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基础篇对有机颜料相关中间体的合成、颜料分子结构类型与应用特性之间的关系做了详尽的介绍;重点论述了有机颜料物理化学特性、分子结构与热稳定性、剂型与表面改性处理、晶型及其转变、粒子与分散体稳定性、颜料制备物或预分散技术、衍生物及其应用、颜料相关助剂与添加剂、颜色的测量及仪器分析的应用、有机颜料应用性能评定等。制备篇是按色谱、C.I.通用名排序,介绍了各种色谱重要颜料品种的合成与改性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有机颜料生产及涂料、油墨、塑料工业等的技术人员参阅,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精细化工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为《涂料生产实用技术问答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主要介绍涂料生产安全管理,采用问答形式,详细介绍涂料生产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各种必需的规章制度、涂料生产管理防火防爆知识、涂料生产所用原料的物性、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知识介绍和应急处理。怎样从涂料生产角度全方位掌握防静电事故的知识,压力容器使用常识介绍。从运输、生产、工艺、包装诸方面把握涂料生产安全的特殊性,从事涂料生产的员工的劳动保护和职业病的确认与防治,涂料生产消防安全的细则,涂料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书内容丰富、浅显易懂,既注重实用性,又兼顾知识性和可读性,是从事涂料生产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参考。
本书是一本关于珠光颜料的技术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以云母钛珠光颜料为代表的新一代珠光颜料的制造、加工与应用的工艺和方法。本书用较多的篇幅深入讨论了其化学和光学特性,生产工艺条件与关键技术;阐述了珠光颜料在高档轿车类高装饰性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珠光颜料在工业与建筑涂料、塑料、油墨、皮革、纸张、陶瓷与搪瓷、化妆品、包装等行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此外,书中还结合当前珠光颜料的发展趋势,对部分功能性珠光颜料及其高端产品的制造工艺与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书对从事珠光颜料的开发、生产和应用的科技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从事钛化学、钛冶金、钛系列功能材料研究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适合高等学校精细化工专业、无机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
为了帮助涂料生产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合理地选用和检测原材料,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手册收集了涂料工业常用的材料标准12大类共618个品种。内容包括油脂及其加工物、沥青、纤维素、橡胶、聚合物、乳液、树脂、颜料、溶剂、助剂、化工原料以及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配制、化学试剂各项性能测定的通用方法、部分国外钛白粉牌号、性能和用途等。每个品种的技术标准包括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大部分品种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原理、应用试剂、测定步骤和计算方法。 本手册可供从事涂料生产、科研、检验、采购,以及商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阅读。也可作为培训化工产品检验人员的教材。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 1335.1—1991《油画颜料》的修订。本标准与QB/T1335.1—1991 c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分类进行了调整(见1991版3.1,本标准3,增加了专业级油画颜料的类别及相对应的要求): ——删除了色别名称(1991版3.2表1,3.3表2); ——细度由“不大于509m”(1991版4.2)修改为“普通级油画颜料不大于459m”(见4.2); ——流动度由“不大于2.89m”(1991版4.3)修改为“普通级油画颜料不大于2.69m”(见4.3); ——耐光性“不低于3级”(1991版4.4)修改为“普通级油画颜料不低于4级”(见4.4); ——干燥时间“10d以内”(1991版4.5)修改为“普通级油画颜料不大于7d”(见4.5); ——增加了渗色性要求(见4.6); ——增加了净含量偏差要求(见4.8)。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数码影像材料与数字印刷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保定乐凯数码影像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方君利,栾湘梅。
本手册以涂装工艺流程为主线,以涂装技师、高级技师和涂装操作工为主要读者对象,系统介绍了涂装与防护知识、涂装前表面预处工艺、涂装材料、涂料色彩及调配、涂装工艺及应用实例、涂装设备及选用、涂膜老化和病态及防治、涂装技术标准及其测定方法、涂装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涂装车间设计知识及管理知识等,书末附有与涂装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可供查阅。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先进的、成熟的和实用的经验,同时也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综合反映出国内外的*成果和发展动向。本书内容实用,数据可靠,贯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涂装技师、涂装高级技师的工具书,也可供涂装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查阅和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工业常用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固体粉末涂料的结构、性能、涂装工艺、涂装设备与设计、涂装管理,以及钢铁、塑料等基体的前处理工艺、前处理设备与设计、涂层固化及涂装三废处理等内容,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汽车、农用车、摩托车及家电等产品的典型涂装工艺。 本书以涂装工艺与设备为主,兼顾基本理论,将涂料、涂装工艺、涂装设备与涂装管理融为一体,内容系统,重点突出。 本书可作为涂装工程技术人员、工艺管理人员指导生产、设计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涂料是使用多的精细化学品之一,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书系统的介绍了涂料的化学理论、设计思想、制备原理和生产工艺,并在对涂料的成膜过程、流平性能、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的同时,对醇酸(聚酯)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氨基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聚氨酯树脂涂料、元素有机树脂涂料、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末涂料以及特种涂料等各种常用和新型的涂料配方、性能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书可作为涂料研究、开发人员的工具书,亦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以涂装工艺为主线对涂装作业过程各个环节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手册共6篇33章。内容包括涂装工艺材料、涂装前处理、涂装工艺及装备、涂装性能检测及仪器、工业涂装三废治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涂装车间设计等,覆盖面较广、叙述较具体、实用性强。附录收入涂料、涂装的国内标准目录,以便读者查阅。 可供从事与涂装有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本标准等同采用ASTM D1900-94(2002年确认)《散装炭黑采样标准方法》(英文版)。本标准采用代替HG/T 2725-1995《散装炭黑采样标准方法》。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为与现有标准一致,改变了标准名称;删去了ASTM中的“gal”等英制计量单位,保留了SI计量单位;删除了ASTM的前言。 本标准与HG/T 2725-1995的主要差异:本标准增加了卸货过程中、装货过程中的采样方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像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黑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定友、余艳、薛蕾。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为第二版HG/T 2725-1995。
本书为实用性工具书,是根据涂料科研和施工工艺近年来新颁布的建筑涂料标准规范及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油漆及涂料、裱糊及软包、玻璃安装工程应掌握的技术知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材料品种、性能及选用以及涂料涂装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工具设备,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方法、工料估算、质量验收标准、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等。
颜色信息是现代信息领域中的一个大类,颜色科学作为一门心理物理的综合性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颜色技术在科研和工业中的应用日益重要和广泛。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的科研实践和教学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科技文献,经过系统的整理和总结而写成的。 全书内容共分七章。第1章简要阐述了光与颜色的基本原理,包括光源、光度学基本概念、物体的光谱特性、颜色的感知、颜色视觉等。第2章系统介绍了各种CIE标准色度系统、色温、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CIE色度计算方法、主波长和色纯度等。第3章主要介绍CIE均匀颜色空间,详细讨论了颜色差异评价的数学模型、同色异谱颜色及其评价方法、光源显色性的评价和计算方法等。第4章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的主要色序系统,着重讨论了孟塞尔颜色系统和自然色系统及其比较。第5章论述颜色的混合、色适
本书的编写突出了新颖和实用两个方面。作者结合自己在国内外钛白粉厂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对硫酸法钛自粉生产工艺、废副处理、各种助剂、重要分析仪器均做出了详细介绍与指导,特别针对钛白粉行业近年来一些创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应用,做到了原理探讨和实践指导相结合,对钛自粉的各个重要指标也进行了较为专业、详细的介绍。 本书主供钛白粉生产管理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钛自粉生产人员及相关职业学校的培训教材。
本书在概括介绍了涂料组成、作用、检测及涂装技术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涂料用油料,改性松香树脂以及酚醛、醇酸、氨基、环氧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树脂、水溶性树脂的制备原理。配方设计方法、合成工艺技术和设备。详尽讲述了各类溶剂型涂料、乳胶漆、水溶性电泳漆及粉末涂料的配方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工艺理论基础、制造工艺技术及设备和产品质量管理与安全生产技术、环境保护。本书内容全面、精炼、翔实,实用性强。为帮助非大专以上化工专业毕业的读者能理解上述内容,还针对性地介绍了与涂料有关的化学知识。 本书可供从事涂料与涂装工作的科技人员学习参考,也适合作为企业进行涂料专业培训及学校从事涂料专业教学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