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水电站是中国第三大、世界第四大水电站。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接壤的金沙江峡谷河段,是国家 西电东送 的骨干电源之一,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河段通航条件等综合利用效益。工程由混凝土双曲拱坝、泄洪消能设施、引水发电建筑物等组成,拱坝坝高 285.5m,电站装机容量1386万kW,也是世界上首座建成的千万千瓦级高拱坝电站。电站具有高拱坝、高烈度、大泄量、大洞室等特点,其地震设防标准、泄洪功率、坝基地质条件及坝身结构复杂程度均为世界特高拱坝之,仅水推力一项,就高达1400万t。地震设防标准0.355g、坝身泄洪流量32255m3/s及泄洪功率位居世界特高拱坝之首,大坝结构复杂程度(4层25孔口)为世界拱坝之,综合技术难度极大。
本书是“水利科技减灾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章堤防除险加固的前期工作;第二章堤防漫溢的除险和复堤;第三章堤防渗透破坏的除险加固;第四章堤防边坡失稳的除险加固;第五章堤防的垂直防渗与地基加固。第六章给出了大量除险加固的工程实例,可供参考。 对现有堤防进行除险加固是当前水利建设的熏要任务之一。为了配合除险加固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水利部和科学技术部特组织专家编写了本书,旨在向基层水利干部群众传授推广先进实用的堤防加固技术,尤其是在堤防加固中应采用的一些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
《700米级高陡边坡及堆积体开挖与锚固施工技术》是“700米级高陡边坡及堆积体开挖与锚固施工技术研究”科研课题的总结成果。该研究课题获得2006年度电力科技一等奖。“700米级高陡边坡及堆积体开挖与锚固施工技术研究”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2003年度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该研究课题以小湾复杂地质高陡边坡开挖与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施工技术入手。其研究目的是:通过结合工程现场生产施工,进行大量的现场试验及专题施工技术研究工作,以总结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合本工程及其它类似高陡边坡工程开挖与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的研究成果,以便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并在其他类似高边坡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该课题所研究的700米级高边坡为目前国内外水电工程的高开挖边坡。该课题研究的堆积体锚索施工为支护施工中技术难
张国栋、张波编写的《水利工程造价综合实例解 析》依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1 —2007)与《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包 含的内容主要有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 物、取进水建筑物、整治建筑物、专门建筑物共6章 。 书中内容主要是以中大型实例为主,同时结合图 形一一进行计算,涵盖了清单和定额两种算法,在每 道题的题干后面列有清单工程量表,将所要计算的项 目罗列出来,且对每个实例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 算方法均作了较详细的解答说明,每题之后均有工程 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对每一小项又有清晰的解释 。本书内容涵盖面广,结构层次清晰,让读者看后能 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 、工程审计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 院校相关专业
中国大运河的建设历史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阶段是秦汉至南北朝的中国运河体系初步形成期,奠定了全国运河网的雏形;第二阶段是隋唐大运河时期,已经形成杭州至首都(广义的“京”)的全国运河系统;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杭州至北京的京杭大运河时期。京杭大运河的贯通,是中国大运河建设历史的结晶。本书从水利科技角度总结京杭大运河在中国水利史上的重要贡献。本书全面分析京杭大运河各个河段重要水利工程的历史作用与历史遗存,详细列举了运河上各种水工建筑的构造及其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历代运河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以及历史上与运河有关的代表性的治水人物及著作。最后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京杭大运河改造、扩建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南水北调对京杭大运河的利用等。本书参考了近年来有关京杭大运河的研究成果,引用大量河道关系图、示
在我国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突破发展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30年之际,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专业委员会组织出版了本书。论文集共收录文章76篇,其中祝贺稿1篇,综合类7篇,设计类27篇,施工类23篇,科研类11篇,运行监测类7篇,反映了30年来我国面板堆石坝引进、发展、创新、的发展历程和新成果。 本论文集可供从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施工、科研、监测和运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在阐述与回顾经典的量纲分析与相似定理的基础上,结合滑坡模型试验自身的特点,阐述了滑坡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和相似判据的确定方法,并提出了滑坡模型畸变修正方法与畸变模型设计理论;研究并开发了考虑水库水位变化和大气降雨作用下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模型试验平台起降、室内人工降雨、水库水位变化控制、多物理量测试、非接触位移光学测试和γ射线透射法土壤水分测试六大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与测试精度高等特点;在滑坡相似材料配制和评价方面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模糊评判理论的滑坡模型试验相似材料择优方法,使相似材料的选择和配制更加快捷、准确;利用滑坡模型试验理论和研发的滑坡物理试验系统对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部分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而揭示三峡库区滑坡在降雨
本书为第八次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勘测与设计,灌浆工程,高喷灌浆工程,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桩基工程,振冲工程,预应力锚固技术,钻探技术,地基试验与研究,基础工程检验与监测,工程设备研制与材料技术,其他地基防渗与加固技术等,收录论文150多篇,基本反映了2004~2006年间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的主要技术成果。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珍贵,实用性强,可供水利水电行业及其他建筑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开发进程的加快,三峡、南水北调、龙滩、小湾、锦屏、糯扎渡、溪洛渡、向家坝、构皮滩、彭水、银盘、瀑布沟、拉西瓦、亭子口等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为爆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和实践平台,爆破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 本书回顾和总结了5年来我国水利、水电、交通等工程爆破理论研究和工程爆破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主要收录了高边坡与地下洞室开挖、围堰拆除、爆破安全与监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等方面的论文。 本书对促进我国爆破技术的发展具有的推动作用,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广大爆破工作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手册》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领域综合性大型工具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问题,并阐述了主要专业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手册》全书共分五卷,本书是《手册》的第二卷,内容包括第四篇土石方开挖施工、第五篇地下工程施工、第六篇土石坝施工。 这部手册主要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部门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