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至此,从1918年孙中山提出开发三峡设想,到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中华民族实现百年三峡梦想。三峡工程,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举全国之力兴建的国家重大公共工程。它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功能目标和效益多元,战略地位重要,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 一个标志、三个典范 高度评价。 为了让社会大众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三峡工程,本书从三峡工程的缘起、论证决策、建设历程、运行情况、综合效益、贡献成就、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深入总结了三峡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全面宣传展示了三峡工程巨大综合效益,推广了三峡经验。并且,本书是入选 2018年度中宣
本书对向家坝800MW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描述。全书内容主要包含了800MW机组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检修维护及运行管理上的典型经验,涉及水轮发电机组,相关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的运行管理等。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事故案例分析》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为对象,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隐患的防范、排查与治理为重点,分析各类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隐患的特点,讲述预防治理排查的重点、方向、方法和要求,事故案例分析部分选取了一些近年来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并进行了分析点评,力图帮助读者更深层次地分析认识事故发生的隐患,为施工现场的隐患预防、排查和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事故案例分析》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建筑施工安全教育的教材使用。
本书是一本较全面系统论述江河湖海的堤防设计、管理、施工、科研等方面中有关防渗、防冲、防浪、风险和环境等技术性问题的学术专著,重点介绍江海堤防的设计条件、计算方法、结构型式、堤基管涌发展和堤身滑坡沉降破坏机理、土堤与泵闸建筑物衔接的防渗设计措施、渗流控制及堤岸抗冲防浪等适应性护坡工程措施以及防洪抢险、除险加固技术等。本书是在广泛收集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扼要整编成比较全面、便于查考、有选择空间的实用性现代化手册。 本手册可为大堤的防汛决策、安全管理及除险加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可供同类型土石坝、水库岸坡、边坡工程等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有关局部冲刷、河道整治、海港淤积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和教学工作者参考。
本分册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典型设计图集》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新型的水闸——橡胶坝与翻板坝。按照这两种坝的用途、型式、材料和布置特点等进行分类,精选出已在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水电工程中投运并经过运行考验,能够符合水利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设计方案41个。其中橡胶坝分有:挡水发电用、灌溉与城市供水用、市政建设与城市美化用;充水式和充气式;螺栓锚固式和楔块式;堵头式和斜坡式;无搭接缝热压粘合成型的和彩色的橡胶坝等。本次收录的橡胶坝坝高1.5~6.0m,还收录了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橡胶坝工程,全长1247m。翻板坝分有:作为枢纽工程溢流用和作为泄洪控制用;作为低水头挡水发电、蓄水或改善城市景观等;从铰型上分有多绞轴式、双支点复合式、多铰连杆滑块式和滑块支承铰式等。 本分册不仅用文
周月鲁编著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图集》分自然与社会经济、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监测、照片、附件六部分,包含了20张照片和百余幅图件,用丰富多彩的图形、图像语言,多层次地描绘了黄河流域政区、地势、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预防监督、监测等方面内容。 图集资料力求全面、翔实,反映当前资料和成果。对影响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其他相关因素,如戈壁、绿洲、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底垫层、地貌、气候条件等,根据图面载负情况均酌情反映,提高了图集的系统性、全面性。图集中,未作特殊说明的图件均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供图撰文。
GLP质量体系检查手册(第3版)一书分为四部分内容其中,部分介绍了GLP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知识;第二部分是GLP体系检查表格,包括完整版和不同阶段简化版的检查表格,用于开展GLP体系检查时参考;第三部分是GLP实验的检查实例和报告实例,供检查和出具报告时参考;第四部分是美国OECD等有关GLP的法规和解释文件GLP质量体系检查手册(第3版)作为参考工具书,适用于开展GLP体系运行的研发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检验机构等的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也适用于开展转基因GLP体系建设的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
黄鹤楼工程利用现代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从基础到主体结构,从飞檐屋面到装饰装璜等方面,均有独特的创新。1985年被评为武汉市全优样板工程,1986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工程,同年获国家城乡建设设计优质工程二等奖,1987年获全国建筑鲁班奖,1988年1月,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批准荣获银质奖章。本书全面论述了黄鹤楼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建造技术,文字简洁、内容生动、图文并茂,可供热爱和从事仿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广大读者切磋和参考。文后还有“楚天台”、“白云阁”、“可竹轩”、“五重塔”等其他几个仿古建筑的施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