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第二版)》主要从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行为遗传、行为进化、行为生理、行为发育、觅食行为、时空行为、社会生活与通讯、学习行为等多种角度,对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本书的一版2005年7月出版,至今已历经6次印刷,学科的发展及读者的需求使本书亟待修订,修订幅度达30%以上。 本书可作为高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以鱼体色彩鲜艳、花纹美丽、体型或鳍形独特、具有特殊水族功能、有趣生物学习性等作为选择原生观赏鱼的标准,从14个科中选择观赏价值明显、中国原生、较为常见和具有代表性的原生观赏鱼编写成书。对每一种原生观赏鱼主要介绍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分布水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观赏价值、利用概况等内容,并配置1-4张彩色图片。中国原生观赏鱼物种资源丰富,分布区域广泛,本书选择140种中国原生观赏鱼,以图片配合文字说明,既提供鉴定物种的要领,也为中国原生观赏鱼的学术研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在编写中参考了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507种(2571种及亚种),隶属于26目115科506属。书中给出了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列出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对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进行了核定,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鸟类。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我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鱼类系统分类学的中外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近、现代内陆鱼类系统分类研究的发展历史;同时,整理出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记录的内陆鱼类有效种1384种(包括亚种),剔除21引入种,原产于我国内陆的鱼类1362种(包括亚种),隶属于17目47科303属,包括37单型属,84特有属,878特有种(包括亚种),250濒危种。绪论部分结合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统计,对不同分类阶元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利用GIS技术,分析探讨了我国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以及特有种和濒危种的分布格局;探讨了我国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气温、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特别是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特有种和濒危种的热点地区。名录部分按分类系统分种记述了我国内陆鱼类,记述内
《哺乳动物学》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介绍了哺乳动物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的分支学科、发展趋势,哺乳动物的结构和基本特征、各类群分述、哺乳动物的起源与演化、地理分布等内容。同时,对于我国有分布的哺乳动物各主要类群还提供了科、属级,甚至到种(分)的检索表。
本书收录了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已知哺乳动物种类。通过收集整理正式出版文献中的哺乳动物编目资料和最新研究发现,本书作者根据最新的动物分类系统更新了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编目,经过甄别筛选,确定中国现有哺乳动物12目55科245属673种。此数据更新了中国哺乳动物记录。本书为中英文对照,由世界著名哺乳动物学家Don E. Wilson 博士作序。前言回顾了中国动物学研究史、本书中中国哺乳动物编目的研究过程和中国哺乳动物学研究的未来方向。正文逐一介绍了每种中国哺乳动物的分类地位、学名、命名人、英文名、同物异名、种下单元、所在生境与生态系统、濒危状况、国家保护等级、IUCN红色名录、中国红色名录等级、CITES附录以及国内地理分布区和分布国家,并配有最新的物种分布图。
轮虫是各类水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在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力、水产养殖和水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六十卷 轮虫动物门 单巢纲》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简要介绍了轮虫的研究简史、形态和生物学、生态与分布、采集和保存等内容。各论详细描述了在我国已发现的隶属于游泳目、簇轮目和胶鞘轮目等3目25科76属509种及亚种(包括4新种和1新亚种)轮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和生境,并列出各级分类阶元的检索表。各论后附有双巢纲蛭态目3科7属30种轮虫的同样记述。《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六十卷 轮虫动物门 单巢纲》共附形态特征图549幅。书末附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中名索引和学名索引。
本书以图文的形式记述了南海隶属于19目50科80属的150余种仔稚鱼的形态学图鉴,其中隶属于19目48科77属的130个多种类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分子鉴定到种这一分类单元;分子鉴定的仔稚鱼为甲醛浸泡样品,受甲醛DNA提取技术限制,未分子鉴定成功的物种,有20多个种类鉴定到科属。书中包括了150幅余仔稚鱼的形态原图,概括介绍了的主要形态学特征,和这些种类的分布海域以及样品采集海区和采集时间等生态学信息。部分仔稚鱼形态信息为我国南海首次记述。本书可作为渔业资源科研工作者的参考工具,也可以成为大学生及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辅助工具。
本书根据最新的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证据,综合现代兽类分类学家意见,整理并收录了截至2022年6月在中国有确定分布记录的兽类12目58科256属694种。本书对每个物种的拉丁学名、中文名、英文名、曾用名、地方名、模式产地、同物异名及分类引证、亚种分化、国内外分布与重要的引证文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对物种的原始定名文献及分类变更历史文献进行了详细考证,是对我国兽类物种分类和分布调查研究结果的系统性整理。
本册志书为偶蹄目(下册),内容包括中国境内已发现且研究过的(截至2021年)鹿科与牛科化石,共计2科70属185种。科级阶元包括分类、主要特征、演化历史与地理分布等方面的论述;属、种级分类阶元均有较详细的厘定,包括异名录、鉴别特征以及产地与时代等,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注。《中国古脊椎动物志 第三卷 基干下孔类 哺乳类 第九册(下)(总第二十二册下) 鲸目 偶蹄目II: 偶蹄目II》附有插图206幅。
本书是全面的潜水观鲨指南,适合所有立志寻找鲨鱼的潜水者,以及所有对这些不可思议的生物感兴趣的人。本书详细介绍了潜水者潜水时可能遇到的所有鲨鱼种类,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鲨鱼,以及这些鲨鱼的生物学特性、行为等相关知识,还列举了全世界范围内的 观鲨潜点。
本书系统介绍了鸭的解剖与生物学特性、鸭病综合防控措施、鸭病诊断技术、鸭传染病、鸭寄生虫病、鸭代谢病、鸭中毒病、鸭普通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类症鉴别、预防和治疗措施。全书含有 幅高清图片,具有图像清晰、直观易懂、文字简练、系统性与科学性强、紧密联系实际等特点,可让读者 看图识病,识病能治 ,以达到快速、准确掌握各种鸭病诊断与防治的目的。 本书是广大鸭病防治工作者和养鸭场技术人员、动检工作者、基层兽医的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食品卫生检验专业的重要参考书。
2013年,本书作者之一罗德尼的爱犬萨姆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于是,罗德尼开始了一场拯救萨姆的行动。当时萨姆5岁,被诊断只能再活6个月。萨姆的困境激励罗德尼开始不懈地寻找新方法来阻止疾病的发展。在拯救萨姆的过程中,罗德尼遇到了世界知 名的兽医贝克尔——一位具有20多年经验的积极的宠物健康倡导者。两人很快意识到他们有着相同的目标——提高世界各地的狗狗的生存质量。 在过去的3年里,他们环游世界,收集关于狗狗的健康、疾病和寿命的新信息。他们拜访了遗传学家、微生物学家和研究人员,还采访了一些长寿犬的家长,这些狗狗已经活到了20多岁,甚至30多岁。他们发现的事实有可能改变宠物世界,就像它改变了罗德尼爱犬的命运一样。萨姆现在11岁,仍然活蹦乱跳,是罗德尼生活中 重要的一部分。 罗德尼和贝克尔在 拥有近500万的追随
做一只鸟是什么感觉?在本书中,伯克黑德带领你探索鸟类的各种感官。猫头鹰如何在夜间飞行?火烈鸟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遥的暴雨?鸻鹬连续迁徙上万千米、雨燕在飞行时休息、几维鸟嗅到泥土中的蚯蚓 援引几十年来鸟类行为学、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成果,本书带领我们深入鸟类的感官世界,探寻这些飞翔的(或者不会飞翔的)精灵的奥秘。
1)确定四川省分布的爬行动物名录与分类体系以《四川省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名录》的爬行动物名录为基础,跟踪国内外蛇亚目研究成果,综合已有的系统发育关系,提出科学的系统分类体系。2)制作四川省爬行动物分类检索表以《四川省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名录》的爬行动物名录为基础,依托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馆藏爬行纲标本,结合必要的外馆的馆藏标本查看,参考国际爬行纲的分类学研究成果,采用形态学研究方法,以种内广适、种间断离、易识别、能反映系统发育关系等原则,重点对鳞片、体色、纹路等特征进行分类学特征甄别与定性定量分析,编制科学、直观、实用的检索表。
为全面评估中国鸟类受威胁状况,我们利用IUCN红色名录划分标准,对《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中收录的1,445种鸟类进行了评估,其中3种鸟类被列为区域灭绝(RE),还有极危(CR)18种、濒危(EN)48种、易危(VU)78种、近危(NT)223种、无危(LC)969种,数据缺乏(DD)105种,1种为无效种。本书还给出了受威胁物种或野外灭绝物种的分类地位、评估信息、地理分布、种群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栖息地、威胁因子、保护行动等内容。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的东北,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这里有着中国面积**(超过19万平方千米)的连续的森林。大片的落叶松林沿不同方向,弯弯曲曲蜿蜒伸入黑龙江流域,形成一幅犹如马赛克拼接而成的壮丽画卷。《BR》 由于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良好,大兴安岭成为动物的乐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驯鹿、驼鹿、棕熊、水獗、鸦、黑嘴松鸡等各种珍禽异兽,这里也流传着各种关于动物的美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