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是*生产力的功能,打通科技列车的 *后一公里 问题,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来自果树生产、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和科技管理人员,共同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果树相关项目所产生的新科技成果编著本书。该书筛选凝练了果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相关成果,旨在方便广大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等利用现农业科学知识,实现环境友好和增产增效。
GB/T 15805《鱼类检疫方法》分为下列部分: ——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 ——第3部分: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 ——第4部分:斑点叉尾鲴病毒(CCV); ——第5部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 ——第6部分:杀鲑气单胞菌; ——第7部分:脑粘体虫; 本部分为GB/T 15805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5805.1—1995《淡水鱼类检疫方法部分》中的第5章。 本部分与GB/T 15805.1—1995的第5章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分离病毒的细胞由原仅用RTG-2改为用FHM或RTG-2细胞分离。因为*VHS生长的细胞是FHM和RTG-2。OIE的诊断手册也是推荐这两种细胞。 ——对一些过时的试剂和设备进行了修改,并纠正了一些印刷错误。 ——结构格式按GB/T 1.1—2000的规定,作为部分编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是对sc/T3102--1984《鲜带鱼》的修订。 本标准与sc/T3102—l984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适用范围扩大为鲜带鱼、冻带鱼; ——删除了原标准中规格的规定; ——对感官要求的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 ——增加了卫生指标的规定,取消了对细菌指标的规定; ——增加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丁分技术委员会(SAT/TC 156/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舟山京洲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联珠、江艳华、朱文嘉、何迎春、刘建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
为了配合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顺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目前,已有很多农民认识到“要发财,种药材”。种植和养殖动植物中药材是一项增加经济收入的致富门路,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商品经济中来。还有更多的人追切希望掌握产量高、销路畅的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我们调查分析中药材多年生产和销售情况,选编了“药食兼用中药材动植物养殖与种植丛书”,共分八册,分别介绍药食兼用中药材植物的种植技术与药食兼用中药材动物的养殖技术,供读者参考。 种植和养殖动植物中药材,生产和销售是关键。生产方面,本套丛书介绍每种中药材的药用食用及其市场分析、植物(动物)形态、生态习性、种植(养殖)技术、采收与加工等内容,为中药材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地提供知识和技术。中药材还有销售
本标准依据GU/T l.1—2009的规定,对sc/T 3104 1986《鲜蓝圆鰺》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sc/T3104 198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扩大为鲜、冻蓝圆鰺; ——将原标准中的“技术要求”改为“要求”、“感官指标”改为“感官要求”; ——对感官要求的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增加了“气味”和“蒸煮试验”项的要求; ——删除了原标准中“规格”的规定; ——增加了卫生指标的规定,取消了对细菌指标的规定; ——增加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 l56/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刁石强、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岑剑伟、周婉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
王鲁民、王振忠、董文主编的《远洋渔业资源与捕捞新技术》筛选凝练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远洋捕捞技术与渔业新资源开发”项目实施取得的新成果,旨在方便广大科技特派员、渔业生产者、专业合作社和渔民等利用现代科学
本书为《农村致富实用新技术丛书》中的一本。《丛书》立足于准北平原,面向黄准流域和长江流域,分种植、养殖、综合等专业,集实用技术与90年代*科技成果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广泛的实用性。主要面向农村科技人员和有文化的农民,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系统地介绍了当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本书根据莲藕的不同利用价值介绍了藕莲、子莲、花莲的品种及特点,并根据莲藕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的水域条件着重介绍了浅水田藕、深水坑塘藕、池藕、湖泊荡藕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另外,还介绍了莲藕、莲子的采收、贮藏、简易加工方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库》,是一项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出版工程。《文库》介绍了科技、文化、法律、生活、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如农作物种植、家禽饲养、法律基础、卫生保健、村镇住宅规划、进城务工技能、市场经济常识等,都是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文库》充分体现了服务“三农”工作,适应农民“求富、求知”需求,努力把图书出版与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经济等知识,使农民群众在满足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从图书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丛书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适合阅读自学,也方便专家重点讲授指导。 本书是该丛书之《无公害高效淡水养殖技术》。
......
本标准是对NY 5053—2001《无公害食品 草、青、鲢、尼罗罗非鱼》、NY5280—2004《无公害食品鲤鱼》、NY 5292—2004《无公害食品 鲫鱼》的修订。对其适用范围、感官要求、安全指标内容作了调整、修改与补充。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水产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新平、李新辉、郑光明、陈昆慈、赖子尼、徐忠法、周瑞琼、马兵。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 5053—2001、NY 5280—2004,NY 5292—2004。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农情测报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批准,自2011年9月5日正式施行。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本职业现阶段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要求,《标准》在体例上力求规范,在内容上尽可能体现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鲟鱼的种类、分布、资源状况。生物学特性以及鲟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要求。然后重点介绍了*、史氏鲟、匙吻鲟、俄罗斯鲟、杂交鲟、西伯利亚鲟等品种的无公害养殖技术要点、病害防治技术要点,着重阐述了鲟鱼养殖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辅以养殖成功实例,以指导养殖人员尽快掌握技术要点,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本书适合水产养殖人员、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