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与国际标准ISO 4250—1:2006《工程机械轮胎和轮辋第1部分:轮胎规格与尺寸》和ISO 4250—2:2006《工程机械轮胎和轮辋—第2部分:负荷与充气压力》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同时参考了《美国轮胎轮辋协会标准年鉴一2006(TRA-2006)》。 本标准代替GB/T 2980—2001《工程机械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本标准与GB/T 2980—2001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加深花纹和超加深花纹新胎充气后外直径及胀大的*外直径(本版的表2~表16); ——补充了子午线及斜交轮胎部分规格;增加沙地斜交轮胎规格;增加保留生产的轮胎规格(本版的表2~表17); ——增加了新胎充气后断面宽度和外直径偏差的规定(本版的5.2、5.3); ——“测量轮辋”替代“测量轮辋宽度代号”(2001年版的表1~表5;本版的表2~表17); ——增加了气门嘴型号的内容(
相变材料胶囊是一种含有相变材料的微小容器,其胶囊化技术在航空航天、建筑、汽车、环境保护、纺织服装、医疗卫生、电子器件冷却和军事伪装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书在介绍相变材料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变胶囊材料常用的囊壁、囊芯材料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相变材料胶囊的建筑应用、热流体应用、纤维和纺织品及服装应用、伪装应用、电子器件恒温应用等,力图使读者迅速、全面地掌握该领域的发展情况。 本书可供从事相变材料研究和相关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橡胶原材料检测与性能测试》从橡胶原材料配合、加工和产品应用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橡胶检测仪器设备现状和相关的国家标准编写。内容共分三篇21章,详细介绍了生胶及各种配合剂的主要检测指标、未硫化胶的加工性能(门尼黏度、硫化特性、挤出性能等),以及硫化胶的性能测试(物理机械性能、黏弹性、老化性能、疲劳性能、耐介质性能、燃烧性能、黏合性能等实验项目)。每个实验一般都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设备及测试材料、试样制备、实验条件、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果表示、影响因素及思考题,重点突出、简洁规范、科学实用。 《橡胶原材料检测与性能测试》可作为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教材,也是橡胶行业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现代橡胶选用设计》是《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之一,全书系统地阐述了天然橡胶、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的性能和选用方法,其中对各种橡胶在工程设计和深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废旧橡胶的回收和处理进行了论述。 本书可供各类过程装备、专业设备设计人员,橡胶行业产品开发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机械设计及材料专业高校师生参考。
本书共分4章。第1章橡胶压延设备,主要介绍压延机的种类、结构、主要工艺性能参数以及压延作业联动线。第2章橡胶挤出设备,主要介绍挤出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主要部件和技术特征、挤出机的维护和检修。第3章橡胶压延,主要介绍压延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纺织物挂胶、钢丝帘布和纤维帘布以及内衬层的压延工艺及装备,斜交轮胎的压延制造工艺。第4章橡胶挤出,主要介绍挤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胎面胶和胎侧胶挤出,内胎、胶管以及汽车橡胶密封条的挤出。 本书可供橡胶工业从事橡胶制品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管理等方面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专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和参考。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382:2008《橡胶术语》(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9881-2003《橡胶术语》、GB/T7359-1999《合成橡胶术语》和GB/T6039-1997《橡胶物理试验和化学试验术语》。这三个标准都是采用ISO1382:1996制定的,且有诸多重复之处,因此根据国家标准清理结论,对其进行整合修订。 本标准与ISO1382:2008的主要技术性差异: ——删除了ISO1382范围一章中与前言重复的说明性文字; ——删除了ISO1382中明确指出拒用的术语(见附录B.1); ——ISO1382中作为单独一个词条列出的非优选术语或同义词(无定义),在中文中与其优选术语对应一个词的,不再单独列为一条,而是列于相应的英文优选术语之后(见附录B.2);对于并列同义词则仍按ISO1382的方式单独列出; ——对一些与英文术语对应的中文术语还给出了同义词,同义词列于优
张邦维等编著的《实用橡胶和轮胎材料手册》是《实用材料手册大全》整套手册中的一本。全书共分橡胶术语、橡胶规格和分类、橡胶带、橡胶板、橡胶管、橡胶密封制品、轮胎等十一章。其中绪论一章专门介绍世界和我国橡胶及轮胎纵向与横向发展的概貌,使读者对其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全面性的了解;标准和计算机网络与资料查询两章,则是为了满足加入WTO后国际交往和贸易所需之知识。 本手册适合与橡胶和轮胎相关的生产、制造、销售、管理等人员使用,亦可供大专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本书以废旧轮胎回收加工利用技术为主线,对胶粉、再生胶和废轮胎裂解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首先介绍了胶粉,包括胶粉的生产方法、性能及应用实例,特别对胶粉改性沥青进行了重点论述。其次介绍了再生橡胶,包括高品质再生橡胶的生产方法、性能;多种脱硫生产工艺,如高温动态脱硫、密闭式捏炼机脱硫、快速连续脱硫及其他新脱硫方法等;同时对再生胶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后介绍了废橡胶裂解工艺及产品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胶粉、再生胶生产厂,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等橡胶厂,改性沥青厂、沥青防水材料厂的工程技术人员,相关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橡胶技术问答》共分两册:原料·工艺·配方篇;制品篇。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了橡胶基础概念、橡胶加工工艺、橡胶配方和橡胶制品。原料·工艺·配方篇介绍了橡胶基础概念、橡胶原材料(包括生胶和配合剂)、橡胶配方(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和步骤、橡胶性能的调整、特种性能胶料配方)、橡胶通用生产工艺(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硫化等)。制品篇主要从基础知识、选材、配方、生产工艺、常见问题等角度对橡胶模型制品生产技术、胶鞋生产技术、胶管生产技术、胶带生产技术、轮胎生产技术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编写,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可供橡胶专业大中专学生、橡胶行业科技人员学习,也可作为技术人员和职工培训的参考资料。
《橡胶密封制品标准手册》汇集了橡胶密封制品的*的标准化资料,包括术语、试验方法、产品规范等。内容涉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化工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内容丰富、资料可靠,反映了我国橡胶密封制品领域*的水平,为橡胶密封制品生产、使用、设计选型,以及技术监督提供了翔实的标准化信息资料。本手册是一本突出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的工具书。高静茹和刘慧春主编的《橡胶密封制品标准手册》共分四章。章,概述。简单介绍了橡胶密封制品的应用与国内外发展现状、橡胶密封制品生产、使用中常用词汇。第二章,橡胶密封制品标准要求。主要涉及液压气动系统用橡胶密封制品、管道用橡胶密封制品、建筑及道路用橡胶密封制品、汽车用橡胶密封制品,以及其他橡胶密封制品。第三章,试验方法。主要涉及成品性能试验方法、贮存期快速测定方法、
本书共分七章。第1章阐述了炭黑的生产方法、主要特性、补强机理、混炼工艺、改性方法、配合与用量、实际应用。第2章介绍了气相法与沉淀法白炭黑的结构与应用,以及白炭黑的改性方法。第3~4章主要对蒙脱土、凹凸棒土、陶土的性能特点、填充补强效果及改性方法和应用作了介绍。第5章中概述了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活性碳酸钙的特点和应用。第6章介绍了各种纤维的特点及其应用。第7章阐述了粉煤灰、有机树脂补强剂、木质素、钛白粉、叶蜡石、海泡石、滑石粉、硫酸钡、立德粉的性能特点,以及对橡胶的补强填充作用和具体应用实例。 本书供从事橡胶制品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管理等方面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专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和参考。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是合成橡胶众多品种中产量*、品种多、应用领域为广泛的通用型胶种。刘大华、龚光碧、刘吉平等编著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胶》共分9章,以近百年来的翔实文献资料和长期的生产、科研实践经验为依托,系统而扼要地介绍了它的合成理论、生产技术及加工应用。其中对乳液聚合丁苯橡胶技术进步中某些前沿性问题的探讨、聚合工艺设备的优化、新品种的开发以及环保化,尤有较深入的论述。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可供从事乳液聚合专业科研、生产、设计、教学及管理的人员借鉴参考。
本书以应用特点为主,介绍了医用橡胶和弹性体制品、光功能橡胶制品、导电橡胶制品、磁性橡胶制品和声学功能橡胶制品五类国内外应用广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功能橡胶制品,重点介绍了其结构、性能、制法、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每章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文献、主要的生产厂家和产品图片。 本书可供橡胶工业从事橡胶制品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管理等方面的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专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对橡胶配方设计基础、常用橡胶的配方设计要点、胶鞋的配方设计、胶管的配方设计、胶带的配方设计、不同力学性能要求胶料的配方设计、不同工作环境胶料的配方设计、特殊性能(专用性能)胶料的配方设计和不同工艺性能胶料的配方设计等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生胶、硫化体系、填料体系、软化增塑体系、防护体系等的选择。 本书可作为橡胶专业大中专学生、橡胶行业科技人员学习或进行配方设计的参考资料。
本书主要介绍了橡胶加工设备的用途、种类、性能特点、规格、结构、传动、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和橡胶模具的结构组成、种类、设计要求、收缩率与型腔尺寸、结构设计、尺寸标注、模具加工、维修保养和实训操作等内容,详细地介绍了通用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生产能力、基本操作和橡胶压模、注射模的基本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作为高职高专橡胶制品专业教材,也可供中职橡胶制品专业使用,或供橡胶制品厂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作者结合近50年来橡胶和密封剂领域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工程上应用的各种橡胶材料和密封剂。本书分两篇,第1篇为橡胶篇,详述了用于密封制品的各种橡胶胶料的化学结构、特性、混炼胶制备工艺,制造方法和硫化胶各项性能等。第2篇为密封剂篇,详述了密封剂基体材料的化学结构、特性,各类配合剂的结构特性及密封剂的制备工艺、性能和应用实例,以及密封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解决方法。 本书在突出材料实用性同时融入高分子材料的理论知识,使实用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可供各工业领域从事密封结构设计、选材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张安强、游长江编著的《橡胶塑炼与混炼》介绍了橡胶塑炼与混炼,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炼胶设备、橡胶塑炼、橡胶混炼、生胶及其共混物的混炼特性等,并介绍了近年来在橡胶塑炼和混炼研究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橡胶塑炼与混炼》可供橡胶工业从事橡胶制品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管理等方面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专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以介绍设计实例为特点,对各种橡胶模具的设计过程进行了阐述。内容包括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纯胶制品、金属骨架制品、夹布制品模具设计;橡胶注射模具以及口型设计。后针对一些设计人员容易出现的失误,阐述了各种制品模具设计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该书内容由浅入深,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宜橡胶制品制造者、橡胶模具加工及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培训教材或者相关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硅橡胶是以线形聚有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生胶),加入交联剂,补强填料及其他配合剂,经配合、硫化,形成的弹性体。硅橡胶按其商品形态,分为混炼硅橡胶与液体硅橡胶两大类。液体硅橡胶与混炼硅橡胶不同,是由中等聚合度的线形聚有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配合填料、各种助剂及添加剂配制的具有自流平性或触变性的基料(Compound)。使用时一般不用大型加工设备,可根据品种及用途挤出、注型、涂覆后,在大气中或加热下硫化成形为弹性体。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液体硅橡胶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础聚合物及配合剂;缩合型单组分RTV硅橡胶;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等。
本书首先对橡胶的硫化原理、硫化设备、硫化体系的选取、硫化介质、硫化工艺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各种橡胶的硫化特性以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后对硫化工艺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进行了概述。 本书可供橡胶工业从事橡胶制品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管理等方面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专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