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水资源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 王现国 著 黄河水利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王现国 著 /2008-09-01/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水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领域,是作者多年从事的科研、生产项目成果的总结,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际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对开展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具有的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水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领域科研、生产的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 ¥41 ¥89 折扣:4.6折
    •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核算标准与分配模型研究——以汉江水源地生态补偿为例
    •   ( 113 条评论 )
    • 胡仪元 等著 /2016-06-01/ 人民出版社
    • 胡仪元*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核算标准与分配 模型研究--以汉江水源地生态补偿为例》围绕研究目 标详细阐明了以下问题:**,生态补偿研究现状的 总结。一是对生态补偿范畴进行了考察,梳理了理论 界对生态补偿内涵、类型与机制的研究成果。二是对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状况进行了系统考 察和理论总结。第二,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研究。在流 域生态补偿模式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 、欧盟、加拿大等16种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考察了水源地的跨区生态补偿、绍兴 慈溪水权交易 等五种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 了四种生态补偿实践模式。第三,生态补偿理论依据 探析,从自然资源、经济学、社会学三个视角对生态 补偿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补偿的生物共 生性原理、劳动价值论等五大理论依据

    • ¥34 ¥68 折扣:5折
    •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
    •   ( 8 条评论 )
    • 劳承玉张序 著 /2013-06-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本书弥补了我国水能资源有偿使用理论研究的欠缺,提出了水能资源产权制度、水能资源财税制度体系、水能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本书提出,水能资源的竞争性和水资源的公益性决定了水能资源可以实现私人产权与公有产权相结合,以混合产权制度作为建立健全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产权改革路径。水能资源有偿使用的财税制度体系应由水能资源费、水能资源价款、水能资源税三项相互配套的税费征收制度构成,与国家对其他能源资源实行的有偿使用制度相呼应。本书还对我国20座特大型水电站的水能资源开发权价款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不同调整系数下的开发权价款对水电站总投资和总收益的影响,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 ¥21 ¥42 折扣:5折
    • 扬子江水利考(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史学)
    •   ( 78 条评论 )
    • 钟歆 /2014-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6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五篇,分别介绍了江流概略及历代水灾统计,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各省的水利情形,历来在浚治、堤防、堰闸等方面的修疏工程,前代水利讨论,近之设施与计议,是民国时期的治江文献中的重要著作。

    • ¥16.5 ¥33 折扣:5折
    • 水源优化管理
    •   ( 11 条评论 )
    • 朱永庚 等编著 /2010-03-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水源优化管理》是推行水管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项管理工作的保障。本书是水管单位精细化管理系列丛书之八,在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水管工作的重点,细化和量化各项管理工作,结合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输水调度管理、水文测验工作管理、水质监测管理、水污染防治、应急管理、防汛工作、考核管理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和做法,是多年工作成果的总结汇编。 本书可供相关单位从事水管工作的人员借鉴参考。

    • ¥14.7 ¥30 折扣:4.9折
    • 多源水利信息快速获取与处理
    •   ( 7 条评论 )
    • 李茂堂 等编著 /2013-09-01/ 海洋出版社
    • 信息快速获取与处理技术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获得目标或物体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快速存储、统计、管理和传输的技术。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各种航天航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面自动采集系统等构成的天地一体化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处理技术主要是对各种遥感图像的处理与信息提取、GIS分析与处理、各种形式(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的传输(网络、通信卫星、电话、微波等)。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的终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用于指导决策。 信息的快速获取与处理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在自然科学范畴内研究被测对象的信号转换、数据融合和信息提取机理与规律的一门涉及遥感、航天、水利、地震、电子、材料、控制、仪器与机械、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 ¥30 ¥6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