者做了大量删改,原作的基本面貌已经不可复见,而《通往繁荣之路》(1933)和《如何筹措战费?》(1940)则又未被《劝说集》(1931)收入进去。故而,《通往繁荣之路》将这些小册子作品加以整理,根据年代顺序重新进行了编排,将其辑为一册,以《通往繁荣之路》为名出版,以飨读者。
《转化糖科学:未来的风向标》全面概括和分析了糖科学存在的关键问题、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前沿。《转化糖科学:未来的风向标》共分6个专题,涵盖了糖的核心地位,糖科学概述,糖科学的关键问题和研究工具,糖科学在人类健康、能源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以及糖组破译的成果和蓝图等内容,明确了糖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性质和任务。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之一,是在1980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吸收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考古研究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全面反映历史时期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和发展的概貌。论述中国气候、植被、珍稀动物、主要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希望了解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师生和广大科技人员及干部阅读参考。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既是一门知识面较宽的综合性理论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程。《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针对这一特点,在重视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的电子技术,对目前实践中常用的仪器和方法进行了重点讨论。《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作为内部多年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而成。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相关仪器到性能特点、操作技术,逐步深入,力求将抽象的内容讲细讲透。同时,每一章内容后都附有习题,便于读者学习和自测。《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以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设计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西藏湿地是青藏高原的 物种基因库 和重要的氧气补给源,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分布有591种水生和陆生植物。这些植物对维持西藏湿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种质资源。 本书在西藏湿地植物调查整理的基础上筛选出345种湿地植物,隶属于63科202属,分别介绍其形态识别特征、花果期、生境分布并附上彩色图片。 本书图文并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科普性等特点。本书可供西藏湿地的研究者和湿地植物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植物爱好者学习使用。
本系列图集共5 册,其中常见底栖生物图集为第三册。该图集共调查和拍摄渤海山东海洋保护区内常见底栖生物174 种,隶属于4 门12 纲34 目103 科147 属,其中环节动物门38 种,软体动物门77 种,节肢动物门52 种,棘皮动物门7 种。该图集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渤海山东海域常见底栖生物的分类学地位、主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及习性,每个物种均以多张图片进行展示,对部分易混淆的物种进行了典型特征局部放大拍照,并对典型物种进行了视频拍摄,读者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进行查阅。
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丛书总结了近50年来湖北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取得的古生物资料,对湖北省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湖北省的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和各地质时期的古生物群面貌,是湖北省*部门类齐全、综合性的古生物及古生物群落研究丛书。书中研究论述的湖北清江生物群是近年的重大发现,打开了全新的寒武纪生物宝库,包括一些极其罕见的物种和首次发现的生物,为地球早期生命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丛书总结了近50年来湖北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取得的古生物资料,对湖北省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湖北省的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和各地质时期的古生物群面貌,是湖北省*部门类齐全、综合性的古生物及古生物群落研究丛书。书中研究论述的湖北清江生物群是近年的重大发现,打开了全新的寒武纪生物宝库,包括一些极其罕见的物种和首次发现的生物,为地球早期生命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构型综合的李群方法,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的综述、相关基础理论的介绍、构型综合的方法步骤、各类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设计实例。基础理论部分给出了群论的基本知识,以及刚体运动的群表示方法,为后续章节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给出了李群方法用于构型综合的具体步骤,为各类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提供了统一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