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中国古生代区域综合地层及标志化石图集》之一。该丛书共6册。(1)科学性:代表中国古生代地层的zg研究水平;囊括了中国古生代研究的典型剖面,及各个时代的标准化石描述;作为标杆地层及标准化石,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2)普及性:丛书文字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约60个综合柱状图,多个高分辨率标准化石图版,可用作工具书;可用于研究部门查阅资料,深入地质研究;可用于地质部门的地质调查,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等;也可用于学生的学习资料。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巴甫洛夫多年实验研究的总结,主要记述在《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研究,条件反射》(1923)和〈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之中。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和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调控规律的科学。本书以器官生理学为主线,系统阐述、细胞、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能代?M体温、感官、中枢神经、内分泌、生殖生理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概念后,适当探讨某些生命过程的细胞分子机制,并从整体水平解读生命现象的整合机制和生物及人体的行为动机,回归到生理学研究的主题-稳态,为学习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每章、每节开头均有英文书写的学习要点,所有标题均有英文标题,教科书主题中文书写,文中重要概念均附英文书写Keyterms,每节后均附有英文书写Summary,Keyterms,Reviewquestions,在学习生理学同时,迅速掌握医学专业英语。
过去二十年,人们对神经系统各个层面的理解突飞猛进,其中为突出的进展,恐怕就是对于神经元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解。神经元不再是个黑匣子,它的功能涉及一系列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过程,其协同作用,终达到加工、传输并存储信息的目的。 本书是一本对已知的神经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性质进行全面概括的教科书.第二版基于版的成功经验,更新了近五年的学科进展。新版本扩充了细胞神经生物学网络方面的内容,还阐述了细胞生物学过程与多种神经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 事可配合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生物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课程使用 导读版每章前均附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所作的详尽导读一篇 被专家誉为”神经科学家书架上的书” 附光盘,内含原书全部插图
《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2版)》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在已出版的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一版的基础上,对鸟类分类系统等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介绍了我国1465种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与种群状况。每种鸟配有识别图3-4幅,图片清晰、从不从角度展示了鸟类的形态,便于读者识别记忆。创新之处是每种鸟配有在我国的分布图一幅,分布图中体现该种鸟在我国的居留类型。鸟的分类上以郑光美院士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基础,另参考《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6.0(2018)》补充了近期新的鸟种记录和发现。是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册类图书。
本书详细介绍生物学衰老的前沿研究技术,旨在为读者提供诸多实用、高效且适宜的研究方案,用于研究调控生物学衰老过程的机制及对其的干预方法。书中主要内容分为主部分:①研究衰老过程的基本方法,涵盖基础领域的细胞培养与分选、衰老标志物检测、端粒长度分析和DNA甲基转移酶研究等;②干预衰老过程的技术,包括热量限制及其模拟、营养基因组学、外源端粒酶使用和药物作用评估等;③分析生物衰老的实验方案,如基因的高通量筛选、DNA微阵列技术、消减杂交技术和二维凝胶蛋白质组学等。利用本书综述的各项强大工具,读者可根据研究需要将不同技术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推进生物学衰老这一新兴综合学科的不断发展。
《骏枣生理生态学研究》是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枣品种优选及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2007BAD36B07)”、国家林业局重点推广项目“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防沙治沙技术集成与示范(【2010】TK77号)”、自治区财政林业科技专项“枣营养需求规律研究与生物肥引进”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干旱区特殊气候条件下骏枣花果生长特性、光合特性、水分特性、养分特性等生理生态特性,深入研究了人工栽培措施对骏枣生理特性的影响及骏枣果品品质调控技术。研究成果将为骏枣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本书根据瑞典诺贝尔基金会提供的资料。把190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所有获奖人(或获奖组织、团体)的获奖年代、获奖原因、获奖者传略(或简介)、颁发诺贝尔奖时的颁奖词和获奖者的讲演词,系统、全面地编译成书。这是一部收集了有关诺贝尔奖的全部原始文献的巨著,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阅读,也可供研究人员参考。
作为药食兼用资源,魔芋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活性成分魔芋葡甘聚糖作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丰富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资源,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原料和添加剂,其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认识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揭示其活性功能关系的分子机理,对资源植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魔芋葡甘聚糖粒子及特性调控》由魔芋在药用、食用等方面的功能特性入手,着重介绍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功能,并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改造的物理、化学、生物调控方法进行了阐述,展望其未来更广阔的应用价值。书中所述内容是层层深入、深入浅出的,可供食品、化学、医学、农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科研工作人员,化工、食品、保健品生产加工者,爱好科学、关注养生的广大公众阅读学习。
本书是目前一本系统介绍生物光子学理论、技术以及实验的著作。它地定义了“生物光子学”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详细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本书的内容涉及了大量的生物、光学、化学、医学、电子的知识,分别介绍了光学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成像,光学动力治疗,基因组学工程,蛋白质工程,光镊技术等当今热门的生物光子技术。既对生物光子学的内容起了普及和介绍作用,又对整个生物光子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书内容以科普介绍为主,不仅可以作为广大生物光子学研究人中的入门丛书,也可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教材。它能够让众多本科生、研究生、工程师、研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当今先进、最热门的生物光子学技术。
本书根据瑞典诺贝尔基金会提供的资料,把190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所有获奖人(或获奖组织、团体)的获奖年代、获奖原因、获奖者传略(或简介)、颁发诺贝尔奖时的颁奖词和获奖者的讲演词,系统、全面地编译成书。这是一部收集了有关诺贝尔奖的全部原始文献的巨著,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阅读,也可供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由10余位神经生物学各领域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共同编写,是一部既有较系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又能反映当代**进展,文宁简洁、图文并茂的教材。全书共14部分,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结构、突触传递和信号传导、神经系统的发育、递质在脑内的分布及其功能通路、感觉器官、运动系统、脑的高级功能与行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等。另外还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影像技术在神经生物学中的应用。
《口腔力学生物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口腔力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新进展,在总结了口腔解剖生理及力学生物学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颌面部各重要组织器官(骨改建、软骨分化、口周肌肉、牙周膜重建、颞下颌关节和气道)进行力学生物学剖析,并阐述了口腔种植、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及牙体牙髓等口腔临床重要应用的力学生物学原理。《口腔力学生物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从大量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着手,全面总结了力学生物学在口腔领域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口腔力学生物学/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兼具科学性与前沿性,适合从事口腔医学、力学生物学研究、临床及产业应用的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 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 之一。本书首先介绍骨与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学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实验技术;其次总结和介绍21世纪以来我国在骨与关节临床生物力学、力学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与新进展,包括对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生物力学发生机制的认识、关节和脊柱的生物力学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以及与假体和骨折内固定设计有关的生物力学原则,骨与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生物力学问题等。本书内容对骨生物力学研究人员、骨科临床医生、研究生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根据瑞典诺贝尔基金会提供的资料,把190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所有获奖人(或获奖组织、团体)的获奖年代、获奖原因、获奖者传略(或简介)、颁发诺贝尔奖时的颁奖词和获奖者的讲演词,系统、全面地编译成书。这是一部收集了有关诺贝尔奖的全部原始文献的巨著,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阅读,也可供研究人员参考。
在代谢物分析、代谢指纹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的交织中,代谢轮廓分析随着其领域内采用方法和技术的进步而稳步发展,在《代谢轮廓分析: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一书中,业内专家学者提供了诸多分析方案以直观展示从单个化合物分子轮廓分析到整体代谢组轮廓分析的进步。综合了现行基本技术手段,本书涵盖了从先天性代谢缺陷到药物代谢直至核磁共振代谢轮廓分析方面的相关内容。梅斯主编的《代谢轮廓分析》秉承springer《分子生物学方法》系列丛书的一贯风格,阐述明晰、便于使用,各章包括专题简介、材料、易于操作的实验方案、疑难问题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常见错误。《代谢轮廓分析: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一书权威、实用,适合作为活跃于这一重要目不断发展领域内的新老研究者的参考书。
《神经科学百科全书》原书篇幅巨大,为所有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之首。由来自世界各地的2400多位专家撰稿人合力打造,覆盖了神经科学全部主要领域。每个词条在收入书中之前均经过顾问委员会的同行评议,词条中均含有词汇表、引言、参考文献和丰富的交叉参考内容。 主编为著名神经科学家、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前主席LarryR.Squire。内容平易,本科生即可读懂。深度和广度独一无二,足可满足专家学者的需要。导读版精选原书中的部分主题,按内容重新编排,更适合国内读者购买和阅读。
《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2版)》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在已出版的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版的基础上,对鸟类分类系统等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介绍了我国1465种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与种群状况。每种鸟配有识别图3-4幅,图片清晰、从不从角度展示了鸟类的形态,便于读者识别记忆。创新之处是每种鸟配有在我国的分布图一幅,分布图中体现该种鸟在我国的居留类型。鸟的分类上以郑光美院士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基础,另参考《中国观鸟年报 中国鸟类名录6.0(2018)》补充了*的鸟种记录和发现。是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册类图书。
《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2版)》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在已出版的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第一版的基础上,对鸟类分类系统等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介绍了我国1465种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与种群状况。每种鸟配有识别图3-4幅,图片清晰、从不从角度展示了鸟类的形态,便于读者识别记忆。创新之处是每种鸟配有在我国的分布图一幅,分布图中体现该种鸟在我国的居留类型。鸟的分类上以郑光美院士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基础,另参考《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6.0(2018)》补充了近期新的鸟种记录和发现。是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册类图书。
本书是50余位专家学者联合编写的《衰老分子生物学》英文版的译本。全书共分20章,体现了当前研究人员从分子、细胞、组织和整体水平上对衰老的理解。本书介绍了针对模式生物进行的衰老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饮食、代谢和寿命之间的相互联系上,重点强调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及如何防治衰老的相关的主要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部分章节集中讲述了细胞老化、端粒、DNA损伤与修复、干细胞和癌症。 本书不仅适合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教学人员使用,也适用于研究衰老相关疾病及其防治药物的医药学领域的科研、教学人员,对该领域的初学者也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