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简要地阐述海洋导航与定位的定义以及发展历史和现状;然后介绍地球形状及导航要素、导航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地图投影、地球上的时间和日期、运动载体的状态参数和导航常用的参数量纲等导航定位基础知识;再介绍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导航定位技术及其特点、导航定位精度以及航迹规划;为实现导航状态参数的*估计,本书还介绍线性系统及各种估计和滤波方法。重点介绍了适用于海洋导航与定位的惯性导航、卫星导航与定位、水下声学导航与定位、水下重力/磁力/地形/地貌匹配导航与定位,以及几种比较经典的组合导航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对部分导航与定位技术还附加了应用实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几种宽带接入技术,并针对学生学习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从应用性角度讲述了典型宽带接入技术系统设计组网、设备安装配置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为六个项目,内容包括:接入网基础认知、以太网宽带接入技术、EPON技术、GPON技术、HFC宽带接入技术和WLAN宽带接入技术。 本书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采用项目化结构安排,层次清晰,涵盖了接入网建设领域所涉及的组网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等不同岗位的技术内容,紧跟时代发展需求。 本书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如通信工程、通信技术等)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接入网安装与维护等领域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1999年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的修订版。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号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做了必要的介绍。从连续时间到离散时间,从时域到频域和变换域,并以通信工程与信号处理作为主要应用背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王霞、侯兴松、阎鸿森主编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第2版)》共分为9章。绪论和第1章介绍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预备知识。第2章讨论了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3章和第4章分别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第5章结合傅里叶分析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介绍了滤波与调制。第6章围绕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了采样。第7章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理论DFT与FFT。第8章和第9章则分
丁玉美、高西全编著的这本《数字信号处理》共10章。前四章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分别介绍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三种重要变换(傅立叶变换、Z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第五章是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及其应用。第六章为模拟信号数字处理的原理和方法。第七章是数字系统的实现结构。第八、九章是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主要介绍IIR数字滤波器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第十章是结合本书中基本内容的八个上机实验,并介绍了实验中用到的MATLAB函数。 《数字信号处理》在编写上力求选材少而精,突出基本概念的讲述,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大量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滤波器部分重点放在概念和设计方法上。不过多地讲解设计理论及其公式推导。各章后附有习题,部分章后附有
本书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组织内容,由浅入深,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书中主要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小信号放大器的制作、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正弦波振荡器的制作和频率指示电路的制作五个项目,五个项目制作的电路可以结合为一个完整的扩音器电路。书中的实操环节采用了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物制作与调试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既提高学习效率,又提高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技能。本书设置知识拓展环节,便于读者扩大知识面。 本书涵盖了高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的教学用书,也是电子技术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备有电子课件和仿真电路,欢迎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