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行为学研究是近年来受各国科学家关注的一门学科,但国内对其系统研究专著极少。本书是作者们数十年野外对昆虫及其各种行为观测、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剖析主要的昆虫行为,如昆虫的取食行为、访花传粉行为、趋光和负趋光行为、趋泥与吸水行为、聚集与迁飞行为、防卫和攻击行为、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特殊的洞穴昆虫与行为等。本书也综述分析了昆虫行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包括昆虫寄主、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气候与昆虫行为变化以及昆虫的行为机理等方面。同时,该书也系统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各种关系以及昆虫行为在各领域的应用。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林业昆虫522种,其中43种仅鉴定到属。本书包括了北京新记录216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包含36个中国新记录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属,3个新异名(其中1个为属的异名);包含的范围从原始的弹尾目到全变态的脉翅类(蜻蜓目、半翅目粉虱科、蚜总科及蚧总科的种类未列入本书)。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87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对我国民间食用昆虫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同时广泛收集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分上、下2篇15章。上篇较系统地总结了对中国食用昆虫的研究和利用现状,介绍了国外食用昆虫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评价了昆虫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食用安全性,提出了食用昆虫利用和养殖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价和环境保护原则,概述了中国部分食用昆虫的养殖技术。下篇记载了我国分属于11目64科173属的食用昆虫和已分析了营养价值的昆虫324种,较详细地描述了它们的食用习俗、食用方式和营养成分,记载了部分种类的药用保健价值,书中配有彩色图片261张。书后的附录为中国常见食用昆虫名录和部分昆虫食谱相关书籍介绍。
《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是迄今我国记载中外蝴蝶种类*多、*全的著作。这套书共有4册,分为凤蝶总科、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弄蝶总科。一般说来,世界蝴蝶都能从本书中查出来,全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它也是记载中国蝴蝶种类*全的著作,共收录中国蝴蝶12科、34亚科、443属、2233种,使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成为世界上蝴蝶资源*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书是蝴蝶研究、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美术欣赏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本书收录北京林业(包括园林及果树)常见昆虫629种,包含北京新记录61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其中7种中国新记录及1个新异名。这些昆虫多数是林业上常见的植食性昆虫,一部分为天敌昆虫,另有个别为在林地内常见但与树木关系不大的种类。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园林绿化昆虫的最佳工具书。
蜘蛛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蜘蛛与螨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在陆生动物中仅次于昆虫。蜘蛛不但在学术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保持生态平衡和控制农林害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志共记载河南地区蜘蛛共计161属362种,是首次对该地区的蜘蛛类较为详尽的报道。总论部分对蜘蛛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类系统以及在河南的分布情况作了介绍。各论部分对属和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较详细记述,编写了分属、分种检索表。《河南蜘蛛志.蛛形纲蜘蛛目》共有分类特征插图385幅。书末附有中名、学名索引和彩色图版。 《河南蜘蛛志.蛛形纲蜘蛛目》可供动物学和农林部门害虫防治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深圳蝴蝶图鉴》分为蝴蝶概论、深圳蝴蝶图记、蝴蝶文化与艺术主个部分。蝴蝶概论部分介绍了蝴蝶的经济重要性,蝴蝶的外部形态,蝴蝶的一生,蝴蝶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以及蝴蝶的分类与鉴定方法等。深圳蝴蝶图记为主体部分,官以实物标本为对象,以高清图片配以主要特征描述的形式记录了深圳蝴蝶10科167种,对科的特征进行了概述,同时准确记录了每种的翅展、分布,详细列出了在深圳的分布地点,并编制了分科、分种检索表;另外,以清单的形式列出了仅有文献记录的深圳蝴蝶53种。蝴蝶文化与艺术部分介绍了蝴蝶文化、蝴蝶邮票、蝴蝶姐画、蝴蝶展览等。书后附有主要参考文献、中文名索引、拉丁名索引。如果在深圳采集到蝴蝶或拍下蝴蝶照片,可通过检索表和主要特征描述检索,或者通过照片 看图识种 ,或者三者结合相互印证进行鉴定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云南省南部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西双版纳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包括色彩缤纷、种类丰富的蝶类。了解并掌握西双版纳的蝶类多样性,有助于更全面、深入了解西双版纳的动物、植物资源状况,为开展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西双版纳蝶类多样性》采用原色生态图片形式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西双版纳地区分布的蝶类多样性,共计11科164属318种。 《西双版纳蝶类多样性》可供生物科学类专业本科生野外实习和自然保护、林业、农业工作者,蝴蝶爱好者使用,也可为昆虫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本书为《昆虫家谱: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修订版。全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采用了世界 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在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物种的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 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作为参考用书。
《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在介绍经典昆虫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按照昆虫学各分支学科的特点,精选了国内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应用较为普遍的昆虫学实验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共分13章,内容精炼,其中大部分章节介绍的是目前国内外昆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昆虫和螨类标本的采集制作、昆虫饲养、昆虫摄影、科技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病理学、昆虫毒理学、害虫综合治理、法医、水质监测及垃圾处理昆虫方面经典的或新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等内容。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蝴蝶的分类,基础生物学特征,中国主要的观赏蝴蝶,主要寄主植物,较详细地描述了中国主要养殖的蝴蝶种类的生物学特征,介绍了蝴蝶养殖技术和蝴蝶的利用及产品。书中记录了中国重要的观赏蝴蝶277种,主要寄主植物43种,收集了500多幅蝴蝶和寄主植物的图片,其中包括主要养殖蝶种从卵到成虫各个阶段的图片。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研究蝴蝶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蝴蝶的分类,基础生物学特征,中国主要的观赏蝴蝶,主要寄主植物,较详细地描述了中国主要养殖的蝴蝶种类的生物学特征,介绍了蝴蝶养殖技术和蝴蝶的利用及产品。书中记录了中国重要的观赏蝴蝶277种,主要寄主植物43种,收集了500多幅蝴蝶和寄主植物的图片,其中包括主要养殖蝶种从卵到成虫各个阶段的图片。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研究蝴蝶的参考书。
本书以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为主,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从昆虫的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系统地论述了资源昆虫的定义,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目的,建立了资源昆虫学的理论框架。 本书分为16章,包括绪论、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蜘虫、腼脂虫、产丝昆虫、产蜜昆虫、昆虫作为药物资源、昆虫作为蛋白质资源、天敌昆虫、授粉昆虫、观赏昆虫、昆虫与环境、昆虫细胞的科学价值及应用、昆虫生物反应器和昆虫的特殊能力与仿生学等内容。每一章节都有具体昆虫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利用价值、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丰富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支撑,图文并茂,并附有大量的国内外参考文献。本书是国内外较系统、资料较丰富,反映最新研究进展的资源昆虫学专著。
本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还采用了世界*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虫脩)、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的物种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 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参考。
本套《世界蝴蝶博览》共计两册,册中收录我馆馆藏美洲蝴蝶和非洲蝴蝶。第二册中将收录我馆馆藏亚洲和欧洲等地蝴蝶。为了使本图谱上有严谨的科学性,并有更广泛的普及性,我们特邀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学家武春生博士,对图谱中所有标本学名进行订正及中名的统一命名。图谱中凡是与寿建新、周尧先生2000年8月出版的《中外蝴蝶邮票》中相同的蝴蝶都已参照周先生命名的蝴蝶中名,如果差异较大的将周先生命名放在括号里,以使读者作为参考。 本图谱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排版方面,在整体格局上按照蝴蝶的科学分类顺序排列,在局部排列上充分考虑到美学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小的调整,即在科属分类范围内有穿插排列的情况,由于画面的原因,一些蝴蝶不是原大。这样就可以扩大本图谱的读者,它不仅为蝴蝶爱好者提供参考,同也也为广大
本书是河南省2003-2007年昆虫考察报告。部分是新种描述和新种记录,共有缨翅目、半翅目、广翅目、脉翅目、长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蜱螨目的154个新种和5个新属;第二部分是考察报告,包括7目102科738属1569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属1个,中国新记录种3个,河南省新记录科7个,河南省新记录属153个,河南省新记录种464个;第三部分是昆虫区系组成及区系分析;第四部分是河南省昆虫名录补遗,共有177种。 本书可供有关科研单位、环境保护和农林部门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本书介绍了河南省分布的姬蜂科21亚科、123属、210种及亚种,其中新种及新亚种26种,中国新记录属2属,中国新记录种19种,河南新记录族1族,河南新记录属20属,河南新记录种31种。详细介绍了姬蜂科的形态特征并附有形态特征图,对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各阶元附有检索表,并附有177幅珍贵的彩色照片。书末提供了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中名及学名索引。 本书可供林业、农业、森林保护和植物保护工作者,从事生物防治的科技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