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河床组成勘测调查技术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河流泥沙基本知识、河床组成勘测调查技术、质量控制及成果整编等;还介绍了河床组成勘测调查技术在生产工程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金沙江梯级开发河床勘测调查、三峡工程相关河段河床勘测调查、清江流域河床勘测调查以及其他典型流域工程河段实例。
张国栋编写的《水利水电工程识图与造价实例一本通》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 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
本书系统总结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水工钢闸门设计理论与数字化新技术方面的 研究成果。全书共分7章,首先介绍了水工钢闸门数字化设计的综合应用现状、基础知识、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其次阐述了如何利用BIM设计平台进行参数化设计、钢闸门标准模板库建设和管理、三维工程图表达、CAD/CAE一体化分析、软件二次开发等内容;进一步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介绍在表孔、潜孔平面钢闸门以及三支臂和二支臂弧形钢闸门的数字化设计中的工程应用; 重点对数字化理论和设计成果进行转化,形成专业化 软件系统,并提出了水工钢闸门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深化应用和技术展望。 本书旨在为数字化设计和BIM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内容系统全面,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本书介绍的新技术 实用,是行业发展主流
《水利工程CAD绘图快速入门》以AutoCAD简体中文版本(AutoCAD 2021)作为设计软件平台,以实际水利工程设计图形为讲解案例,紧密结合水利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详细介绍AutoCAD在水利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包括CAD基本使用功能与 操作技巧以及各种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修改方法。通过学习,可以快速掌握使用AutoCAD进行水利枢纽总平面图、水利大坝施工图、水电站厂房等水利设施施工图、水利工程轴测图等各种水利工程图纸的快速绘制及应用方法。同时还详细讲述如何从CAD软件中将设计图形转换输出为JPG/BMP格式图片或PDF格式文件的方法,将CAD图形快速应用到Word文档中的方法。AutoCAD大部分基本绘图功能命令是基本一致或安全一样的,故本书也适合AutoCAD 2021以前版本(如AutoCAD 2000~2020)或AutoCAD 2021以后 高版本(如AutoCAD 2022、AutoCAD 2023)的
本书介绍了水利水电测绘与勘察专业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内容涉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以3S为代表的摄影测量民RS、GPS测量和数字制图、工程测量等测绘技术,以及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与物探新技术,反映了21世纪初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新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科研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中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张国栋编写的《水利水电工程识图与造价实例一本通》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 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
本书中论文内容涉及水利综合规划及专业规划的分析与思考、水利工程设计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创新与经验总结、工程勘测及智慧水利建设的工程建设方案和新技术及其应用等。这些论文的汇编成册有助于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 好地学习、交流与借鉴,提高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水平,助力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书共包括8章。首先总结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隔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采用整体设计法进行隔震结构设计,随后讨论了采用隔震结构整体设计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我国规范的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的设计改进方法,并运用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对一栋采用橡胶隔震支座的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分析,其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本书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本书可作为结构设计人员、隔震技术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工程力学专业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