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2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酒店客房用易耗塑料制品
    •   ( 2 条评论 )
    • 本社 主编 /2010-01-01/
    •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8)归口。

    • ¥17 ¥18 折扣:9.4折
    • 塑料在玻璃下日光、自然气候或实验室光源暴露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   ( 3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9-01/
    •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4582:2007《塑料 在玻璃下日光、自然气候或实验室光源暴露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国际标准”一词改为“国家标准”; b)删除了ISO 4582:2007的前言; c)增加了国家标准前言; d)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代替国际标准。 本标准代替GB/T 15596-1995《塑料暴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 15596-1995相比的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标准的目次; ——增加了前言部分; ——增加了引言部分; ——将“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修订为区分注日期和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1995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

    • ¥18 ¥21 折扣:8.6折
    • 纤维增强塑料 试验板制备方法 第4部分:预浸料模塑
    •   ( 1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4-03-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27797((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分为11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接触和喷射模塑; ——第3部分:湿法模塑; ——第4部分:预浸料模塑; ——第5部分:缠绕成型; ——第6部分:拉挤模塑; ——第7部分:树脂传递模塑; ——第8部分:SMC及BMC模塑; ——第9部分:GMT/STC模塑; ——第10部分:BMC和其他长纤维模塑料注射模塑 一般原理和通用试样模塑; ——第11部分:BMC和其他长纤维模塑料注射模塑 小方片。 本部分为GB/T 27797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0 1268—4:2005((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4部分:预浸料模塑》。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1033(

    • ¥15.4 ¥18 折扣:8.6折
    • 塑料 聚丙烯中二甲苯可溶物含量的测定
    •   ( 0 条评论 )
    • 本社 主编 /2009-10-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6152:20056塑料聚丙烯中二甲苯可溶物含量的测定》(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16152:200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第3章“原理”,将ISO16152:2005中1.2和1.3的内容并入到本标准第3章中; ——将烧瓶容积由400mL修改为500mL,符合国家标准中烧瓶的规格要求; ——删除了滤纸的品牌和型号,在我国标准只宜写出滤纸的名称及其主要特性。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l5/SC 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公司质量检验和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景清、黄鹤柳、吴世斌、吴彦瑾、杨黎黎。

    • ¥13.6 ¥16 折扣:8.5折
    • 注塑机操作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材)
    •   ( 0 条评论 )
    • 陈巨 /2012-08-01/ 化学工业
    • 陈巨主编的《注塑机操作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材)》内容包括注塑机基础,注塑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装置和操作面板,注塑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注射成型工艺条件及参数,注塑机的维护保养以及常见故障的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并附注塑机设备安全操作岗位培训复习题。 《注塑机操作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材)》可供各类职业院校学生培训注塑机操作技能使用,也可供社会培训使用。

    • ¥19.87 ¥28.8 折扣:6.9折
    •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实战(第2版)
    •   ( 56 条评论 )
    • 宋满仓 编著 /2007-08-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方法,包括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模具制造的各种手段、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模具试模、模具验收与维护等内容。书中还详细地介绍了一些已经被实践验证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 本书主要供从事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注塑模具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和模具等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的补充教材。

    • ¥18.9 ¥24 折扣:7.9折
    •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4部分:钠和钾的测定
    •   ( 0 条评论 )
    • 本社 主编 /2009-09-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12008《塑料聚醚多元醇》共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命名系统; ——第2部分:规格; ——第3部分:羟值的测定; ——第4部分:钠和钾的测定; ——第5部分:酸值的测定; ——第6部分:不饱和度的测定; ——第7部分:黏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1.2008的第4部分,代替GB/T12008.4-1989《聚醚多元醇中钠和钾测定方法》。 本部分与GB/T12008.4-1989相比主要变化: ——更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试料质量(1989年版的6.1,本版的7.1); ——灰分定容体积增大(1989年版的6.4,本版的7.2); ——增加了附录A,钠和钾的测定——溶液法,以供参考。 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

    • ¥13.6 ¥16 折扣:8.5折
    •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先员华)
    •   ( 75 条评论 )
    • 先员华陈刚 主编 /2013-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教材介绍了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聚氯乙烯概述、乙炔生产、氯化氢生产、氯乙烯合成、氯乙烯聚合、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环境保护。内容基本反映了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现状和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的趋势,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化工类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聚氯乙烯行业的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 ¥19.7 ¥25 折扣:7.9折
    • 塑料简易鉴别方法(原著第5版)(原著第5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Dietrich Braun /2014-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溶解性、密度、加热特性三项检测内容的筛选试验方法及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各类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特殊鉴别试验手段及细节。在给出各种鉴别塑料的简易方法的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现代科学仪器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已知塑料品种的红外光谱,可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对于从事塑料回收、塑料制品生产等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18.4 ¥28 折扣:6.6折
    • 塑料简易鉴别方法(原著第5版) Dietrich Braun 著 任冬云 译
    •   ( 0 条评论 )
    • Dietrich Braun /2014-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溶解性、密度、加热特性三项检测内容的筛选试验方法及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各类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特殊鉴别试验手段及细节。在给出各种鉴别塑料的简易方法的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现代科学仪器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已知塑料品种的红外光谱,可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对于从事塑料回收、塑料制品生产等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16.8 ¥28 折扣:6折
    • 塑料简易鉴别方法(原著第5版)(原著第5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Dietrich Braun /2014-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溶解性、密度、加热特性三项检测内容的筛选试验方法及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各类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特殊鉴别试验手段及细节。在给出各种鉴别塑料的简易方法的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现代科学仪器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已知塑料品种的红外光谱,可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对于从事塑料回收、塑料制品生产等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17.5 ¥28 折扣:6.3折
    •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力学性能方法
    •   ( 3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8-10-01/ 凤凰出版社
    • 本标准对应于ASTMD2291—98《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环形试样制作方法》、ASTMD2290一o0《用劈裂圆盘法测定塑料或增强塑料管的环形试样表观拉伸强度试验方法》和ASTMD2344/D2344M一00《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层压板的短梁剪切强度试验方法》,与ASTM D2291、ASTMD2290和ASTM D2344/D2344M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适用范围不同,适用于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ASTMD2291仅提供了玻璃纤维环形试样制作方法;ASTM D2290适用于增强热固性树脂管和挤出或模压的热塑性管;ASTMD2344/D2344M适用多向和单向的弧形和平的层合板; ——试样尺寸较单一; ——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将一些适用于ASTM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本标准代替GB/T 2578--1989{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

    • ¥15.4 ¥18 折扣:8.6折
    • 新型注塑模设计
    •   ( 8 条评论 )
    • 贾润礼 等编著 /2006-07-01/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本书共分17章,介绍了设计新型注塑模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和设计要点,系统介绍了热量注塑膜、绝热流道注塑模、热固性塑料注塑模、气辅注塑模、注射压缩模具、叠层注塑模、低发泡注塑模、装配注塑模、双色注塑模、混色注塑模、熔芯注塑模、BMC注塑模、高速注塑模、精密注塑模、动态注塑模、弹性体注塑模、复合注塑模、反应注塑模、磁场定向注塑模、逆流注塑模、多组分注塑模等21类新型注塑模的设计。本书侧重介绍各类新型注塑模所特有的设计要点以及设计实例,内容新、实用性强。适合材料、模具设计等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 ¥19.4 ¥23 折扣:8.4折
    • 仪表和设备部件用塑料的燃烧性测定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3-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修改采用UL 94:200H用作仪表和设备部件的塑料的燃烧性测定》。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与UL 94:2001相比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UL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本标准中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用标准,对采用IEC(或ISO)标准对应转化为国家标准的均用国家标准替代。 本标准技术内容与UL 94:2001的差异如下: ——删除了原UL 94:2001中的第13章; ——删除了原UL 94:2001中的补充说明A和补充说明B。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归口。

    • ¥17 ¥20 折扣:8.5折
    • 异戊酸乙酯(QB/T 1776-2014)
    •   ( 2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4-10-01/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异戊酸乙酯》(代号为JECFAl96)。 本标准是对QB/T1776--2006《异戊酸乙酯》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776--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涉及食品添加剂的内容(见2006年版1): ——含量由“≥98.0%”改为“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和)”(见4.7,2006年版4.7): ——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代替化学法(见5.7,2006年版5.7): ——删除了“沸程”要求(见2006年版4.8)。 本标准与CAC(JECFAl9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溶解度”要求(见4.5): ——酸值由“≤2.0”改为“不大于1.0”(见4.6): ——含量(GC)由“≥98.0%”改为“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

    • ¥14.1 ¥16 折扣:8.8折
    • 塑料树脂产品命名,试验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0-01-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73911:1996塑料——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塑材料——部分:命名方法和规格基础》。对化工行业标准HG/T 3020—1982《聚碳酸酯材料命名》修订而成。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T 3020—198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C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成都)。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道德。 本标准于1982年首次发布为国家标准,1998年调整为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并按化工行业标准重新编号。

    • ¥14.4 ¥18 折扣:8折
    • 燃油式火化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 1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11-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B 13801 1992《燃油式火化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方法》。 本标准与GB 1380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烟道污染物氯化氢排放浓度限值和总量限值(见表1和表2); ——增加了烟道污染物汞排放浓度限值和总量限值(见表1和表2); ——增加了烟道污染物二(口恶)英排放浓度限值和总量限值(见表1和表2); ——取消了火化间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及其监测方法(1992年版的第5章和3.1.2); ——取消了噪声强度限值(1992年版的3.1.5和3.1.6); ——通过引用规范性文件,精简了监测方法(1992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4章); ——调整了烟道污染物监测的取样时段(1992年版表1的脚注;本版的3.1.1); ——调整了烟道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限值(1992年版的

    • ¥12.3 ¥14 折扣:8.8折
    • 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液压用织物增强型 规范GB/T15908-2009
    •   ( 0 条评论 )
    • 本社 主编 /2009-09-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3949:20046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液压用织物增强型规范》(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3949:2004。 本标准第2章引用的GB/T7528是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8330:1998,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与国际标准一致。 本标准第2章引用的GB/T1690是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817:2005,本标准所使用的IRM903油与国际标准一致,同时,本标准所引用的GB/T1690-2006中测定质量变化、体积变化的试样规定为25mm×50mm×2mm,进行计算和单位转化后试样体积为2.5cm3,符合ISO1817:2005规定的 1cm3~3cm3范围,因此试样的规定也与国际标准相同。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5908-19956织物增强液压

    • ¥15.9 ¥18 折扣:8.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