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分析计算与水资源评价》一书旨在从理论和方法上,较全面、系统地总结长江委在流域规划、工程设计和防洪调度、流域管理中,解决水文水资源专业问题的经验,以大量实例,剖析、论述现行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同时,结合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展望,介绍、阐明新方法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本书有助于承前启后,推动水文、水资源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水资源永续利用。 本书系长江水利委员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丛书之《水文分析计算与水资源评价》分册。共分14章,集长江委几代水文职工和水文水资源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之大成。
《水源地保护规范研究》(作者王研、唐克旺)是在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源地保护规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编写而成。本书系统梳理了外水源地保护标准,论述了水源地保护标准体系以及水源地保护规范草案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提出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草案。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国外水源地相关标准现状、我国水源地保护及其标准现状、水源地保护技术标准体系、水源地保护关键标准研究和建议、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研究等。《水源地保护规范研究》可供水利、环境保护、卫生、标准化等部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莲都区水利志》即将付梓,可喜可贺。水者,生之源泉,民之命脉。浙江第二大江——八百里瓯江,浩浩荡荡,穿越莲都汩汩东去,孕育了灿烂的莲都水文化。莲都先民逐水而居,莲都村镇傍水而建,勤劳质朴的莲都人民,早在1500多年前就整田筑坝,兴利除害,开创了水利史上的辉煌篇章。南朝梁天监年间建成的通济堰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成为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不朽杰作,至今仍惠泽于民。
《太湖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理论与实践》是作者多年从事太湖流域洪水规律分析和洪水调控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所积累的成果总结。全书共9章,围绕太湖流域洪水资源的利用依据、利用方式和利用效果三个层面,针对暴雨洪水演变规律、洪水资源利用评价、洪水调控模式以及风险效益评价等内容开展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平原河网地区洪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并在2008年以来的流域洪水与水量综合调度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
《淮河志》是中国江河志的组成部分,共分七卷,各卷独立成书。内容包括《淮河大事记》、《淮河综述志》、《淮河水文·勘测·科技志》、《淮河规划志》、《淮河治理与开发志》、《淮河水利管理志》、《淮河人文志》。 本卷为《淮河治理与开发志》,全书共分淮河防洪工程、沂沭泗河防洪工程、除涝治碱、灌溉供水、水土保持、航运六篇。该卷如实记述治淮工程历经的史实,客观反映古、今治淮历史,重点介绍新中国治淮的巨大成就。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参阅。
本书收集了60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处理技术方案、施工设计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与实例,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湖泊、流域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煤化工废水、造纸废水、循环冷却水、淀粉废水、稀土废水、柠檬酸废水、啤酒废水、硅棒切片废水、木糖废水、电子工业废水、肉类加工工业废水、医药工业废水、油脂加工工业废水、钢铁废水、制药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制糖废水、味精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皮毛废水、集约化牲畜养殖场废水等各种废水的处理;生态公厕微生物与水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Orbal氧化沟工艺与设备等。 本书针对不同特点的水处理工程进行客观地评述和总结,可供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著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在深入分析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要求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黄河水旱灾害的目标任务和总体布局,研究确定了防洪(防凌)、水资源管理、河流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控制性指标,对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防治、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资源配置与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管理等做了全面部署,研究提出了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可供从事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的各类管理及技术人员、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工程建设及管坪人员、相关院校师生
本书是作者在近15年来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以世界广泛关注的跨境资源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几年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着重对国际河流流域的特点和合作开发中跨境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跨境共享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公平分配与协调管理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河流共享水资源的水权、国际水法原则、水资源分配模式与指标体系、水冲突求解方法、流域综合开发与管理理论等一系列前沿科学问题。 本书是我国本全面反映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专著,具有基础性、前瞻性与应用性,可供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科学、生态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科研与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淮河志》是中国江河志的组成部分,共分七卷,各卷独立成书。内容包括《淮河大事记》、《淮河综述志》、《淮河水文·勘测·科技志》、《淮河规划志》、《淮河治理与开发志》、《淮河水利管理志》、《淮河人文志》。 本卷为《淮河水文·勘测·科技志》,全书共分水文、勘测和科技三篇,主要记述淮河流域水文、水利测绘、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水利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本卷可供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参阅。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内容包括:中国水资源安全形势、水资源安全研究动态、水资源问题安全化、水资源安全的基本理论、水资源安全的性态、水资源安全的机理、水资源安全评价、水资源安全的监测与预警、水资源安全控制、突发性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与应急、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等。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学习、研究,也可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作者根据30多年间在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事业中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科学研究成果、环境监测等系列数据的分析和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的内涵与外延,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的创新等内容,进行深入归纳后的心得、体会和感悟撰写了本书。 主要内容划分为六章,包括:概述、水环境与水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中国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策略研究、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成功范例、水电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水生态环境建设等。提出了很多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新观念、新思维、新策略、新手段、新方法和新管理。 本书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论述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规律,阐述相关改革创新思想,奉献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管理体制的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和创新技法。提出的生态平衡原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和
本书收集了60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处理技术方案、施工设计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与实例,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湖泊、流域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煤化工废水、造纸废水、循环冷却水、淀粉废水、稀土废水、柠檬酸废水、啤酒废水、硅棒切片废水、木糖废水、电子工业废水、肉类加工工业废水、医药工业废水、油脂加工工业废水、钢铁废水、制药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制糖废水、味精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皮毛废水、集约化牲畜养殖场废水等各种废水的处理;生态公厕微生物与水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Orbal氧化沟工艺与设备等。 本书针对不同特点的水处理工程进行客观地评述和总结,可供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上、下两篇共15章。其中,上篇共7章,在绪论后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鱼类种群鉴定方法,年龄和生长,摄食与肥满度,繁殖习性与繁殖力等;然后介绍鱼类集群、洄游的基本规律,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同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演变特点以及保护策略进行了系统阐述;在第六、七章主要介绍渔业资源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以及渔业资源生物学实验的方法和手段等。 下篇共8章,在绪论后主要介绍海洋渔场环境与鱼类行动的关系,优良渔场形成的基本原理,利用人工鱼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原理及方法;同时,阐述了渔情预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渔场图的编制;最后
本书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二元演化模型”提出的创新性的成果总结。在研究大规模人类活动改变天然水循环的大气、地表、土壤和地下各个过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现代环境下流域水资源对不同类型人类活动的非线性响应机理,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的系列成果。以流域水循环为各项过程统一的基础平台,以各项人类活动影响为着眼点,以流域水资源评价为主线,在提出符合流域水循环模式和流域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分布式二元模型;并以此为工具,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的系列成果;分析其中的演变规律,以揭示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演化影响的内在机理;最后以评价结果为基础,提出了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案,包括合理配置方案和承载能力研究。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水利规划、环境保
本书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设计和决策实施的生产与科研任务为基础,首次针对中线工程水源区汉江可调水量、调水影响和调水安全等水文水资源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本书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可靠,分析科学合理,定性定量准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性。
《流域水利投资战略》结合了太湖流域水利投资管理问题,研究了流域水利投资战略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建立了包括投资战略目标、投资主全、投资项目决策以及投资战略的实施和控制等在内的流域水利投资战略的理论框架,为针对不同的流域确定具体的流域水利投资战略提供了基础。在太湖流域水利上投资战略研究中,分析了总结太湖流域水利投资管理的现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大国家投资主体的投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投资主体的积极性,积极利用外国资本,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合理确定投资结构,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等投资管理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