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提升氯碱企业生产技术工人操作技能的角度,阐述了氯化氢的生产技术与操作要点,着重讨论了氯化氢生产流程、工艺控制、主要设备、操作要求、安全要求,对安全事故案例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书可作为氯碱企业提升技术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企业生产管理及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用书。
本书总结了低介低烧陶瓷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详细介绍了多个体系低介低烧陶瓷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性能及其相互关系。
本书是对国外贫甲烷/空气混合物催化燃烧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天然气催化燃烧实际应用的总结。全书共5章。第1章是对贫甲烷催化燃烧近零污染物排放机理的研究,发现了铂表面的异相反应,抑制了气相氧化反应的程度,并且提高了单相点燃的表面温度。第2、第3章通过将反应器实验与数值模型相结合,推导出滞止点流动反应器(SPFR)内固一气异相反应动力学速率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开发和研究低浓度H2S和SO2在贵金属催化剂上对贫甲烷催化燃烧的影响。第4、第5章分析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的应用和产业化,提出了天然气催化燃烧方式可以实现燃料的完全转化,并且可以根除污染物排放。 本书可供从事动力工程、燃烧、供热、化工、制冷空调及能源工程和热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全书共九章,具体内容包括综合实验设计,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常用试剂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化学分析方法,原材料性能测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制品组成及缺陷检测、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检验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专业的实验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从海洋初级生产力到光合作用理论,从典型藻类类群光合固碳特征到环境变化对固碳影响的机制,从区域环境变化到全球变化不同角度,阐述藻类固碳的多样性及机制,理论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方法篇,介绍研究藻类固碳的多种方法。
本书比较全面地叙述了防腐蚀材料炭和石墨的性能及其应用概况,并介绍了国内外炭和石墨制品的新产品、新技术,着重介绍了不透性石墨制品的种类、设计及其在化工及相关行业中的应用。全书共分为10章,上册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介绍炭和石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第3章主要介绍了炭及石墨制品的应用;第4章讲述了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第5章介绍了多孔炭及碳纤维;第6章和第7章分别介绍了不透性石墨材料和不透性石墨设备设计计算。下册第8章主要介绍了耐腐蚀不透性石墨设备与制品;第9章主要介绍了不透性石墨设备的制造;第10章讲述了石墨设备的应用。
本部分4.2、4.3、4.4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 l80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水泥制造业; ——第2部分:石灰制造业; ——第3部分:石棉制品业; ——第4部分:石墨碳素制品业; ——第5部分:云母制品业; ——第6部分:陶瓷制品业; ——第7部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 ——第8部分: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本部分为GB l8068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l8073--2000《炭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本部分与GB l8073--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名称,并依据GB/T l.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调整了标准结构; ——修订了卫生防护距离的定义,增加了敏感区、复杂地形两项术语和定义;
本书结合国内中小型烧碱与聚氯乙烯企业的生产实际,介绍了烧碱和聚氯乙烯的生产原料、合成工艺,烧碱与聚氯乙烯企业的节能减排、生产组织与管理、清洁生产等内容,着重阐述了食盐水溶液的电解和聚氯乙烯合成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的选择及控制、典型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构造及操作要点、生产操作与技能训练及生产事故的处理。同时还重点介绍了聚氯乙烯企业的安全防护、工业卫生以及相关新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烧碱与聚氯乙烯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化工类高职及中职学生使用,亦可作为烧碱与聚氯乙烯企业操作人员的培训用书。
本书共2篇18章及总论和附录,集中反映了国内外纳米级碳酸钙生产、发展和研究方向的*内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石灰石为原料,采用气烧窑煅烧石灰石,间歇鼓泡式、连续喷雾式、间歇搅拌式及超重力式四种已实现工业化碳化工艺;喷雾干燥、带式干燥,桨叶式串闪蒸、双搅拌串盘式等二级干燥、组合式三级干燥等生产纳米级碳酸钙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指标、操作要求、产品质量指标及分析方法、采用的主要设备及其三废治理。较详细地介绍了纳米级碳酸钙产品在造纸、塑料、橡胶、涂料、胶黏剂和密封材料、医药、食品、油墨、牙膏、化妆品等日用化工等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的应用情况及应用工艺、配方等。全面反映了中国纳米级碳酸钙生产的21世纪初水平,是中国纳米级碳酸钙生产与应用新作。 本书选材于国内外生产实际,实用性强,有所创
本标准修改采用俄罗斯标准TOCT844—1979(第四次修改自1990年10月1日起)《工业煅烧氧化镁技术条件》(俄文版)。 本标准根据俄罗斯歀TPCT 844—1979《工业煅烧氧化镁技术条件》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俄罗斯标准TOCT 844—1979《工业煅烧氧化镁技术条件》时,本标准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A和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结构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代替HG/T 2573—1994《工业氧化镁》。 本标准与HG/T 2573—1994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根据用途不同增设了一个类别(1994年版3.2,本版4.2)。 ——提高了筛余物的指标要求(1994年版3.2,本版4.2)。 ——因溶样方法改变放宽了氯化物的指标要求(1994年版3.2,本版4.2)。 —
本部分4.2、4.3、4.4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 180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水泥制造业; ——第2部分:石灰制造业; ——第3部分:石棉制品业; ——第4部分:石墨碳素制品业; ——第5部分:云母制品业; ——第6部分:陶瓷制品业; ——第7部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 ——第8部分: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本部分为GB 18068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18077—2000《石棉制品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本部分与GB 18077—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名称,并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调整了标准结构; ——修订了卫生防护距离的定义,增加了敏感区、复杂地形两项术语和定义
本书是关于磷化工理论、技术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专著。从磷矿资源的采选到后续加工,包括磷复肥、无机磷化工和有机磷化工的重要品种的制备原理、生产技术、产品规格和具体应用,都作了全面的介绍和系统的论述。本书立足国情,跟踪时代,注重发展,着力创新,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导向性和可读性。 本书是化学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化学化工院校师生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同时还可供一切有志于磷化工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通过对近期国内在硼矿加工和硼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国外一些硼及硼产品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后编译而成,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硼矿开发及硼产品研究领域的*进展和成果。全书内容分六章:章综述,主要介绍国内外硼资源开发和硼工业发展概况:第二章硼矿加工及硼产品制备,涉及硼矿富集,加工和一些硼产品制备的新工艺:第三章应用新领域,主要介绍一些硼化合物的新用途:第四章综合利用,介绍一些硼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第五章环境健康与安全,涉及环境中硼的分布状况,硼对动植物的影响及硼化合物的危害性评价:第六章过程化学中的硼试剂。介绍硼在合成化学和催化化学中的一些应用。全书内容丰富,覆盖面较广,从国内外硼资源分布状况、硼矿富集加工、硼产品制备技术、硼产品应用、副产物和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现代科技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基础、结构与材料理化性能的关系;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各大类材料的制备工艺、组织结构特征、性能特点及其应用;介绍了功能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光功能材料、电功能材料、磁功能材料、机械功能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化学功能材料及热功能材料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本书可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本专业同行的参考书。
本部分4.2、4.3、4.4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 18068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水泥制造业; ——第2部分:石灰制造业; ——第3部分:石棉制品业; ——第4部分:石墨碳素制品业; ——第5部分:云母制品业; ——第6部分:陶瓷制品业; 一第7部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 ——第8部分: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本部分为GB 1806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18068—20006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本部分与GB 1806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名称,并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调整了标准结构; ——修订了卫生防护距离的定义,增加了敏感区、复杂地形两项术语和定义; 一一修
本书主要介绍除尘设备、机械输送设备、气力输送设备、给料设备、计量设备、包装与散装设备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常见的辅助机械设备。既注重设备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又注意结合生产选用、实际操作、维修维护等。引用了*国家标准,采用了国际计量单位。全书图表简明实用,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除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工程技术等材料类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供相关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培训机构的技术人员、岗位操作员、培训教师等用作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