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精辟地论述了他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暂且放下这句话与宇宙大爆炸理论之间的碰撞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单从生命的角度来看,今天地球上那些或走或飞或游泳,或者站在阳光下勤勤恳恳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确实都来自初的那一个细胞,可谓“一生万物”。 如今,一谈到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总要追溯到它们数十亿年前的那个祖先,那个泡在海水里的单细胞生物。这个单细胞又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切的答案。2008年7月,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报道,他们在形成于42亿年前的钻石中发现的生命痕迹,那是与现存生命体存在直接关系的轻碳团(由有机物碳化形成,区别于石墨、钻石等无机碳)。虽然,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些轻碳很可能是
本书是《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一书的配套教材,共15个实验。
从“平话代谢”开始,通俗介绍了物质的代谢过程以及植物光合作用,并对其中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进行了着重描述,如埃米尔·费歇尔在核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研究方面接连所跑的三次“棒”,科里夫妇对糖类代谢过程的探索,维尔施泰特对叶绿素的认识等等,既有很高的科学性,又充满可读性。本书以美妙的“化学语言”,讲述了发生在生物体内的一个个“生命故事”。
本书从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个层面上设置实验项目,突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性实验包括细胞形态与结构的观察技术、细胞化学、细胞膜生理、细胞增殖与染色体制备技术、细胞培养等内容,共计21个实验,是细胞学的基本、代表本学科特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综合性实验包括细胞器的分离与观察、纺锤体的免疫荧光标记、免疫荧光方法显示植物细胞的微管、人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其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染色体分带技术、传代细胞培养及其增殖动力学检测、细胞融合和细胞凋亡等8个实验,是多技术和多层次的综合性实验,实验难度较大。本书还提供了8个研究性实验题目供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时参考。 本书是大学本科细胞生物学基础实验教材,适用于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