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真实产品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流程为内容设计主线,阐述了当今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典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了一次盐水制备、二次盐水精制、精制盐水电解、氯氢气处理和液氯生产五个方面的生产任务。在一次盐水制备过程中融入了流体输送、流体输送典型机械、膜分离技术、非均相物系分离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以及岗位操作等基本技能;在二次盐水精制过程中介绍了传热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和螯合树脂的使用、再生以及岗位操作技能;在精制盐水电解过程中,介绍了典型离子膜电解槽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电解生产单元的开停车操作过程;在氯氢气处理过程中,把气体输送单元操作与典型输送设备的结构、性能与装置的开停车操作相结合;在液氯生产过程中,针对液氯生产岗位上的冷冻技术以及氯气液化技术进行了分析。本书内容具体、生动,更加注重了
GB/T 23834--2009《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硫酸亚锡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盐酸不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第3部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硫酸盐总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4部分:铅、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 23834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教材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基于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理念,一方面将教师的科研成果(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实验项目内容的科研前沿性和成果的可转化性。另一方面将已经成功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竞赛项目等开发成实验教材。目前本教材编选创新实验模块和创业项目两个模块,每个模块10个实验,包含课前任务清单和课后拓展训练。实行“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建设。计划为每个实验章节配备1-2个视频,包括对实验过程分析重点的操作演示,注意事项操作演示。每个实验安排5题思考题,参考答案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查看。
本书共12章。主要阐述电镀技术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和各*进展。书中除介绍常用的电镀方法外,也包括用电镀方法制备新型材料的实际应用和近的研究。 全书系统的叙述了电镀工艺的各个有关方面,并该领域目前指导实践的基本概念、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论述简明扼要,资料丰富,内容方便实用。 本书要供从事腐蚀防护、电镀生产、材料科学等方面从事实际 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和教学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适合全国初一年级学生使用,每一章由易到难,均分基础达标卷能力提高卷,题型丰富,方便学生阶梯式进行自我巩固和提高。另有期中、期末试卷便于学生进行阶段式的检测。书后扫码可获得答案详解,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和详细的试题解析。本书每套检测题均以试卷形式呈现,并配以详细的分值,让学生自我打分。本书共有28套试卷,精选各地大考习题,难度阶梯式上升,全能培优。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电镀实践工作经验和心得的结晶。书中以实例形式,不仅介绍了电镀前处理(包括除油、除锈等)、常规电镀与特种电镀(包括镀镍、镀铬、镀锌、镀铜、镀银及镀镉等)、(铝阳极)氧化与钝化工艺中常见的技术难题与质量故障及相关检测手段与解决措施,而且对电镀生产实践中相关工具与设计、生产与技术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可供电镀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该领域的科研人员阅读。
本书主要针对图形电镀法和SMOBC法制作印制电路板的工艺,全面讲述了印制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电镀铜、镀金、镀锡铅合金等工艺规范和质量控制要点;同时,对与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相关的机械加工、蚀刻工艺、丝网印刷、热风整平等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了介绍。 本书可供电镀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阅读,也可供从事电镀研究的人员参考。
《电镀工上岗就业百分百》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初、中级镀层工中关于电镀部分的等级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按照岗位培训需要的原则编写的。《电镀工上岗就业百分百》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论、电镀前处理、电镀单金属、电镀合金、特种电镀与化学镀、电镀废水的危害及处理。《电镀工上岗就业百分百》从企业对技术工人应具有广泛的通用知识和全面技能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突出技术实用性和通用性,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重点提高读者的综合技能水平。 《电镀工上岗就业百分百》主要用作企业培训部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构、再就业和农民工培训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技校、中职、各种短训班的教学用书。
本标准4.1和4.2是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中日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索通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山东晨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奉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四清、狄贵华、王开付、张志宏、曾萍、黄燕、郎光辉、陈泓均。
本标准代替GB/T 3615—1999《电解电容器用铝箔》。 本标准与GB/T 3615—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电解电容器用铝箔分为中高压阳极箔、低压阳极箔和阴极箔三类; ——对中高压阳极箔增加了立方织构含量的检验。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华敏、张新明、唐登毅、李翔、洪涛、王咏、林林、李瑞山、任柏峰、郭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615—1983、GB/T 3615—1999。
本书是《实用电镀技术丛书》(第二批)的一个分册。全书系统介绍了电泳涂装及涂料方面的基础知识、涂装工艺管理及设备、漆膜弊病及性能测试方法、涂装应用及污水处理技术等内容。在涂装应用方面还列举了一些实例。 本书可作为从事汽车、摩托车、农机、轻工、家用电器及其他工业电泳涂装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南;也可作为电泳涂装及设备设计、科研、电泳涂料生产厂和应用部门科技人员的参考读物;还可作为大专院校和专业培训班的教材。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23834--2009《硫酸亚锡化学分析方法》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硫酸亚锡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盐酸不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第3部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硫酸盐总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4部分:铅、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 23834的第6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五部分为传统氧离子导体ZrO2 基电解质材料、掺杂氧化铈电解质材料。第六部分为新型氧离子导体钼酸镧。
本书在作者多年从事黄金提取冶金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针对金矿浸出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协同催化浸金的学术思想,阐述了氰化物和硫代硫酸盐两种体系催化浸金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常规氰化体系中金溶解的电化学动力学行为,重金属离子对金氰化溶解阳极过程的催化效应,重金属离子和过氧化氢对金氰化溶解阴极过程的强化作用,协同催化浸金的混合电位原理,硫代硫酸盐体系催化浸金的电化学与动力学,氰化物和硫代硫酸盐体系催化浸金的工艺技术。 本书既论述催化浸金的基本理论,也介绍实际矿石催化浸出的技术,可供高校矿物加工和冶金工程专业的师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设计、生产人员参考。
本书是以真实产品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流程为内容设计主线,阐述了当今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典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了一次盐水制备、二次盐水精制、精制盐水电解、氯氢气处理和液氯生产五个方面的生产任务。在一次盐水制备过程中融入了流体输送、流体输送典型机械、膜分离技术、非均相物系分离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以及岗位操作等基本技能;在二次盐水精制过程中介绍了传热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和螯合树脂的使用、再生以及岗位操作技能;在精制盐水电解过程中,介绍了典型离子膜电解槽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电解生产单元的开停车操作过程;在氯氢气处理过程中,把气体输送单元操作与典型输送设备的结构、性能与装置的开停车操作相结合;在液氯生产过程中,针对液氯生产岗位上的冷冻技术以及氯气液化技术进行了分析。本书内容具体、生动,更加注重了
本书重点介绍了氯化物镀锌、锌酸盐镀锌、硫酸盐镀锌等无氰镀锌工艺和锌基合金电镀的特点和操作条件,列举了许多成熟的工艺配方和操作应用实例,分析了各种镀锌工艺常见的故障并指出其解决方法;同时,阐明了不同镀锌工艺生产线对电镀设备的要求;此外,对低铬钝化、三价铬钝化等较为先进的清洁生产电镀工艺也从应用角度作了详细介绍。 本书可供电镀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阅读,也可供从事电镀工艺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T 20245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和GB/T 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5:1992《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T 20245.5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
本书为《石油石化有害因素防护系列口袋书》之一,在介绍硫化氢基本性质的基础上,针对管道储运企业接卸、输转、储运、取样化验、设备维修等可能接触到硫化氢的作业环节给出建议和防范措施。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形式编写,其目的是为广大职工了解、认识、掌握硫化氢气体的危害以及防护等基本知识提供参考,该书可用于员工培训使用,也可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