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面包板电子制作130例》四色印刷图书和全部配书电子元器件套件,内涵电子基础知识、130个电子制作的原理、装配说明以及配套的电子元器件,读者使用本套装,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亲自制作出电子产品,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实验采用面包板,即插即拔,安全易操作。本套装无年龄限制,适合任何一位电子爱好者,是小学生科技特长、中学生课内外兴趣班以及电子爱好者从新手到高手的良师益友。
本书系统介绍电容器的基础知识及在各种实际应用电路中的工作原理,包括RC积分、RC微分、滤波电容、旁路电容、去耦电容、耦合电容、谐振电容、自举电容、PN结电容、加速电容、密勒电容、安规电容等。本书强调工程应用,包含大量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电路案例讲解,涉及高速PCB、高频电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开关电源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实用,叙述条理清晰,对工程师系统掌握电容器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可作为初学者的辅助学习教材,也可作为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的参考书。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压电陶瓷作动器为对象,研究了压电陶瓷作动器跟踪定位应用中的非线性现象和跟踪定位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压电陶瓷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和机理分析、迟滞非线性建模与补偿、蠕变非线性和动力学效应建模,以及跟踪定位控制系统设计等。
本书介绍了220kV及以下电缆的选型和应用;包括对导电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材质的比较和选用;对电缆额定电压、中高压电缆金属护层的感应电压和电流等基本性能的选用;按稳定负荷、断续和短时负荷、冲击负荷、允许电压降、短路热稳定、经济电流密度等要求选择电缆截面积;对中性线、保护接地线、金属屏蔽层截面积的选用;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矿物绝缘电缆、预制分支电力电缆、防(耐)水电力电缆、风电用耐扭曲电力电缆、耐高温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耐寒电缆、防白蚁电缆、氟塑料绝缘电力电缆、通用橡套软电缆、矿用橡套软电缆、船用乙丙橡胶绝缘电缆、常用控制电缆、本质安全型信号控制电缆、常用计算机电缆、中、低压变频器专用电缆、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用控制信号电缆和交、直流牵引电缆、海底电力电缆、光纤复合
DL/T802《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7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则 一一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一一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一一第4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一一第5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一一第6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一一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DL/T802的第7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先进、张鸿、毛秀钢、李大治、王贤灿、陈凝玲。 本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 61089:1991《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和第1号修改单(1997)(英文版)。在附录G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号与IEC 61089:1991章条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EC 61089:1991时,本标准做了一些修改。主要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型号表示方法采用汉语拼音命名习惯; ——型号表示方法中用标称截面代替规格号; ——推荐的导线尺寸和导线性能表中增加了国内常用的规格。 本标准代替GB/T 1179—199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本标准与GB/T 1179—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中增加了部分“绞制引起的标准增量”的内容(前版的表4,本版的表4);在型号的表示方法上做了修改,用标称截面代替规格号(前版的D.2,本版的D.2和附录F); ——推荐的导线尺寸和导线性能表中增加了国内常用的规格(前版的表D.2~表D.14,
本书以问答形式对电气运行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全书共分13章,主要介绍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同步发电机、变压器、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直流系统、UPS及保安电源、发电厂防雷及过电压、厂用电动机、变频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倒闸操作及运行防误操作等内容。
本手册共分三册,汇集了电线电缆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中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本书为电线电缆材料部分,内容包括:电线电缆和光缆所用的金属、纸、纤维、带材、光纤、电磁线漆、油料、塑料、橡胶皮等材料,全面介绍了各种材料的品种、组成、性能、用途、技术要求及有关性能的试验方法。新增附有截止到2007年的电线电缆相关标准目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可供电线电缆产品生产、科研、设计和使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是在1981年版本的基础上,吸取了近20年来电力电缆安装运行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重新组织编写的。作者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针对生产现场的工作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重要的问题,系统介绍了22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结构性能、敷设施工、各种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工艺、电缆线路的电气试验与故障测寻技术和运行维修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经验。 本书可供从事电力电缆安装与运行职业的技术人员、工人以及有关学校师生参考。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电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重点讲述了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维护保养,故障的检修技巧,以及一些电工实践小经验。本书涉及面广、基本涵盖电工的各个方面。全书分成电工基础、电气照明、电动机、机床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电抗器与电容器、高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电力线路、电工仪表与测量、变频器与软起动器、电工实践小经验、安全用电与防火防雷等几大部分,包括1000个独立的小问题。这些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即可结合实际选读和查阅,即学即用,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也可系统地学习以提高维修技能。
本册主要编录了发电及变电工程师所使用的钢板、型钢、钢管、管件、特种钢材、有色金属材料、耐磨材料、耐火保温材料、塑料橡胶制品和多种施工用消耗性材料。同时,本册还收录了常用字母及符号、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常用公式等基础资料。
《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主要介绍超级电容器电极用碳材料,内容包括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知识。以及超级电容器用各种碳材料,如活性炭、活性碳纤维、碳气凝胶、碳纳米管、介孔碳、石墨、石墨烯、碳化物骨架碳和纳米门炭。每一种碳材料各立一章,首先介绍该种碳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制备方法等基础知识,而后重点介绍该类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各章节之间力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内容上是一个整体。 《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适合材料、化学、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为提高培训质量,国网技术学院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培训方案,结合自身实训设施和培训特点,编写完成了《国网技术学院培训系列教材》。 《断路器避雷器电力电缆试验与分析(国网技术学院培训系列教材)》由高楠楠、郑远平主编,本书为《国网技术学院培训系列教材断路器避雷器电力电缆试验与分析》分册,共分六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断路器试验,避雷器试验,电力电缆试验,套管试验,接地装置试验,绝缘工器具试验。 《断路器避雷器电力电缆试验与分析(国网技术学院培训系列教材)》可作为电气试验专业的培训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电力培训中心及电力职业院校的电气试验专业教学参考书。
本手册简要介绍了常用电力电线电缆和控制电线电缆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数据,并概略地介绍了电线电缆常用材料的主要性能。 本手册旨在为广大用户选用电缆、电工人员安装维护电缆提供参考,也为电线电缆营销人员、技术人员查找有关数据提供方便,同时对电气工程的设计与管理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标准规定了绝缘子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以下简称RTV)的基本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与贮存、选用原则、验收、施工、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
本教材为《供电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是由陕西省电力公司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编写的,其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电缆的特点和分类、电力电缆线路的安装、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工作及电力电缆线路的检修工作共四章。全书较全面地介绍了电力电缆安装运行与检修的相关知识,其内容紧密联系现场实际,突出技能、安全和质量,理论阐述简洁,操作性强。 本书适合于现场各个层次的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使用,是在职职工的培训教材以及广大电力客户电气人员的学习资料,也可作为大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读物。
《电子信息材料》(作者樊慧庆)主要介绍当今电子信息材料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新器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书中从电子信息材料实际出发,引出新材料研发不断带来的机会和需要应对的挑战,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学科未来的方向作了简要展望。全书分为8章,主要内容涉及微电子材料、介电材料、压电材料、传感器材料、能源电池材料、光电材料和有机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可作为综合型大学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专业书籍,也可供有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教师和研究生参考书,同时可供从事新材料产业及相关领域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GB/T 17738{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柔软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第3部分:半柔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第4部分:半硬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本部分为GB/T 1773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7738.1—1999《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1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7738.1—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范围”和“目的”合并为“范围”(见第1章,1999年版的第1章和第2章)。 ——增加了能力批准程序(见E.3.2)。 ——删除了附录A反射系数测量方法(见1999年版的附件A)。 ——增加了扫描点数的要求及计算方法(见8.1)。 ——电长度稳定性试验中增加了弯曲和扭转两种试
本标准代替GB/T 7598——1987《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本标准与68/T 7598—1987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将本标准的名称修订为《运行中变压器油水溶性酸测定法》。 ——修改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对原标准中的pH标准缓冲溶液、pH标准比色溶液和指示剂增加了有效使用期。 ——对原标准中的指示剂做了修订。 ——对原标准增加了pH标准比色溶液的配制步骤。 ——对原标准中的比色步骤做修订。 ——对比色法的精密度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重新编排。 ——在附录中增加了酸度计法和该方法的精密度。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丽萍、肖秀媛、
本书根据电气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各类电工材料。内容包括:绝缘材料,导电材料及电线电缆,电磁线,电刷和轴承,磁性材料,电阻合金,电热材料和保温、耐火材料,热电偶材料,热双金属材料、电触头材料和熔体材料,电工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电气安装材料和其他电工材料。全书共12章。 本书内容涉及面较广,信息量大,资料新,实用性强,可供从事电气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维修的技术人员和电工使用。
本书阐述了复合绝缘子的结构、材料、设计、生产、运行、试验等,重点介绍了复合绝缘子现场故障实例分析、防舞动相间间隔棒技术、运行评价、憎水性等内容。全书共分六章,章为复合绝缘子在国内外的应用,第二章为复合绝缘子技术,第三章为防覆冰绝缘子技术,第四章为相间间隔棒技术,第五章为复合绝缘子性能检测及评价,第六章为复合绝缘子运行故障实例分析。 本书在阐述中列举了较多的实例,内容丰富,突出了理论在现场实际中的应用,并且引用了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对电力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造部门开展相关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供电力系统线路运行、检修、试验及管理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制造部门、电力用户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手册共分八章,系统地阐述了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和发电厂的金具系列、品种、结构性能、使用范围、技术条件;简要叙述了金具的安装、试验、验收方法及制造工艺标准;并编入了大量的绝缘子串典型组合。附录中还编入了有关金具设计、制造用金属材料、紧固件、导线和绝缘子规范数据等,以方便查用。 本手册可供从事送变电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运行和金具制造等方面的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