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碱金属离子电池体系来说,电极材料的性能是决定电池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本书聚焦储能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沿,围绕碳基材料、合金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等电极材料,详细介绍了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提出了模板法制备多种电极材料的工艺过程,并对电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同时对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氧空位调控方法进行了原创性的探讨,对相应的电极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科研成果,技术,实例丰富,数据翔实,为电池设计人员提供了指导。
本书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化技术系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云勇、赵伟建、杨淮建、潘展。
本书聚焦电致变色,系统地总结了有机电致变色研究领域的 研究成果。全书内容涵盖有机电致变色的发展历程、器件结构与原理、器件性能与测试、材料类型、多功能器件及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与展望等,对于全面了解电致变色材料领域的 研究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介绍了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的发展情况和 进展;2)介绍了世界各地科研机构和企业的 研究成果;3)总结并分析了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现有的核心技术专利,以 好地促进电致变色行业的商业化发展。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3623:1994《摄影——加工用化学品——无水碳酸钾规范》(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3623:1994。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或“ISO 3623”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ISO 3623:1994的前言、引言; ——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所列国际标准用等同翻译的国家标准代替。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保定乐凯照相化学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宿静波。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是显示领域的一种新型材料,因其具有发光效率高、可溶解加工、色域广、制造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备受科研人员关注,有望在商业上获得广泛应用。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近年来 外胶体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的进展,全面总结胶体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中各功能层关键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及优化方案,探讨材料性能、器件结构、制备工艺等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器件性能的相应策略,对追踪本领域新技术进展及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和挑战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5990:2000《摄影——加工用化学品——亚硫酸钾溶液(650 9/L)规格》(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5990:2000。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或“ISO 5990”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ISO 5990:2000的前言、引言; ——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所列国际标准用等同翻译的国家标准代替。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保定乐凯照相化学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宿静波。
《新型催化材料》是以新型催化材料的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应用推广为背景,重点讨论了酸碱催化材料、分子筛催化材料、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仿酶催化材料等的制备方法及结构和构效关系,新型催化材料的特殊合成方法、表征技术等,举例分析了近年来催化材料的应用,展望了新型催化材料的发展方向。本书特色在于:催化理论与催化应用实践并重,体系新颖独特;既有相当的知识广度,又有适中的学术深度;特别注重实际催化剂工程案例的分析评述,以期有助于读者提高分析解决催化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化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化学、环境、能源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供从事纳米材料、化工新材料、环境材料、能源材料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标准等同采用美国国家标准ANSI/PIMAIT4.42:1998《摄影加工过程——银量的测定》(英文版)。本标准等同翻译ANSI/PIMAIT4.42:1998。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和编写格式与ANSI/PIMAIT4.42:1998保持一致,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为了与原国家标准名称一致而改变标准名称; b)删除ANSI/PIMAIT4.42:1998的前言,改为本标准的“前言”;将引言直接翻译作为本标准的引言; c)用GB/T1.1-2000规定的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代替ANSI/PIMAIT4.42:1998的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GB/T9864-1988《胶片、相纸、乳剂、定影液、污水、淤泥或残留物的银量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9864-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GB/T1.1-2000的要求编写范围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原理、准确度、安全和操作预防措施等内容(本版
《新型催化材料》是以新型催化材料的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应用推广为背景,重点讨论了酸碱催化材料、分子筛催化材料、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仿酶催化材料等的制备方法及结构和构效关系,新型催化材料的特殊合成方法、表征技术等,举例分析了近年来催化材料的应用,展望了新型催化材料的发展方向。本书特色在于:催化理论与催化应用实践并重,体系新颖独特;既有相当的知识广度,又有适中的学术深度;特别注重实际催化剂工程案例的分析评述,以期有助于读者提高分析解决催化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化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化学、环境、能源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供从事纳米材料、化工新材料、环境材料、能源材料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6846:1992((摄影——黑白连续影调相纸——ISO感光度和ISO印相范围的测定》(英文版),技术内容和编写格式与ISO6846:1992保持一致,只是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的编写要求,删除了ISO标准的前言,改为我国国家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GB/T 14766—1993《黑白相纸感光度和印相范围测定方法》。 本标准在内容上与GB/T 14766—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订了前言,增加了引言; ——标准名称更改为“摄影 黑白连续影调相纸 ISO感光度和ISO印相范围的测定”; ——在第3章中,去掉术语“黑白相纸感光度”、“黑白相纸的印相范围”和“*净密度”,增加了“ 小密度”; ——第4章为新增加的“抽样和贮存”; ——第5章为试验方法,对应于原标准第4章,但细分了条,增加了评价的内容; ——第6章“产品分类
GB/T 12823《摄影密度测量》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术语、符号和表示法; ——第2部分:透射密度的几何条件; ——第3部分:光谱条件; ——第4部分:反射密度的几何条件。 本部分为GB/T 12823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5-4:1995《摄影——密度测量——第4部分:反射密度的几何条件》(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 5—4:1995。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a) “ISO的本部分”一词改为“GB/T 12823的本部分”; b)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 删除ISO 5-4:1995的前言,将ISO 5-4:1995的引言直接翻译作为本部分的引言; d)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改为GB/T 1.1—2000规定的引导语。 本部分修订并代替68/T 12822-1991《摄影反射密度测量的几何条件》。 本部分与GB/T 128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是显示领域的一种新型材料,因其具有发光效率高、可溶解加工、色域广、制造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备受科研人员关注,有望在商业上获得广泛应用。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近年来 外胶体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的进展,全面总结胶体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中各功能层关键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及优化方案,探讨材料性能、器件结构、制备工艺等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器件性能的相应策略,对追踪本领域新技术进展及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和挑战都具有重要作用。
HG/T 2414—2007 照相化学品 成色剂含量的测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是对HG/T 2414—93《照相化学品成色剂含量的测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修订。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代替HG/T 2414—93。 与HG/T 2414—93标准相比,本标准在内容上主要发生以下变化: ——封面增加了标准名称的英文。 ——将原标准中第3、4章的要求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中的样品名称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原标准第5章中COC-1、COC-2、COM-1、COY-2的色谱操作条件及标准中其相关内 容,增加了I-01、PM-01、PM-02的色谱操作条件及其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乐凯(沈阳)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秋、李秀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
《新型催化材料》是以新型催化材料的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应用推广为背景,重点讨论了酸碱催化材料、分子筛催化材料、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仿酶催化材料等的制备方法及结构和构效关系,新型催化材料的特殊合成方法、表征技术等,举例分析了近年来催化材料的应用,展望了新型催化材料的发展方向。本书特色在于:催化理论与催化应用实践并重,体系新颖独特;既有相当的知识广度,又有适中的学术深度;特别注重实际催化剂工程案例的分析评述,以期有助于读者提高分析解决催化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化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化学、环境、能源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供从事纳米材料、化工新材料、环境材料、能源材料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3627:2001《摄影——加工用化学品——无水焦亚硫酸钠规格》(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3627:2001。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或“ISO 3627”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ISO 3627:2001的前言、引言; ——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所列国际标准用等同翻译的国家标准代替。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3628:1994{(摄影——加工用化学品——颗粒状硼酸规范》(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3628:1994。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或“ISO 3628”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ISO 3628:1994的前言、引言; ——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所列国际文件用等同翻译的国家标准代替。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保定乐凯照相化学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宿静波。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一书,以原子发射光谱(AES)、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分析技术为基础,结合目前发展较快的ICP-MS、LC-ICP-MS、LC-AFS分析技术,以现行有效的 或行业标准为主线,重点讲述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在冶金、地矿、环境、食品和其他领域的应用。笔者通过整理这些标准,挖掘这些分析方法的共性内容、剖析分析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并且一一列举,详细讲述,为读者阐明分析过程中容易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的关键环节,并且分析原因,给出改进措施。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既包括原子光谱分析基本原理,也详细讲述了分析全过程,适合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的一线分析检测人员作为手册方便查阅,也可以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教学或实验类教材。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一书,以原子发射光谱(AES)、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分析技术为基础,结合目前发展较快的ICP-MS、LC-ICP-MS、LC-AFS分析技术,以现行有效的 或行业标准为主线,重点讲述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在冶金、地矿、环境、食品和其他领域的应用。笔者通过整理这些标准,挖掘这些分析方法的共性内容、剖析分析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并且一一列举,详细讲述,为读者阐明分析过程中容易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的关键环节,并且分析原因,给出改进措施。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既包括原子光谱分析基本原理,也详细讲述了分析全过程,适合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的一线分析检测人员作为手册方便查阅,也可以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教学或实验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