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写作的科学通识经典,主要探讨了生命的本质、维持和延续,以及遗传和变异等生物学现象。书中引入了非周期性晶体、负熵等概念,解释生命体如何通过摄取负熵来维持其有序状态。薛定谔还头一次提出了 遗传密码 的概念,并运用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了基因突变的原因。 这部著作不仅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引导后世许多科学家从微观物理学的视角研究生命问题,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并直接启发了 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
本书介绍了世界上著名科学名著,共包括古代部分、中世纪部分、近代部分。每部分均包括作者简介、主要理论及其影响等。
《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原著修订版)》内容简介:把登陆火星作为星际任务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航天成就,也是为了再次确认我们社会的先驱特性。火星傲然孑立于太阳系的地外星体之中,它天然拥用不仅能支持生命、还能用于技术文明发展的所有资源。与月球相对荒芜的环境相反,火星拥有真正的海洋,虽然它还封存在土壤的永冻层中;它也有大量的碳、氮、氢、氧,只要具有足够的智慧,就能让它们为我们所用。这四种元素不仅是食物和水的基础,也能产生塑料、木材、纸张、服装,以及最重要的火箭燃料。另外,火星经历的火山和水文过程带来了与地球上一样的多种矿物质。
本书是200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生态学》(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为五章。章为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与训练,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开始生态学实验训练之前,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有助于生态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第二、三、四、五章为具体的实验内容,涵盖了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部分,强调对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书后有附录,介绍野外实验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救护措施以及生态学实验中常用的溶液配制方法与常规实验仪器。书中每个实验都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增加了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生态学实验的内容。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学、林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有关科研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