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山楂病虫害鉴别与无公害防治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了危害山楂的病原、害虫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防治知识。该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以图为主,信息量大,既突出了农业和生物防治,也介绍了无公害化学农药防治技术,特点是每种病虫都配有多幅彩色图片,易识易辨,通俗易懂,可供果树站、植保站、果树科技人员、农资系统、农林院校师生及广大果农从事生产参考使用。
彭红、朱志刚主编的《水稻病虫害原色图谱》共精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的33种主要病虫原色图片219张,突出病害田间发展和虫害不同时期的症状识别特征,并详细介绍了每种病虫的分布区域、形态(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力求做到内容丰富、图片清晰、文图并茂、通俗易懂、形象直观、方便实用,适合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阅读,也可作为植保科研、教学工作参考。
我国是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病虫草害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危害严重。近年来,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规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对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作者以多年研究和基层工作经验积累的图片、视频素材为主,介绍小麦侵染性病害(真菌、细菌、病毒、线虫)、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药害、肥害、环境伤害)及小麦害虫、麦田杂草的诊断与防治。病害主要介绍诊断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害虫主要介绍形态鉴别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逼真地再现了玉米常见病虫的不同的形态和为害症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易学易记,实用性强,是一本面向农村一线的农民、基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农药经营单位和农药企业推广人员普及病虫识别知识、提高农民对病虫害诊断与防治能力的实用科普工具书
楚燕杰主编的《梨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梨病、虫害鉴别与无公害防治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了危害梨的病、虫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梨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内容新颖,图文并茂,以图为主,信息量大,既突出了农业和生物防治,也介绍了无公害化学农药防治技术,特点是每种病虫都配有多幅彩色图片,可供全国果树科技人员、植保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及广大果农参考使用。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桃病虫害鉴别与无公害防治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了危害桃的病原、害虫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防治知识。该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以图为主,信息量大,既突出了农业和生物防治,也介绍了无公害化学农药防治技术。特点是每种病虫都配有多幅彩色图片,易识易辨,通俗易懂。
本书包含了猕猴桃 24 种病害和 13 种害虫的识别诊断与防治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各种病虫害症状(为害状)、形态特征、识别要点、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在编写中力求做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相结合,以便于广大果农科学开展猕猴桃病虫害的防治。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枣病虫害鉴别与无公害防治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危害枣的病原、害虫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防治知识。该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以图为主,信息量大,既突出了农业和生物防治,也介绍了无公害化学农药防治技术。特点是每种病虫都配有多幅彩色图片,易识易辨,通俗易懂,可供果树站、植保站、果树科技人员、农资系统、农林院校师生及广大果农从事生产参考使用。
蔬菜病虫草害的防治是生产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从*的视角出发,充分考虑生产一线对蔬菜植保的需求,结合植保技术的发展新成果,从植保综合知识、蔬菜病害诊断与防治、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蔬菜草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和药械以及附录六个方面,以问答的方式,普及了蔬菜植保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系统回答了蔬菜病虫草害防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全书内容详实,通俗易懂,对蔬菜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麦类病虫害诊治图册(全彩版)》用文字说明与原色图谱相结合的方式,以识别和防治为重点,全面介绍了小麦、大麦(含青稞)、燕麦(含莜麦)、黑麦的39种病害与25种(类)害虫、害螨。本书选用了251张彩色照片,并对病害的症状、病原菌、防治方法,以及害虫、害螨的为害状、形态特征、防治方法等,做了全面而精练的文字说明。《麦类病虫害诊治图册(全彩版)》图象清晰、行文简练、内容丰富,涵盖了生产上所能遇到的绝大多数病虫害,有助于读者迅速进行田间诊断并做出防治对策,适于种植户、植保技术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药销售人员使用。
本书对豆类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作了全面的介绍,并分生育时期介绍了综合防治方法。书中所配病虫害诊断原色图片清晰、典型,易于田间识别对照。
《苹果病虫草害防治手册》由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编写。冯建国主编的《苹果病虫草害防治手册》内容包括:苹果病虫草害发生特点,苹果病害及防治,苹果害虫及防治,苹果园杂草及防除,苹果园害虫天敌及利用保护,苹果园常用农药及使用,苹果园病虫害调查、统计与测报以及苹果园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本书详细讲述了苹果生产过程中所遇病、虫、草害的种类及防治方法,内容丰富翔实,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果农参考对照,亦适用于农业院校师生阅读使用。
本书以文字说明与原色图谱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介绍了莴苣类、芹菜、菠菜、茼蒿、叶菾菜、蕹菜、落葵、苋菜、芫荽及其他绿叶菜的42种病害及29种害虫。对各种病虫害都以诊断和防治为重点,具体阐述了危害情况、诊断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选配的166幅彩照都是实地拍摄的。本书图像清晰,行文简练,内容丰富,涵盖了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其中包括新发现的种类。本书有助于读者迅速进行田间诊断和提出防治对策,适于广大蔬菜栽培、贮运、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参阅。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杂草学(第2版)》从杂草的定义入手,系统地叙述了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中国杂草的发生和危害,主要杂草种类:除草剂主要品种的特性、作用机理、适用作物和防除对象以及药效、药害、抗性和残留等;杂草防治的主要方法,主要作物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技术;杂草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在注重杂草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反映当代杂草科学在外来杂草、生物除草剂、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杂草抗药性以及杂草综合防治等发展动态。
《玉米高梁谷子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以文字说明与原色图谱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介绍了玉米、高粱、谷子的52种病害与33种(类)害虫。对各种病虫害都以诊断和防治为重点,具体阐述了危害情况、诊断或识别要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并选配了200余幅彩照。本书图像清晰,行文简练,内容丰富,涵盖了生产上所能遇到的绝大多数病虫,其中包括新发现的种类。本书有助于读者对玉米、高粱、谷子病虫害快速进行田间诊断和提出防治对策,适于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生产人员、农药营销人员、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阅读使用。
GB/T 233916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1部分:玉米大斑病; ——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第3部分:玉米螟。 本部分是GB/T 23391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GB/T 24534《谷物与豆类隐蔽性昆虫感染的测定》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取样; ——第3部分:基准方法; ——第4部分:快速方法。 本部分为GB/T 24534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0 6639—4:1987《谷物与豆类 隐蔽性昆虫感染的测定第4部分:快速方法》。 本部分与IS0 6639—4:1987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用GB/T 12620代替IS0 565; ——用GB 5491代替ISO 950。 为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ISO 6639—4:1987的前言; ——删除了ISO 6639—4:1987的“简介”部分; ——将GB/T 24534.2添加到“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用GB/T 5519代替IS0 520; ——用GB/T 21305代替IS0 712。 本部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鼠害是一种世界性的生物灾害。鼠害对农业的危害几乎涉及所有的农作物及其整个生育期,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甘蔗以及瓜果和蔬菜等作物均是害鼠啮食、危害的主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鼠害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轻则减产10%~20%,重则达30%以上。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暖以及经济作物是保护地蔬菜的迅速发展,鼠害发生日趋严重,已对保护地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部分地区保护地蔬菜被害率达20%~400A,尤以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受害为重。此外,甘蔗、花生、果树等经济作物也受害频繁。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