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村镇供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丛书”中的《供水管道工》系列第3分册,详尽介绍了村镇供水给水管道的安装及运行管理。全书共分2章,包括村镇供水给水管道的安装、村镇供水给水管道的运行管理等内容。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形式,内容既简洁又不失完整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村镇供水从业人员岗位学习参考,亦可作为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培训用书。本书由尹六寓、夏宏生编*。
为了规范各类用水户的用水指标、标准选择和用水水平评价,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约用水,为加强用水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共7个章节和l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用水指标; ——用水指标评价; ——用水指标评价准则; ——用水指标评价方法。 本导则为全文推荐。 本导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 本导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资源司归口。 本导则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张春玲、汪党献、刘玉龙、龙爱华、张海涛、张续军、秦长海、王成丽、胡鹏、李云玲、王琳。 本导则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朱尔明、曾肇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25-2011):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共8章23节83条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建设项目论证等级、论证内容和基本资料,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的确定,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建设项目取水可行性分析。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6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五篇,分别介绍了江流概略及历代水灾统计,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各省的水利情形,历来在浚治、堤防、堰闸等方面的修疏工程,前代水利讨论,近之设施与计议,是民国时期的治江文献中的重要著作。
依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8章14节,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泵站视频监视系统、泵站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及验收、运行管理与维护等。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谢崇宝、张国华、籍国东编*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与保护实用技术指南》依据相关标准,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践和相关科研成果,初步提出了基于水量、水质、生态、管理、应急等五方面的农村饮用水源安全评价体系;初步提出了河流、湖库、窖池和地下水等四类农村饮用水源的监测指标、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筛选了适合农村使用的实用监测设备;初步提出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和保护技术体系。 本书可供广大从事农村饮水安全、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资料。
本书在介绍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兴利径流调节、洪水调节、经济计算与评价、水电站及水库主要参数选择的原理和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和水库调度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可供水资源水文、水资源技术经济、农田水利工程和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等专业教学参考,也可供水利水电技术人员参考。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以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长江水利委员会为主编单位制定的《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SL201-97《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 本标准自1997年7月1日起实施。原《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程》(试行)同时废止。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7年6月24日
本书按照国家、水利部、建设部对水文水资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国水文水资源设施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分别从水文水资源设施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招标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投资控制、建设实施阶段管理、建设监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验收、后评价等方面,对水文水资源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各面、各阶段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了系统介绍。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可操作性强,适合从事水文水资源设施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计划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后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用。?
MalcolmFarley编著的《无收益水量管理手册--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指南》力求通俗易懂地介绍无收益水量的概念与控制措施和IWA的漏控策略。本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全球无收益水量或漏损水量的概况。第2章至第8章论述了认识漏损:水量平衡、削减和管理无收益水的策略、提升策略的认知、认识表现漏损、认识真实漏损、认识计量分区、无收益水量管理的绩效监管。第9章是通过供水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无收益水量管理能力的案例研究。附录A~附录C分别为专业术语、利用IWA水量平衡表计算NRW的步骤和水审计检查表样例。附录D~附录I为译者根据中国实际的漏控案例撰写汇编而成,对中国的漏控管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无收益水量管理手册--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指南》适合供水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参考。
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正确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让水利系统乃至全社会更好地了解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意义、目标要求、重要举措等主要内容,更好地推动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在水利部水资源司组织下,水利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编写了这个辅导读本。
本书内容涵盖:社会资本与流域水资源管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定量研究、流域水资源管理中水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等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系统介绍了区域水资源评价、水需求预测、水资源供需分析、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水资源综合规划、运行调度和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并简要介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可作为高等学校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及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水资源评价、规划、调度与管理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l—2002),在总结以往水资源调查评价和供需平衡预测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制《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 429—2008)。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共7章30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对标准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分区原则、水平年设定、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现状调查与评价、成果合理性分析、引用标准等作了规定; ——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及对资料的要求、成果资料的收集与对资料的要求作了规定; ——对经济社会资料收集整理、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供水量调查统计、用水量调查统计、用水耗损量分析估算、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源调查分析、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等内容及要求作了规定; ——对需水预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本书系统介绍了区域水资源评价、水需求预测、水资源供需分析、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水资源综合规划、运行调度和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并简要介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及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水资源评价、规划、调度与管理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从管理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哈尼族特殊的梯田耕作方式为核心,分析其水资源管理模式。书中,首先介绍了西南大旱的大背景和哈尼族的历史文化,从横向上,以几个典型的民族地区为代表;从纵向上,以历史沿袭进行生态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哈尼族生态模式的特点。其次从哈尼人的仪式活动和日常生产生活分析哈尼族水资源管理的突出特点。比如哈尼族昂玛突节、苦扎扎节中对水的祭拜,日常生活中利用水田养鱼、养鸭等。同时.将管理学、社会学理论贯穿其中,运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并突显哈尼族文化的模式维系功能,通过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并展现哈尼族生态文化中的文化资本、象征资本,以唐纳德.布莱克的法社会学理论分析,展示哈尼族水资源分配和
本书是一部反映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展示汉水流域历史渊源、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民俗风情、景观胜迹的富有资料性、可读性的文化著作。作品有别于许多直面重大工程建设事件的报告,其中含有大量翔实的资料,不是就工程写工程,而是将视角转向工程的背后,记录了调水源头人民为此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泰献,所承受的种种生存磨难和挑战,表达了作家的忧患、悲悯意识,反映了这一宏大工程的历史与现实,是作家个人情感和人民情感相融合相感动相激励的产物,蕴涵着哲学、生态、文化、历史、社会的思考与审视。它记录的不光是一个工程、一代伟人的构想,更是几代人呕心沥血的奉献和魂牵梦绕的企盼,是一部中国水之命运、中国移民之命运、中国水利工程之命运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