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通过对丽水市辖区范围内流域面积5km2及以上的河流进行调查,采用文字、表格和图件的形式记述各河流的各项基本特征值,包括河流的流域面积、河流长度、起止点高程、平均纵坡和主要河流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和水利设施基本情况等。 本书可供水利行业的相关人员参考。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 200 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众多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始终处于紧缺状态。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和效益低下、水污染问题突出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矛盾突出,走节水型社会之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逐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问题,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活
《流域水电开发重大技术问题及主要进展:雅砻江虚拟研究中心201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筛选了69篇雅砻江虚拟研究中心2014年度学术年会上的论文。这本论文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围绕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及主要成果;行业相关研究领域热点及研究进展;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实施进展、科技创新实施进展及下一步展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好水和能源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如何解决好国际共享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寻求可持续的解决办法。结合国际典型案例,了解国际上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国际共享河流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并不断总结提炼,是更好地实现国际共享河流水资源利用“双赢”的有效办法之一。本公报是中国大坝委员会系列译丛之一。相信该书可为同行提供的借鉴,以期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国际动态,从而对我们解决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有所裨益。
《凹陷盆地边山岩溶水系统演化定量评价与修复》以渑池盆地为研究区,在全面、系统收集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特别是利用1990年以来对研究|洼地下水调资、勘查、监测、水质分析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对寒武——奥陶系岩容地下水系统演化进行了定量评价,采用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对地下水的形成进行详细研究.并对人类活动条件下岩溶水系统的演化进行了预测,为岩溶水系统水资源开发作用‘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凹陷盆地边山岩溶水系统演化定量评价与修复》可供从事水文地质、水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员及高等院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各国水利水电的发展,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世界水利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为全面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落实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更多地了解和借鉴国外水利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让水利行业及其相关部门的领导、管理和业务人员,更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学习和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水利部国科司的支持与指导下,决定重新编撰出版《各国水概况》。
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预测是流域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技术与应用》理论部分介绍了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的基本框架,阐述了流域水循环与点面源伴生过程模拟评价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流域模型高维参数分析率定技术;实践部分重点给出了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的四个实例,包括:三峡库区分布式水循环及伴生面源过程模拟、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与库区二维生态动力学联合模拟、太湖流域山丘区水循环与湖区二维生态动力学联合模拟、太湖流域水量水质管理系统。
本书纳入了论著75篇。内容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水文水循环与水文计算;水与生态环境;水资源研究以及国外发表论文选。内容涉及水文水资源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实践。
杨永生、许新发、李荣昉编著的《鄱阳湖流域水量分配与水权制度建设研究》基于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开展水量分配工作的实践,系统总结了流域水量分配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水量分配的理论基础、相关规则、主要技术思路和方法,阐述了鄱阳湖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规则、框架要素、主要任务以及操作方法。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水量分配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理论体系,反映了本学科领域的先进水平,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可为我国尤其南方丰水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示范借鉴。 《鄱阳湖流域水量分配与水权制度建设研究》可供水利(水务)、农业、城建、环境、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科研院校等单位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以及经济计划部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
韩宇平等编著的《区域安全的水资源保障研究》是关于区域安全的水资源保障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专著 。全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区域水安全为主线,在系统介绍区域 水安全基本理论和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采用学科协同交叉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区域经济安全水资源保障研究、区域社会安全水 资源保障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水资源保障研究,并建立了区域安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和保障框架。 《区域安全的水资源保障研究》可供水利、水资源、水文、地理、环境、生态、经济、社会和自然资 源等专业 的科研、教育、计划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与教师阅读参考。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区,也是我国典型的河网地区,水利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书从流域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历史水旱灾害、水利工程建设、防洪与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对20年来太湖的治理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本书也介绍了作者在水旱灾害统计分析、太湖流域防洪建设与洪水管理、流域分质水资源量的供需要平衡以及水质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或观点。 本书是关于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的专著,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对从事太湖流域治理以及其他湖泊、江河流域治理的工作人员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可供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防洪减灾、水利规划、水行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