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既有海拔3074.7米的高峰,也有海拔76.4米的河谷,在大气环流与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雨量充沛,形成了优异自然环境,孕育着种类繁多,形态结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高,其综合性自然保护价值在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本书整理出红河地区昆虫名录,计17目212科1409属2668种。这是首次对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的系统报导,记载云南省新纪录种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近危物种7种。此外,本书附有红河地区部分已知昆虫物种图片,计7目57科564种。本书的出版对摸清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家底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的内容进行了筛选,结合云南特色植物资源分布,从全国范围内有分布的500余种植物中遴选出155种有文献支持且具有潜在美白功效的植物,随后根据植物资源量、获取难易、研究深度等维度着重遴选出50种植物,最终形成本书内容。 书中的化学结构式均用ChemDraw软件进行绘制以方便调节结构式中原子和键的大小比例,让绘图更整洁美观。最终,需要说明的是,因研究方法的不同,书中关于各植物美白活性研究的内容所引用的数据结果仅供参考和借鉴,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更充实、更实用、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全书共六章内容。第一章简要阐述研究区域的自然与经济概况。第二章介绍研究内容、工作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三章对草原自然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描述不同类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植被盖度、生物量、生境特征及空间分布。第四章阐释草原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对草原生态质量进行评估与分析。第五章对草原资源退化现状进行评估,研判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草原资源存在的重大问题。第六章基于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草原自然资源特征和利用现状,从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方面提出草原资源修复与治理路径分区方案。
武陵山区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云贵高原和第三阶梯江南丘陵的交界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稳定的地质历史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大量的特有植物,保留了众多的孑遗植物,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一个热点地区。 十余年来,严岳鸿研究员等科研人员齐心协力坚持在武陵山区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照片拍摄和文献考证,才得以完成《中国武陵山区蕨类植物》。
\"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目前市面上 适合新手栽培的100余种玫瑰月季,包括藤本品种、半藤本品种及直立灌木品种。每个品种均配有精美的图片、植物的特性和对应的栽培要点,读者可根据环境、气候、地理位置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 书中还对四季不同阶段的玫瑰月季养护及修剪技巧进行了图解说明,让新手养花不再犯难。 ,还有由日本京成月季园园长村上敏根据不同场景亲自规划与设计的玫瑰月季花境。他对花境的形状、光照条件、周围景色、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全局规划,读者可轻松借鉴,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月季花境。\"
《人工湿地植物配置与管理》共分为5章,第1章介绍了人工湿地技术与植物的研究进展;第2章提出了新的人工湿地植物分类方法与计量标准,列出了各种植物的应用分类;第3章系统地介绍了三大类型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与工程应用,并附了大量方便读者识别的图片;第4章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人工湿地植物的具体配置方法和要点。第5章介绍了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日常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本书的特点是注重工程实践应用与可操作性,目的是为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与管理提供思路、案例和实用的技术资料。全书由陈永华、吴晓芙等著。
植物油脂是食品、能源、化工、医药、纺织和皮革等工业行业的重要原料,是国家战略物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危机和能源短缺成为全球共识,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成为时代潮流和解决全球性难题路径。工业用油料植物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对于应对全球性问题、保障植物油脂持续供应、平衡食用和工业用植物油脂供需矛盾、培育新兴产业有重大意义: 植物油脂应用领域快速拓展成为油料植物发展强劲动力。植物油脂的主要用途是食用和工业化利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油脂用途拓展,植物油脂被广泛用于油脂基能源产品(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燃料油和生物润滑油)、油脂基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油漆、涂料)和油脂基材料产品。植物油脂市场巨大需求拉动下,以生产工业用途
北京大学主校区燕园每年要接待数十万游客,燕园校区有植物大约450种,《燕园草木补》收录了71科232种植物,并对校园植物的管理进行了个人化的点评,这将唤起燕园学子对校园一草一木的深深情感。此书既是对北京大学校园历史的一种具体记录,有助于读者辨识校园中绝大部分植物,也有利于复兴博物学文化。同时,这本书将是城市人认识身边花花草草的日常手册,将个人兴趣与博物情怀合二为一。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是风景园林植物学的总论部分,包括绪论、风景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器官、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景观营造与表现等章节。下册部分为植物各论,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棕榈类、竹类等木本园林植物与水生、球根、宿根、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等。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面向应用的植物分类 植物的一级分类以植物应用为导向,按照植物的应用特点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大灌木、低矮灌木,藤本植物,棕榈类植物,竹类植物,一二年生植物,宿根植物,球根植物,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湿生植物等。 2.突出专业特色的植物描述 目前工科院校所使用的植物教材多与农林院校相差无几,难以突出专业优势,学生和教师亟需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园林植物与应用教材。
植物学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资源较多的国家之一,既有极其丰富的野生植物,也有非常多样的栽培观赏植物。植物学野外实习是学习植物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识别植物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学会采集植物标本的方法,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鉴定等实验技能,从而激发学习植物分类学的兴趣;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直观的标本,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描述术语,学会植物检索表的编写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科学观点辩证分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对植物的多样性有更深的认识,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本书是课题组成员
本图鉴共收载了华南地区常见药用植物兼民间草药1060种。这些药用植物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和植物学名顺序编排,每种药用植物均附有色彩斑斓的写真照片。与图对应的包含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名、识别要点、药用部位、功能主治七项信息。本图鉴版式新颖、图片清晰、内容精练、图文并茂,同时兼具信息量大、便于携带和查阅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实用性和科普鉴赏的价值。 本书适合医药等专业的师生作为野外实习参考用书,也可为医药、园艺、农林、生物专业人士以及广大中草药爱好者提供认知和鉴别南方药草的快捷、直观指引。
本书内容科学全面,涵盖了*概述,*类的起源、演化和分类,*的栽培和利用历史,*的自然种群与栽培区域,*的生物学性状及生态学特征,*栽培技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遗传与育种,*品种、优系或优株,全国重要*产区产业发展概况以及*文化等。该书全面汇集国内外*资料,内容论证科学、系统完整、结构严谨、表述清楚,是一部权威著作。 《中国*志》的编辑出版,目的是全方位地反映中国*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的面貌,以及有关的科学研究成果,为科研、生产以及产业化开发利用服务。*在我国分布广,地域自然条件差异大,种质资源异常丰富,*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扩展。因此,本书是全国*资源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是我国有关*综合研究的重要科学论著之一。
《美丽高棉》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博物学文 化丛书”之一。作为新华社外派柬埔寨金边的记 者,作者王其冰在近三年中在柬埔寨境内采访、考察 ,行程累计达五万千米。书中用文字和图片细致记述 了柬埔寨的山川、动物、植物、人物、建筑和风俗, 融入了作者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的细节感 悟,也表达了作者心底那份深沉的博物情怀。本书依 据亲身经历撰写,叙述清晰、图文并茂,适合旅行者 、博物爱好者阅读。
本书为植物学史研究,属科学史研究范畴,也涉及翻译学的部分研究内涵。本书对晚清时期李善兰译著《植物学》的科学贡献、科学文化意义、科技翻译价值、所依据的外文原本等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著者通过深度挖掘史料、研判文本,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有助于客观认识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历程和意义;同时,也能够为现代植物学学科发展服务:以及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升自身对科学的应用能力。
La Plus Belle Histoire de是一套在法国人气颇高的人文、历史和科学普及读物,从2003年开始出版,至今已延续十几年,中文系列共选取7本。早在有动物和人之前,地球上就已有植物了。《植物小史》从一棵树的历史讲起:植物的根, 初都沉浸于地球形成之初的水溶液“有机汤”中,这也是所有生命诞生的地方。在20多亿年的时间里,植物一直旺盛生长,充满生机。突然有 ,植物发生了变异,出现了一个新的物种。从 早的海洋植物对陆地的征服,到新时期的作物种植和基因工程技术,再到人类破坏植被而导致沙漠的扩大,作者将为读者精彩地讲述植物宏大的历史,以及它们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命运。
本书由植物分类学家——北京大学汪劲武教授编著,是一本告知读者怎么认识植物的入门读物。书中,汪先生基于自身多年教学及实践经验,教给读者认识植物中的基本问题,如科、属、种、拉丁学名等。全书结构自成体系,便于读者快速掌握认识植物的“诀窍”。按照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大类加以介绍,聚焦于科,也敦给读者属的概念,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全书共收入一百多个大众熟知或有趣的种,并加入了民间故事、典故,增加阅读兴趣。本书配彩图近500幅,方便读者与实际植物比对,可供中小学生和植物爱好者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