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本采集与制作》简要介绍动植物标本采集基础上,重点阐述干制标本制作、浸制标本制作、动物剥制标本制作、骨骼标本制作、透明骨骼标本制作以及生物玻片标本制作,还介绍作物病虫害标本、鸟卵和鸟类胚胎标本等特殊生物标本的制作,也涉及了生物标本的保管和维护、组织培养与常用实验动物饲养等内容。书中对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步骤和操作方法作了详尽阐述,图文并茂,便于初学者学习掌握。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或研究参考,也特别适合生物标本制作初学者查阅。
《遗传学实验》(第三版)侧重应用性较强的遗传基本原理和统计分析的实验内容,较上一版增加了遗传学定律的验证实验和基因互作实验,以及微生物遗传和细胞遗传相关实验内容,并且注意平衡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内容,增加了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知识点的涉及全面,能够满足遗传学的实验教学需求。本教材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农学、生物制药、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为生命科学、医学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本科学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将土壤圈与生物圈作为一个自然地理系统,全面论述了土壤的组成与性质、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群落、地球表面土壤与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规律等内容。全书共十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土壤基础知识,着重讲述土壤的组成、发生和土壤的性质;第六章至第八章为植物基础知识,分别阐述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植物区系分析、植物群落;第九章、第十章叙述植被与土壤的主要类型,并介绍植被与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
《生物专业英语》第一版自2011年8月出版以来,被多所高等院校用作生物专业英语主讲教材,广受好评。新版入选石油和化工行业 十四五 规划教材,根据用书高校学生反馈建议并针对生物学领域最新发展趋势,对部分内容进行小幅修订,同时在化工教育网上增加了电子课件。新版遵循第一版的原则和整体构架,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英语内容选材丰富、知识点较新,各章节内容比例适当、难易程度适中;(2)在讲解专业英语词汇时注重讲解它们的准确含义及其具体的使用语境;(3)补充阅读材料的选取多以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或报道为主; (4)每章起始设置中文导读,每节重点疑难句子的中文翻译;(5)课后习题多样化。本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各个专业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
138亿年前,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了;又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的地球出现在浩渺的宇宙中,各种生命也开启了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神秘而又漫长的旅程。本书分为3个部分:*部分以地质时期为线索,从宇宙大爆炸讲起,一直到今天,将每一时期的开始和持续时间以及其中的代表性生物娓娓道来;第二部分在读者对远古时代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专注于生物的演化,以恐龙出现之前的生物为切入点,详述了恐龙的出现、类别与演变;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恐龙灭绝之后,生活在地球上的原始动物和哺乳动物,而在本书的结尾,人类登场。 本书适合古生物特别是恐龙爱好者阅读。
本教材是酶工程双语教学的配套教材,包括酶工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全书力求简明扼要,采用多种形式将英文图表及专业英语融入其中。理论部分共8章,分别为绪论、酶的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与细胞的固定化、酶分子的化学修饰、酶反应器、抗体酶与核酶、生物酶工程,各章均设有英文摘要、英文标题和图表、英文总结框图及英文思考题,对主要知识点以英文框(Box)的形式加以强化。实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包括酵母蔗糖酶的纯化、酵母蔗糖酶的纯度测定、酵母蔗糖酶的固定化、固定化酵母蔗糖酶性质的研究、利用固定化酵母蔗糖酶制备果葡糖浆、酵母蔗糖酶活性功能基团的化学修饰,并有相应的英文概要。书后附主要参考文献、本书出现的专业词汇及中文对照。
《生命科学概论》是山东省一流线上课程 生命科学概论 配套教材。内容包括绪论、生物的化学组成与营养、细胞与克隆、遗传与遗传病、生物类群与人类、生态与环境。全书以生命与健康为主线,以人为中心,每章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便于读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生命科学知识,建立生物结构、功能、制备及应用互相联系的知识体系。本教材知识内容融合学科前沿、产业及思政,润物细无声地对读者进行价值引领与思想教育。本教材编写力求简洁扼要,同时把丰富的讲课视频、案例等拓展数字资源通过二维码互联到书中,与本书配套的课件可以通过化学工业出版社教学资源网下载。本教材可供全国各类高校生物类专业基础课教材和非生物类专业通识课教材,也可供社会学习者阅读参考。
本书将生物化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融为一体,前5章按照实验技术自身的体系,简明通俗、图文并茂地讲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理论,既可由教师讲授,也可由学生自学。同时将53个难度不等的基础实验按技术类别分列于5章中,可供不同条件的学校选做。第六章介绍了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目标和方法,编入3个难度适中的综合性实验。
作者以优雅的简洁性阐明了DNA的基本历史和内部运作机制。正如作者所解释的那样,DNA无疑也将塑造我们的未来,因为我们需要用它来对罪犯定罪、克隆生物,并终治愈癌症。这是一本权威的DNA指南。它的早期版本在苏联售出了超过30万册,它无疑不仅能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新知识,还能激发鼓舞读者的灵感。 目前的这一版经过为广泛的更新。艾滋病已被确证再也不是死亡裁决,人类在对各种心脏疾病的预防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DNA已完全改变了法医学。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实现,我们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近,一项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在活细胞内部进行基因组编辑的技术出现了,这项技术为完全根治许多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带来了巨大的希望。目前,在癌症治疗方法方面,特别是在癌症的免疫疗法领域中,正在发生着一项巨大的进展。本书的这一版中涵盖了
睾酮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类身体、大脑和行为的? 为什么男性总体上比女性更强壮、更高、更快? 是睾酮影响了男孩的大脑,让男孩做出典型的男性化行为吗? 睾酮水平越高,运动表现就越好?高浓度的睾酮真的能给人们带来运动优势吗? 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存在攻击性行为,但睾酮主导的攻击性有何不同? 人类进化生物学家卡罗尔 胡文揭示了长久以来围绕睾酮的迷思与文化成见,阐明了它对人类性别和性行为、体能、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诸多层面的深远影响。在这本引人入胜且易于理解的科普著作中,她详细介绍了当前已知的科学证据,以表明睾酮如何在我们观察到的性别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 男性气质 或 男子气概 的起源问题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想象、研究与争论。其中,睾酮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千百年来,人类一直痴迷于鉴别并操控
生物统计学融合了概率论、生物学与数学等知识,是生命领域不同专业学生都应该掌握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生物统计学的概念、主要内容、发展概况和相关统计术语,回顾了概率、概率分布等基本知识,介绍了生物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回归、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阐述了抽样调查和试验设计相关的方法,介绍了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其他统计方法及应用,各章重要知识点均辅以实例进行说明,并在每章后附上思考练习题。在本书的附录中简要介绍SAS、DPS这两个功能强大且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的基本用法并辅以实例。 本书可作为生物学、农学、医学、畜牧学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生物统计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或学科科研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二十余所高校联合编写而成,系统全面地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与内容。全书共14章,内容涵盖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序列结构与功能分析、基因表达与非编码RNA转录分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以及计算生物学等生物信息学中的重点问题。书中配有大量的二维码及部分视频资源,方便读者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查询与学习。
在这部打破范式的作品中,激素周期学者玛蒂 哈兹尔顿揭示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物过程,并提出 激素智慧 这种对女性身体和思想的新理解。作者用确凿的证据告诉我们:雌激素是女性智慧和适应性力量的来源,而不是女性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元凶。 ※ 许多女性的不安全感,都源于对身体了解得不够。 在文化传统中,女性一直因 激素分泌水平 在公共生活领域受到非难,人们指责激素水平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情绪不稳定,女性容易变得冲动、不理智,甚至喜怒无常、头脑混乱。 ※ 这本书从科学视角阐释了为何女性不应该被描绘成受激素支配的非理性对象。 雌激素不仅在女性体内扮演着协调员的关键角色,还在情绪调节、社交互动和决策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影响。新研究表明,雌激素通过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微妙地调节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 ※ 哈兹
有毒与危险海洋生物分为有毒海洋生物和凶猛危险类海洋生物两个部分。前者包括有毒藻类、有毒海绵、有毒刺胞动物、有毒棘皮动物、有毒软体动物、海蛇、刺毒鱼类、?毒鱼类、珊瑚礁毒鱼类、鲭毒鱼类和蛇鲭毒鱼类等;后者包括吻端尖锐鱼类和凶猛咬害海洋动物。本书侧重于从生物学角度系统介绍有毒与危险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包括有毒与危险海洋生物种类识辨、毒素提取分离与毒性作用等,对其可能造成的人员损伤与中毒症状、急救治疗与防护措施等也做了简要介绍。本书将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有毒与危险海洋生物的生物学背景知识及其与海洋作业、海滨旅游、部队海训及海洋药物、海洋水产与食品等的内在联系。
《量子思维 探寻生命觉醒之旅》把生命、意识乃至社会进化史当作一个觉醒过程,以东西方结合的特殊视角,采用 从顶向底 、从框架到元素的解题思路,通过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位一体的因应概念,导出生物惯性、自适应等生命原始机制,进而解析出意识具有感觉、注意和比对三个核心组成要素;随后将记忆、情感等因素从意识的核心组成要素中剥离出去,并将人类智慧活动归结为 分辨意识 和 工具意识 等。用一些集合级元素的产生机制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摸索生命和意识的来龙去脉。 《量子思维 探寻生命觉醒之旅》像是一部关于对生命和智慧溯源的假说,所提出的观点和问题导向,以及鲜有的解剖方法和令人深刻联想的亮点,对普及知识、启迪思维应有意外之惊喜与裨益,可作为广大读者了解和探寻生命机制的读物。
本书按照蚕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各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共分8个部分,包括桑树学(桑树栽培、育种及病虫害防治)、蚕体解剖生理学、养蚕及良种繁育学、家蚕遗传育种学、家蚕病理学、茧丝学、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课程的实验,以及养蚕及良种繁育实习等内容,收录编写实验和实习共计102个。
基因组学是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生命体全部遗传信息的学科,自诞生以来只有20年的历程,但是发展非常迅猛,这与基因组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是分不开的。本书重点从方法学的角度阐述了基因组学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路线。首先介绍了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之后重点阐述了基因组学根本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前沿进展,并着重讨论了几个对本领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问题。接下来,本书综述了一些应用基因组前沿技术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并进一步讨论了基因组学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和途径,特别是我国在这一学科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动物是如何感受痛觉和痒觉的?动物是如何产生视觉的?人体是如何感知时间的?成功和勤奋有关系吗?人的智力有极限吗?诸多的生命现象,哪些是必然的,哪些又是偶然的?本书收录了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朱钦士副教授为《生物学通报》撰写的系列文章,以严谨科学的态度、通俗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科学中的种种奥秘。
微型生物是淡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在整个水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微型生物能够指示水质状况和水体的营养程度,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指示生物,用于评价污水的处理效果。本书收入了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蓝细菌、藻类、原生动物门、轮虫、节肢动物(枝角类、桡足类)八大类1800余种微型生物和120余种底栖动物的简介和图片。为了更好地呈现效果,部分提供了彩图。 本书可以供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环境监测人员、给排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转管理人员、食品检验人员以及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