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工程由工艺与设备两个要素构成,两个要素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然而实际中却总能见到不能有效运转的工程案例,虽然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工艺人员思考:一是工艺不合适;二是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工艺无法得到实施;三是工程的运转费用高,企业无法承受。因此,对于一个工程,工艺技术人员不仅需要会选用合适的工艺,同时也要会对设备进行选型,选择合适、合理的设备来实现工艺,降低运行成本,本书是鉴于这一目的而编的。 全书分为两篇。篇为设备篇,共分十章,包括阀门、流量计、筛滤设备、吸泥机与刮泥机、水处理用填料与滤料、污水处理用风机、曝气设备、潜水搅拌器、消毒设备、泵,主要阐述了以上设备的分类、原理、结构、参数、适用范围与应用等。第二篇为工艺技术篇,共十章,从应用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沉砂池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基本规定;3.规划选址与设置;4.规模与类型;5.工艺、设备及技术要求;6.建筑、结构与配套设施;7.环境保护、安全与劳动卫生;8.工程验收;9.运行与维护。
《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9]320号),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治环境污染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我国生活垃圾收集站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大量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标准》送审稿通过了审查会议审查,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发布。 本建设标准共分八章,包括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址与总图布置、主体设施、配套设施、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建筑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05)19号)的要求,在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的基础上,由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修订而成的。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贯彻节约土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安全生产和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技术政策,注重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投资效益,结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备国产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要求,对近几年我国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编制组广泛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 CJJ/T 243-2016 备案号 J 1270-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特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HJ/T18-1996《小型焚烧炉》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此次为首次发布,于2000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规程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污水处理卵形消化池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2012-01-01实施。
《新农村建设系列科技丛书》是落实农村科技工作部署,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套丛书从三个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本书内容包括:农村垃圾的来源及其分类、农村垃圾的危害、农村垃圾的收集与运输、农村垃圾综合处理模式、农村垃圾的回收利用等。该套丛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凝结了一批权威专家、科技骨干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科技界倾注“三农”,依靠科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新农村建设系列科技丛书》的出版发行了顺应历史潮流,惠泽广大农民,落实新农村建设部署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探索科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方案设计基本规定;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和水质控制指标;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再生处理工艺与构筑物设计;安全措施和监测控制。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福泰、汪诚文、黄霞、文湘华、俞开昌、施汉昌、李星文、唐启明、马可民、袁琳、曲颂华、田雨加。
本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建标[2010]147号通知联合批准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新建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改、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包括测量方法)。本标准是对GB 17691《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V阶段)》中关于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的内容的补充。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修改采用欧盟(EU)指令2005/55/EC《关于协调各成员国采取措施防治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以及燃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车用点燃式发动机气态污染物排放的法律》中对重型汽车耐久性(有效寿命)的要求,以及随后修订版2005/78/EC中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试验程序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障环境监测仪器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HJ/T 15—1996)废止。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重庆华正水文仪器有限公司、太仓创造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1月2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书系环境保护知识丛书之一,重点介绍烟气净化的实用技术,同时适当介绍一些新技术。本书前两章简要阐述空气和混合气体的物理性质及其基本净化方法的原理。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别介绍常用的净化设备以及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性质、危害和净化方法。 本书可供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环境保护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环境保护人员的培训教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装用压燃式及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及其压燃式发动机、装用以天然气(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为燃料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及其点燃式发动机的在用车符合性要求。本标准是对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V阶段)》中关于在用车/发动机符合性内容的补充。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修改采用欧盟(EU)指令2005/55/EC《关于协调各成员国采取措施防治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以及燃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车用点燃式发动机气态污染物排放法律的理事会指令》,及其修订指令2005/78/EC、2006
本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65号文件发布,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本建设标准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择与总图布置,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建筑标准与建设用地,运营管理与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本标准附条文说明。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相关法律和法规,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保证危险废物鉴别的科学性,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铬渣的产生机理、成分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总结了目前铬盐业企业采用的铬渣治理实用技术,如铬渣烧结矿冶炼含铬生铁技术、液态排渣旋风燃煤炉附烧铬渣工艺技术、铬渣作矿化剂生产水泥熟料技术、铬渣作熔剂生产钙镁磷肥技术、铬渣生产玻璃着色剂技术、铬渣煤矸石砖焙烧技术-类质同像固化技术对铬渣进行资源化治理“的机理和特点”,该技术解毒彻底、工艺简单、吃渣量大、处理成本较低,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铬渣污染的治理和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书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具体实用技术的介绍。适合于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特别是从事铬盐企业环境技术研究、开发、培训、管理等人员等参考,也可作为广、中专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专题阅读教材和硕士研究生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 CJJ/T 243-2016 备案号 J 1270-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电石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电石行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到五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巨化电石有限公司、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石厂、青海东胜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宜宾昌宏化工有
导语罗安程主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知识160问》编辑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常见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的基本概念、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实用而简约,通俗而易学,不失科学性和先进性,对于广大乡镇、村、社区环境保护技术人员具有较好的参考、指导价值,也可作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设计、施工人员的培训教材。内容提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这20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因此,普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知识可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