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命武器技术》由武警工程大学郭三学总体筹划和编写全书纲目,全书共九章,郭三学对各章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写和统稿,其中第4章由刘加凯编写,欧阳的华、冯建伟参加第3章编写,王方、罗雷分别参加第5章、第9章编写。朱文坤、王宇凡、庄维伟、单宁、秦华扬、魏绪旺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图片,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深表感谢。
《非致命武器技术》由武警工程大学郭三学总体筹划和编写全书纲目,全书共九章,郭三学对各章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写和统稿,其中第4章由刘加凯编写,欧阳的华、冯建伟参加第3章编写,王方、罗雷分别参加第5章、第9章编写。朱文坤、王宇凡、庄维伟、单宁、秦华扬、魏绪旺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图片,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深表感谢。
为配合GJB9001B-2009的新要求,作者在学校本科生课程“装备六性工程基础”讲义使用多年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近年来外新的装备可靠性系统工程教学、科研成果,以及作者在可靠性工程领域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体会,逐步形成并编写了本教材。教材从装备建设的工程需求入手。介绍装备“六性”工程的体系,由此引出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工程管理和理论技术的基本内容。教材重点安排“六性”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最后通过综合应用案例串联教学内容,帮助学员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 《装备通用质量特性技术基础》可使本科生全面掌握“六性”工程的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为今后从事武器装备研制、技术管理、综合运用与保障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
李晓松、吕彬、肖振华著的《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以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研究了体系评价总体思路,建立了体系管理模式评价模型、民营企业融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模型、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模型、体系建设风险评价模型、军民融合度评价模型和体系实现路径评价模型。 《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可作为军事装备学、军事运筹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科研单位和院校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装备发展论证、装备采购等工作的人员参考。
由钱杏芳和林瑞雄等编著的《导弹飞行力学》主要内容有: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运动方程组的建立、简化和解算;方案飞行弹道;导引飞行弹道;初始假弹道;导弹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导弹弹体的纵向动态特性分析;滚转导弹弹体动态特性分析;导弹运动的自动稳定性控制。 《导弹飞行力学》为高等院校导弹总体设计、导弹制导与控制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其他与导弹有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有关的专业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运用定量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装备技术保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求实现装备技术保障的科学化和化。 全书在介绍装备技术保障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装备技术保障运筹分析数学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装备系统可靠性分析、装备技术保障日常管理、装备维修、装备备件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力量运用以及装备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等问题的有关理论与应用实践。既体现了理论的深度,又注重了与实践的结合。 本书可作为装备管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从事装备使用与装备管理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部队官兵的参考书。
为了提高广大科研技术人员及工艺、质量等人员和第三方质量监督人员在工艺技术和质量检验方面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为特征的现代生产,使军工企业生产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及现场管理、物质管理、品质管理等工作变得更为重要和复杂化。在工厂的管理上,如何使规模、效益与多样化需求相结合,就成为现代企业工艺管理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武器装备研制工艺管理与控制》即从以上特点出发,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吸收多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及经验,结合企业传统的管理方法编著而成。全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工艺管理综论、装备研制工艺工作策划、装备研制工艺(技术)设计及管理、装备研制工艺和工艺标准化评审等内容。
《大道至简 矢志空天:地面防空反导基础知识问答》围绕地面防空反导相关装备基本技术原理、作战理论、作战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分为总体知识、基本概念、防空与反导、雷达与探测、导弹与制导和电子战等六篇,以问答的形式对相关知识、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了叙述。该书所列问题贴近现实,解答直观易懂,体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大道至简 矢志空天:地面防空反导基础知识问答》可作为地面防空反导相关专业辅助教材,也可供从事地面防空领域的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弹上遥测设备、遥测信息传输、遥测地面站、兵器试验遥测、遥测数据处理、遥测新技术及应用展望。 本书以兵器试验遥测为背景,以遥测理论为基础,以遥测技术的应用为重点,着眼于未来试验需求,把握兵器试验遥测发展新动向,注重实用性,兼顾基本原理,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特别是在遥测方案制定和实施、数据实时处理和显示方面进行了全新的阐述,不仅是兵器试验遥测理论和技术的深入剖析,更是编者多年来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较高的实用性。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兵器试验遥测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可供从事遥测设备设计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遥测专业的在校师生及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