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骏编写的《高等水工结构(普通高等教育十 三五规划教材)》重点介绍坝工技术新进展以及坝工 结构分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坝工建 设进展及其关键问题、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面板堆 石坝、坝工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法、水工混凝土温度应 力与温度控制、土石坝的渗流有限元分析。 本教材主要供水工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修读 《高等水工结构》学位课程使用,也可供本学科博士 生及其他相近学科研究生参考使用,同时还可供相关 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及专业技术干部培训使用。
本规程系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关于下达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由华北电力设计院主编对原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批准颁发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暂行规定》DLGJ99-91修订而成。 对DLGJ99-91的修订,是为了将其颁布实施以来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重大新成果及时充实到规程中,使之更完善。并克服其应用范围的局限性。规程包含钢管混凝土结构、外包钢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等三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规程的颁发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将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北电力设计院于1996年1月开始筹备并组建编制组,编写了修订大纲。1996年7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审查了修订大纲。1997年6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向有关单位征集意见。1997年10月,完成了送审稿。1998年5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技综[1995]15号文)的安排制订的。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自开发、应用以来,已在电站、隧洞、桥梁、煤矿、市政建设等工程实际中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这种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迫切需要尽快统一专业术语和技术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试验规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指在新拌混凝土中掺人抗分散剂,使之成为一种新型水下混凝土。本规程中关于原材料和混凝土拌和物等的试验方法参照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抗分散剂属混凝土外加荆范畴,参照了《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鉴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大、需水中浇注和在水中养护试件等特点在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没有相关规定,则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和资料,如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
王正中、尹志刚主编的《水工钢结构(第2版)》共分六章,基本内容包括绪论、钢结构的材料及设计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梁、钢柱与钢压杆、钢桁架、平面钢闸门。章节前有内容提要、中有例题、后有章节小结,并附有思考题和习题等。 本书为全国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选用,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绪论,地震基础知识,工程抗震概论,地震动特性,反应谱,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本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编写的。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本书除作为教材外,还可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樊启祥、段亚辉等*的《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创新与实践/水科学前沿学术丛书》有十章,内容包括:概述;衬砌混凝土近代技术进步;温度裂缝对水工隧洞安全运行的影响分析;三峡** 船闸地下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三峡地下电站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溪洛渡导流洞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衬砌混凝土防裂研究;溪洛渡地下电站发电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向家坝地下电站发电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进步与防裂效果分析。本书反映了在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领域的科学决策、设计、研究、施工等技术进步与实践效果,对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有重大意义。 本书适合水利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工程人员等阅读使用。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全书共分七章及十二个附录,主要内容有:绪论,钢结构的材料和计算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梁,钢柱与钢压杆,钢桁架,平面钢闸门。章后附有思考题和习题。本次修订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GB50017-2003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2006年送审稿进行的。
本书根据环境激励的特点,探索研究以泄流激励为系统输入、结构振动响应为输出的水工结构工作模念参数辨识理沦,从数模与理沦、模型试验、原型观测三方面研究大型水工结构的实时工作模态,分析结构动力特性参数,探究结构安伞运行敏感性指标,建立水工结构泄洪振动的状态监测系统,为高坝结构的安伞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在试验数据和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水工结构工程学研究的对象是水工结构建造物,它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总结积累,并应用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和其他很多方面的学科理论来提高来逐渐形成的学科理论。本书虽然也参考部分参考书和百科全书,但不同于这两类书籍,而主要内容是总结水工结构工程及其学科自古至今的发展过程,着重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在水工结构工程建设和学科理论方面所取得的发展和成就,并对21世纪水工结构工程及其学科发展作一展望,以促进我国今后水利水电工程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和发展。本书内容力求深入浅出,适合水工结构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的、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科研、教学、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水工结构专业的研究生阅读。
本书是我国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学专家吕有年先生的研究成果,全书共选有论文17篇。内容涉及水工压力隧洞衬砌和围岩的粘弹塑性应力计算、温度应力计算,以及隧洞的锚喷衬砌、灌浆式预应力隧洞衬砌、隧洞的大变形与隧洞的空间应力等问题的分析计算。同时,对水工压力隧洞围岩抗力系数K的轴对问题计算与K的非轴对问题的摄动计算式也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推导。书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具有独创性,而且也具有实用价值。 为了适应读者阅读需要,书中还特意编入了作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用的四篇英文版论文。 本书可供水利、土建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编制SL/T248-1999《水工钢闸门系列标准——充水阀》是依据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要求而安排的。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广泛收集了国内已建水工钢闸门充水阀的资料,全面总结了充水阀的设计经验,并征求了部分有关专家的意见。 《水工钢闸门系列标准——充水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充水阀基本参数 ——充水阀参数选择 ——弃水阀结构布置 ——充水阀的零部件设计 ——充水阀的型式布置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梁山 王顺义 胡云河 王春路 高勇 耿桂先
本书将设计审查和设计指导中碰到的问题,作为一个个“知识点”,以“问题解析式”的方式,对水闸、泵站和挡土墙设计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和常见问题进行了分类、剖析,依据相应的规范条文和有关知识,提出了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旨在帮助设计人员正确地理解和执行规程规范,提高专业设计水平,减少和防治设计中的质量通病。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科研教学人员和审查机构、设计管理部门使用。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是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是根据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水丁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编写完成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主要参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等编写,共有六个学习项目,分别是预备知识、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钢筋混凝土柱设计、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设计、渡槽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介绍。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教材,也可供水利类相关专业教学使用,同时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解宏伟、陈曦编著的这本《高等水工结构》共分4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工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重力坝应力计算方法和应力控制标准,并对其设计方法和计算技术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高等水工结构》可供从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的科技人员参阅,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教师、研究生的参考书。
王进廷、徐艳杰、金峰所著的这本《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理论与实践》是近十年清华大学水工结构抗震研究组在实时耦联动力试验方面的集体研究成果总结,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相关的基本理论;振动台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的系统构建;基于虚拟振动台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系统;一种新型的双显式积分系列算法;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的时滞稳定性;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振动台-有限元实时耦联动力试验。 《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理论与实践》可供从事结构动力试验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和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水泥土截渗墙渗流理论分析、水泥土截渗墙渗流测试应用、水泥土力学特性、水泥土截渗墙工程质量检测、水泥土应力各向异性试验研究、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水泥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水泥土本构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和结论与展望等。本书结合作者近年来水泥土截渗墙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水泥土截渗墙渗透系数室内和现场试验测定方法、水泥土的渗透特性和力学特性、水泥土本构模型等内容,通过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现场测定水泥土截渗墙渗透系数的方法。对我国水库大坝、堤防、地基和基坑水泥土截渗工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岩土工程试验研究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以水利系统《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l91—2008)为主线,电方系统《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2009)为辅线编写的。全书共有12章,主要内容为:钢筋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设计计算原理,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与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构件的抗裂与裂缝宽度验算,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结构的耐久性要求。此外,还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与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分别进行了介绍。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水工钢结构(第二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利水电类《水工钢结构》教学大纲,主要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2013)编写。本书共分五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钢结构的连接、钢梁、其他受力构件、平面钢闸门等。为便于教学和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书中增加了学生工作任务,书后附有相关附录。
本书总结了作者近20年来在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其中不少是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的渐成果。本书共分七章,包括:概述、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的渗漏溶蚀、混凝土的抗裂性、混凝土的水质侵蚀、混凝土的抗冲磨技术、水工钢筋混凝土的防碳化技术。书后还附有水工混凝土工程老化病害典型图例。 本书介绍了许多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新技术、新材料,如:HBC低热高抗裂新型大坝混凝土、高抗冻超抗冻混凝土、柔性全封闭抗冲耐磨混凝土、大坝保温防渗抗裂技术及防碳化技术、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及坷施工等,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工混凝土及其他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及应用的发展。 本书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维护人员,科研单位水工建筑物耐久性及相关材料研究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也可供交通、土建等
本书系“中国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技术丛书”之一,主要介绍在“概念加固”理念下,以“整体理论”统筹水工程的主要地质缺陷及其加固治理常用技术。 全书共计8章,第1章凸显了水工程堰塞坝倘的除险加固措施;第2章和第4章给出了水工程地质缺陷的基础理论和主要地质灾害作用机制:第3章为水工程地质缺陷和地质灾害勘察;第5章为水工程地质缺陷及其灾害防控处置;第6章~第8章为水工程地质缺陷常用的锚杆、锚喷和灌浆加固技术及案例。 本书概念新颖清晰、技术应用与时俱进,既可供水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科研与管理人员使用,又可供土木建筑、冶金采矿、石油化工、公路交通、铁道桥隧、供水工程、市政建设的科技人员和中职、中专及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该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等研究成果的汇总。全书共分八章,章为概述;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的现场无损检测、渗流检测,构建原位监测的感知系统,以及现场检测与原位监测成果的集成融合理论和方法;第五章介绍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冻融和温度交变、溶蚀和碳化等老化的机理和规律以及组合老化机理;第六章介绍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寿命评估理论和方法;第七章介绍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健康诊断理论和方法;第八章介绍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诊断的预警系统。本书可作为水工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和安全工程等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和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