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冶金企业实施生产班组安全管理的指导手册,是班组长进行自我培训、提升现场管理技能的指导用书。 《冶金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知识》从冶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班组安全管理目标与责任、冶金企业危险源识别与防范、冶金企业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矿山企业安全作业管理、钢铁企业安全作业管理、焦化企业安全作业管理、冶金企业事故应急与急救、班组安全管理制度与教育、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班组安全生产体系、班组安全心理管理、冶金安全法律法规12大事项,并针对安全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给出相应的实用工具与对策,理论性、实操性二者兼具。 《冶金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知识》适合冶金企业生产部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人员、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线长、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880-2013):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工艺选择、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择、设备布置以及管道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880-2013):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满足技工学校教学工作需要,我们组织有关教研专家和一线教学人员,在广泛调研和总结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等25个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其中包括3个教学方案。现印发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并及时向我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反馈相关意见和建议。
本书首先介绍了铁的发展历史,然后叙述了工具钢的发展过程。包括铁器时代的开始,古代炼铁技术;日本铁器时代的开始与肢踏风箱式炼铁技术的发展;欧洲炼铁技术的进步;特殊钢的发明;高速工具钢的诞生与发民;粉末高速工具钢的开发;冷加工用工具钢的发展;热作工具钢的发展;其他工具钢的开发和日本工具钢的发展等。
大多普通铸铁(灰铸铁或片状石墨铸铁)内部含有片状石墨,由于石墨的内部缺1:3作用,使其强度低并且强度分散度大,不可否认是一种可靠性低的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成功地将片状石墨球化而形成的球墨铸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从而消除了对普通铸铁材料所持的不良印象。 球墨铸铁问世已50多年了,此间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多样化,材质得以不断地改善。近通过奥氏体等温淬火开发出了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延仲率大于15%的高强高韧贝氏体基球墨铸铁,其应用前景引人注目。贝氏体基球墨铸铁克服了普通铸铁的弱点,其优良的铸造性能、耐热、耐蚀、耐磨性、减振性、切削性、经济性等特性优于铸钢,因此被认为是“真正的廉价新材料”,而受到重视。 现在,国内(日本)年钢铁产量约10000万吨,铸铁约占400刀吨(1998年泡沫经济时期的统计
本书在综合考虑当今钢铁冶炼过程中脱硫工艺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阐述了通过透气砖底喷粉脱硫工艺的可行性。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介绍了硫对成品钢质量的影响以及钢铁冶炼过程各阶段脱硫效率分析;第2章介绍了当今钢铁联合企业炉外脱硫技术和炉外底喷粉脱硫的意义;第3章介绍了传统喷粉冶金设备的特点、狭缝型透气砖底喷粉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底喷粉用透气砖的设计;第4章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揭示了气体和气粉两相流在狭缝型透气砖中的流动规律和射流特性;第5章综合讨论了底喷粉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的可行性。 本书可供冶金专业的研究生、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连铸保护渣技术问答(冶金行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教材)》以问答的形式系统介绍了保护渣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保护渣基础理论知识、生产制造与检测、品种的规划与选用、保护渣与生产工艺、保护渣与铸坯质量、自动加渣技术、保护渣技术新进展和中间包覆盖剂等内容。 许英强等编著的《连铸保护渣技术问答(冶金行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教材)》主要面向钢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连铸生产操作的一线人员,也可供从事连铸保护渣研制和生产的科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胡小龙主编的《粉煤灰利用分析技术》详细阐述了在粉煤灰利用过程中涉及的原料、成品及半成品的分析技术,主要内容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粉煤灰成分分析、煤炭成分分析、铝硅铁合金成分分析及铝电解质成分分析。本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应用性强。 《粉煤灰利用分析技术》适合作为高职院校冶金工程、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A580:1998(2004)《不锈钢丝》(英文版)。 由于我国法律要求和工业的特殊需要,本标准在采用ASTM A580:1998(2004)标准时进行了修改。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江阴康瑞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法尔胜集团公司、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真娟、徐效谦、朱卫、王玲君、戴石锋、刘翔、章建江、徐钦华、王建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240~1984、GB/T 4240--1993。
本书概述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创新设计方法以及快速制模技术。重点对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应用、设备操作及实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设计方法、增材制造技术概述、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技术概述、HRPS?V型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系统、高分子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实验、陶瓷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实验及快速软模实践内容和案例。 本书可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相关科研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关心制造技术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士,以及大学、中学、小学学生阅读。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转炉炼钢生产仿真实训”是冶金技术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陈炜、冯捷、王强主编的《转炉炼钢生产仿真实训》内容分为5个学习情境,分别是物料的识别及选用、转炉炼钢计算机仿真系统操作介绍、典型钢种45号、Q235、SPHC钢的计算机仿真操作,既包含了转炉炼钢基本操作的介绍,又涵盖了目前冶金行业典型钢种的仿真生产操作,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为冶金专业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炉炼钢生产仿真实训》为高职高专院校冶金专业教材,亦可作为钢铁企业工人技术培训教材。
本书由8章组成。前三章是我国古代铁冶技术发展的主线。首先对铁冶原理作了概要介绍,并对古今铁冶流程进行了比较,这些对非钢铁冶金专业的读者无疑将是有用的。第2章介绍了历代铁冶发展简况。考虑到一些青年学子对我国历史沿革不甚清楚,所以在每朝的开头。均就这个朝代作了概要介绍;而对文史基础踏实的读者。这些介绍难免有蛇足之嫌。第3章按炼铁、炼钢、成型加工及热处理。即按专业较为细致地介绍了历朝铁冶技术发展状况。这部分内容主要供冶金专业学生阅读。第4章介绍了我国古人的矿物观及铁矿产地。古代采矿和冶炼多在一处,所以铁矿产地太体上也就是铁冶基地。第5章介绍了历代的铁冶休制、法规和生产关系,对两千年来匠人身份、地位及铁冶官营、民营的变化消长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第6章介绍了我国古代铁冶对近邻及其他国家的影响
孙志敏、曹新胜、陈炜主编的《铝及铝合金加工技术》以铝及铝合金加工工艺和生产操作为主线,以铝及铝合金加工方法为载体,划分为四个学习情境:高精铝的加工生产,铝合金消失模铸造生产,铝合金压力铸造生产,铝合金挤压生产。全书内容全面,注重生产工艺流程、设备使用方法和生产操作技能的讲解,同时介绍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铝及铝合金材料的实际生产工艺和主要技术,培养学生的设备使用能力及铝产品加工生产能力。 《铝及铝合金加工技术》为高职院校材料加工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从原材料、操作工艺、基本原理、常用设备等方面,介绍了转炉炼钢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氧气转炉炼钢用原材料、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操作、高磷铁水的吹炼、氧气转炉炼钢炉衬与转炉炉衬使用寿命、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设备、铁水炉外处理。 本教材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需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应知、应会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还穿插了“生产小提示”“知识链接”等小栏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书是介绍小型低压水质处理与管理技术的基础读物。其中、三、四章介绍了水化学及水质化验的基本知识,扼要介绍了水质指标及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第二章系统地介绍了水中杂质的危害;第五、六章分别介绍了锅外及锅内水处理基本、常用的方法;对给水除氧及锅炉排污也分别独立成章作了介绍。后扼要介绍了因炉、因水、因地而宜选择水处理方式的原则及锅炉清洗技术。全书将水质化验分析、锅内外处理、锅炉排污等环节综合在一起,强调水质处理及管理是一门系统工程。 本书可供小型低压锅炉水处理及化验人员、锅炉安全监察与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初、中级培训教材。
本书是“班组班前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的一个分册。 本书根据冶金行业生产的特点,结合冶金行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在事故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冶金行业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和管理经验。本书共分原料烧结球团生产安全,焦化、耐火材料生产安全,炼铁生产安全,炼钢生产安全,轧钢生产安全,工业气体安全及有色金属冶炼安全七个部分。 本书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冶金企业班组的工作参考书和岗位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冶金企业班组安全教育的知识读本。
本书围绕冶金生产过程备料与焙烧的主要生产环节,分别介绍了备料与焙烧基础知识,原料破碎、磨制、干燥,造球与球团,配料。焙烧,硫化锌精矿流态化焙烧,硫化铅精矿烧结焙烧,锡精矿炼前处理,氧化铝原矿浆制备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冶金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备料工与焙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系统介绍数据控制在冶金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专著,内容包括冶金产品质量数据的挖掘过程框架、数据集市、人工神经网络的特征、人工神经网络质量模型、模糊神经网络质量模型、基于多种产品模型的新产品新工艺设计、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产品质量控制软件及上述诸方面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自动控制、计算机、过程控制、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师以及从事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的科技人员阅读。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钢铁生产调度是钢铁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建立了钢铁生产过程的分层赋时着色Petri网模型及其调度的数学规划模型,对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和微粒群算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应用于炼钢、连铸、热轧生产调度;后,讨论了多智能体在冶铸轧一体化生产调度中的实现机制。 本书的工作对调度算法的研究和提高钢铁工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实现钢铁工业CIMS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书可供冶金、信息类专业从事生产调度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