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朱信明)(第三版)
    •   ( 80 条评论 )
    • 朱信明张馨 主编 /2015-09-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按照*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广泛吸取近几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从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的工作要求出发,着重体现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根据行业企业的新发展,设置教学情景和项目任务。全书共分三个学习情景、七个项目。情境一,橡塑制品厂的特点与工厂设计一般知识,设置两个项目;情境二,橡塑制品厂工艺设计,设置两个项目,其中一个为拓展项目;情境三,橡塑制品厂典型车间工艺设计与布置,设置三个项目,其中两个为拓展项目。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橡胶制品专业、塑料成型加工专业教材,也可供中职学校高分子类专业使用,或供橡胶行业、塑料行业、废旧橡塑制品回收与循环利用行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

    • ¥17.8 ¥25 折扣:7.1折
    • 橡胶加工工艺学 武卫莉,杨秀英 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武卫莉,杨秀英 主编 /2012-06-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橡胶加工工艺学》作者以将近20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教学知识相结合,理论上从外的前沿着手,高瞻远瞩;实际加工部分,言简意赅。全书共分4章,内容包括橡胶工业简介,橡胶共性,橡胶制品分类,橡胶制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橡胶的性能测试,橡胶分子结构、组成和性能,生胶和再生胶,配合剂,橡胶配合剂的分离和分析,塑炼前的准备、配料工艺,橡胶塑炼,橡胶混炼,橡胶压延,橡胶压出,橡胶硫化等方面的知识。《橡胶加工工艺学》内容充实、丰富,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充分满足学时少的教学要求。 《橡胶加工工艺学》除作为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外,还可以作为从事橡胶研究与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10 ¥27.37 折扣:3.7折
    • 废橡胶资源综合利用【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董诚春 编 /2003-09-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对废旧橡胶制品污染环境的危害性、回收利用的方式及其价值做了介绍。全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第二章至第六章)介绍了废旧橡胶制品(主要是轮胎)生产胶粉及活化胶粉(特别是胶粉改性沥青)的方式方法、胶粉改性沥青(第六章)的生产方法、性能、标准及外的应用概况。第二部分(第七章至第十二章)介绍了再生橡胶的生产方法,特别介绍了污染较小的高温高压动态脱硫工艺及废气的治理,以及正在研究开发中的无污染的低温化学法脱硫工艺、微波脱硫法生产再生胶的工艺、及脱硫工艺新进展,同时介绍了再生橡胶的性能、国家标准及应用实例。第三部分(第十三章)介绍了废旧轮胎裂解生产燃料油、炭黑及钢铁的工艺。 本书可供胶粉、再生胶生产厂、轮胎、胶管、胶带和胶鞋等橡胶厂及沥青改性厂、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

    • ¥19.6 ¥89.2 折扣:2.2折
    • 实用橡胶工艺学 杨清芝 化学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杨清芝 /2005-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内容分为部分。 部分为原材料,系统论述了生胶、硫化体系、补强与填充体系、老化与防护体系、增塑体系、特种配合体系、共混与改性体系等基础原材料的主要品种、原理和应用。概括介绍了发泡、黏合、阻燃、着色、抗静电、导电特种原材料。简介了橡胶增强材料——骨架材料,包括常用的各类纤维的性能特点和不同编织的纺织物,如帘布、帆布、线绳、金属骨架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能使读者掌握为什么要用这些配合体系?怎么才适用? 第二部分重点讲解了橡胶配方组成与胶料的工艺性能、物理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关系,使读者能根据性能要求合理地去设定橡胶胶料配方。 第三部分比较系统全面地讲解了混炼、压延、挤出、硫化4个橡胶加工工艺过程的原理、方法和典型实例。使读者了解怎样才能把所设计的配方和选用的骨架材料通过不同的加

    • ¥19 ¥43.37 折扣:4.4折
    • 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 规范 第1部分:柴油燃料
    •   ( 0 条评论 )
    • 本社 主编 /2009-09-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24141《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包括下列2部分: ——第1部分:柴油燃料; ——第2部分:汽油燃料。 本部分为GB/T24141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019013—1:2005《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第1部分:柴油燃料》(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9013—1:2005。 本部分第2章引用的GB/T1690-2006是修改采用IS01817:2005,在本部分试验中涉及引用的IRM903号标准油、液体C和液体F与国际标准一致。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前言。 本部分中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

    • ¥17.9 ¥21 折扣:8.5折
    •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整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2-06-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与本标准其他两部分一起代替HG/T 3050-1987。 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委员会涂覆织物与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立新。

    • ¥11.2 ¥14 折扣:8折
    • 硫化橡胶 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GB/T1693-2007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7-08-01/ 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
    • 本标准对应于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 150:1998《固态电绝缘材料体的Ac损耗指数及介电常数(电介质一定)的测定方法》,与AsTMD 150:199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1694-1981《硫化橡胶高频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和 GB/T 1693-1981《硫化橡胶工频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标准GB/T 1693-1981和GB/T 1694-1981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警示语(本版的标题后);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版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第3章); ——对试样的厚度进行了修改(1981年版的2.1;本版的6.1); ——对电容的测量精度进行了修改(1981年版的3.2.1;本版的5.2.1.1.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

    • ¥15.3 ¥18 折扣:8.5折
    • 橡胶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常冠军 国防工业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常冠军 /2012-10-01/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橡胶常用数据速查手册》收集了各类橡胶材料的常用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分门别类提供,数据来自公开发表的图书、期刊杂志,包括生胶和硫化胶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特种性能、选用依据、生胶并用依据,各种配合剂、炼制成型、溶解等有用的数据,并分别提供了各种常用橡胶相关的数据,最后提供了常用橡胶的基础配方。本手册收集的数据资料较齐全,可供从事各类橡胶材料研究、生产的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 ¥19 ¥73 折扣:2.6折
    • 橡胶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常冠军 国防工业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常 /2012-10-01/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橡胶常用数据速查手册》收集了各类橡胶材料的常用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分门别类提供,数据来自公开发表的图书、期刊杂志,包括生胶和硫化胶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特种性能、选用依据、生胶并用依据,各种配合剂、炼制成型、溶解等有用的数据,并分别提供了各种常用橡胶相关的数据,提供了常用橡胶的基础配方。本手册收集的数据资料较齐全,可供从事各类橡胶材料研究、生产的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 ¥17.49 ¥43.92 折扣:4折
    •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   ( 2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3-09-01/
    •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北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有机化工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平、滕朝晖、贾亚丽、郭淑芳、刘秀兰、李霞、蒲利均。

    • ¥13.7 ¥16 折扣:8.6折
    • 中国化工行业标准--氯化聚乙烯
    •   ( 3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1-03-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标准代替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 本标准与hg/t 2704—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2002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修改了产品分类中“熔融热”一词,改为“熔融焓”(2002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 ——修改了通用型氯化聚乙烯缩略语,gb/t1844.1—2008((塑料符号和缩略语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中规定为pe-c(2002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型号pe-c130及其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指标(本版的4.2); ——增加了“灰分”项目及指标(本版的4.2); ——修改了部分指标要求(2002年版的4.2,本版的4.2); ——增加了“防粘结剂”的要求(本版的4.3); ——增加了防粘结剂为轻质活性碳酸钙时氯化聚乙烯测定氯的质量分数试样处理方法(本版的5.2.2); ——增加了一种筛余物的

    • ¥10.2 ¥12 折扣:8.5折
    • 橡胶 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   ( 2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3-09-01/
    •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l3646--1992{橡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与GB/T l3646--1992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测试范围(1992年版的第l章,本版的第1章); ——调整了取样步骤(见6.2,1992年版的7.1); ——修改萃取液10 mL为25 mL(见7.8,1992年版的7.7); ——修改计算公式中的字母(见9.1、9.2,1992年版的8.1、A.4); ——将“校正常数的测定”纳入正文(见第8章,l992年版的附录A); ——增加“本标准与IS0 5478:2006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见附录A); ——增加“本标准与IS0 5478:2006技术差异及原因”(见附录B)。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0 5478:2006《橡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硝化法》。 本标准与IS0 5478:2006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

    • ¥13.7 ¥16 折扣:8.6折
    •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硬度测试 介绍与指南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8-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8517: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测试——介绍与指南》(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18517:2005。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c)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d)增加引言以指导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 ¥13.6 ¥16 折扣:8.5折
    • 天然橡胶共混物原理及应用
    •   ( 36 条评论 )
    • /2010-12-01/ 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 共混改性是聚合物改性为简便且卓有成效的方法。将不同性能的聚合物共混,可以大幅度提高聚合物的性能。聚合物共混还可以使共混组分在性能上实现互补,从而开发出综合性能优越的材料,许多具有卓越性能的材料都是通过共混改性的方式制造出来的。因此,聚合物共混改性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及工程中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它不仅是聚合物改性的重要手段,更是开发具有崭新性能新型材料的重要途径。

    • ¥17.6 ¥20 折扣:8.8折
    •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著 /2009-09-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2231:1989《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2231:1989。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覆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5/SC 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卞正军、杨晨耘。

    • ¥11.9 ¥14 折扣:8.5折
    • 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
    •   ( 1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2-02-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伶妹、吴红、李有军、王春连、杨国英、陈卫东、李建祥。

    • ¥15.4 ¥18 折扣:8.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