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本书是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是编者根据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发展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而编写的。全书分13章共57个实验,内容包括绪论、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电势分析法、极谱法和伏安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凝胶色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教材内容既有较广的适用性,又注重体现新技术、新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能掌握经典的方法,又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包括:互换性、标准化等的基本概念,尺寸精度设计,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表面粗糙度,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常用典型件的精度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和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 本书内容全部根据*国家标准编写,所涉及的公式、数据、图表准确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GB/T 4935《土工试验仪器 固结仪》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单杠杆固结仪; ——第2部分:气压式固结仪。 本部分为GB/T 493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与GB/T l5406 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协调一致。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土壤仪器厂有限公司、南京智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深尔科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全国工业产品生产*办公室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审查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茅加峰、夏康、陆旭、袁龙、杨熙章。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鲍良钝。
倪敬编著的《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对电液伺服同步驱动控制技术所涉及的液压油 源、电液比例伺服阀、液压缸和活塞位移检测反馈系统、工业PLC系统和上位工控机等元器件,以及电液 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等的相关基础理论、控制原理、性能特点、工程应用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并对其建 模过程和计算机仿真作了相应的介绍。本书还在具体电液伺服同步驱动技术的下位机控制编程实现和上位 机编程实现方面,结合工程实际作了相关的阐述。 《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着重从工程应用角度,对电液伺服同步驱动技术进行系统 的、深入浅出的论述,可作为机械工程类本科生、研究生液压与电液控制课程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的参考书。
1.现代化工、炼油等生产过程是一个流程复杂、规模大、速度快的连续运行的系统。而人对于外界观察与响应的速度和能力是有限的,因而靠人工控制这类生产过程就不能满足速度和精度的要求,更谈不上使生产过程在*的工况下运行。采用自动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后,就能对生产过程的各种变量及过程的状态实现及时的监视与控制,从而使生产过程有可能在*或接近*的工况下运行,以达到提高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降低消耗与成本的目的。 2.实现化工等生产过程自动化后,也由于配置了各种监视与控制仪表,便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的异常现象,并得到及时处理,因而可以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保证生产过程安全进行,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及设备的利用率。 3.化工、炼油等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等特点,进行人
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是生产装置的神经中枢、运行中心和安全屏障,生产中,仪表故障时有发生,能否快速、准确地判断、熟练及时地处理故障关系到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同时也反映了仪表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生产实践中,仪表故障千差万别,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处理各类仪表故障的一些成功经验,能给仪表维修人员日常工作提供解决问题的捷径和一定的帮助,促进仪表维修人员技能的提高,有益于生产安全运行。 本书结合生产实际,以仪表维护一常见故障处理一故障实例为 主线,第1、2章简单介绍了仪表维修常用的仪器及工具的使用、自动化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第3?13章分别介绍了压力测量仪表、物位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在线分析仪表、调节阀、安全栅等辅助单元仪表、控制系统、DCS、PLC与ESD、旋转机械状态
本标准是在GB/T 9246--1996《显微镜 目镜》的基础上经过修订补充而成的。 本标准与GB/T 9246--1996的主要差异为: ——在范围中取消摄影目镜、投影目镜; ——按视场数分类中,增加了超广视场目镜;增加了按像差校正状态分为普通目镜和平场目镜;增加了按出瞳距离分类分为普通目镜和高眼点目镜; ——将目镜与成对使用的目镜分开,突出了用于双目显微镜观察的成对目镜的要求;将两目镜光轴与配合外径的同轴度要求用“角度”表示,并规定为8;增加了带视度指示的目镜及视度“零位”要求;增加了平场目镜性能要求;高眼点目镜确定其有效出瞳距离应不小于18 mm; ——将试验工具“目镜综合性能检查仪”改为“焦距仪、显微镜架、测微尺、10×/49×物镜、前置望远 镜及连接架和视度管”等常规仪器。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书为全国火力发电工人通用培训教材之一。全书共三篇十一章。主要内容有:热工计量标准及考核;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特殊测量仪表;调节系统的整定与试验;可编辑调节器与集散系统;调节机构和DF系列指示调节仪;锅炉设备的自动调节;热工信号与保护;程序控制。每章后均有复习题配合学习。
本标准等同采用IS0 8039:1997((显微镜 放大率》(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0 8039:1997。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节; 一一“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一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0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广州粤显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华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浙江舜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奥卡光学仪器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麦克奧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风凰光学控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钰、章慧贤。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教材分为两篇,包括56个实验。篇概论介绍了有关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并对各类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篇的实验内容包含了14个方法类别的62个具体实验项目。后的附录是常用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和参数。考虑到各院校仪器设备的多样性,也为了使本书具有普适性,本书尽可能地对每种仪器分析方法多对应几个实验;同时在每一类别方法上编写了设计试验,目的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研究性的实验。 本教材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工作或从事化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参考。
本书总结了作者近些年在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和混沌系统同步及保密通信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在未知输入匹配条件不满足情形下,不确定控制系统的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控制系统具有建模不确定性或外部干扰,同时具有执行器故障和传感器故障两类不同故障的故障检测、隔离和重构问题;以及驱动-响应框架下的混沌系统同步及基于混沌系统的保密通信机制。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系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的高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朱士忠主编的《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第3版)》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基本要求编写的。 《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第3版)》主要内容有: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测量技术基础常识、轴套类零件的测量、键与花键的测量、螺纹的测量、盘类零件的测量、箱体类零件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三坐标测量机简介,且附有相应的实验报告与习题。 书中编入的相关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贴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教学需求。在附录中还介绍了测量常用计算方法,以及量具、量仪的保养常识。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学器材是用于医学教育、科研、医疗、卫生、防疫、检测的仪器设备、器械和材料,它是医学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医学器材的装备水平、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医疗卫生、医学教学、医学科研能力及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书编写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在读医学学生对医学仪器设备耳闻目睹机会少,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以及在职医疗卫生人员、医药管理人员对医学器材与管理方面学习参考书和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缺乏的状况,为医学学生提供一个能集中学习了解医学器材与管理知识的平台。同时,又可为在职医疗卫生人员、医药管理人员提供一本医学器材与管理的学习参考书和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全书共十五章,六十节。 本书的显著特点是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医疗器械、
全书分为五章和一个结论。绪论部分简介介绍了信息显示仪表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第1章为模拟显示技术及仪表,介绍模拟显示仪表的基本概念和工业上常用的模拟显示仪表;第2章为数字显示技术及仪表,介绍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常规数字显示仪表的有关技术问题;第3章为智能显示仪表,介绍智能显示仪表的结构、特点以及实例;第4章为各种平板显示器简介,介绍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平板显示器件;第5章为计算机图形显示,介绍计算机图形学以及构成计算机显示系统常用的图形显示功能部件等。 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概念准确、便于阅读,既可以作为测控技术和仪器仪表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选用,还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 9344:1996《显微镜 目镜分划板》(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 9344:1996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适用范围; ——增加了对目镜分划板刻线的要求; ——删除了第1章中“直径为19 mm、21 mm和26 mm”的表述。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3)归口。
本书由国内几所大学自动化仪表专业的教师合作编写,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的总结。 全书对模拟及数字控制仪表和装置进行了全面介绍,以模拟调节器为基础,而以数字控制仪表和装置为得点。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典型控制仪表和装置的结构、原理、设计及使用方面的内容。书中包括了已广泛使用及正在日益推广的产品,也包括了教师们部分科研成果,力图反映控制仪表和装置的*发展。智能变送器、智能执行器、数字调节器、可编程调节 器、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部分及分散控制系统等在书中都占了相当的分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控制类和仪表类有关专业教材,并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