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本历史小说集,共8篇。主要以神话及中国历史为题材, 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 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 ,想象丰富,颇具颠覆性。其内容有: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等。
《呐喊》是鲁迅负有盛名的小说集之一,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收录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代表性篇章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社戏》等。
《野草》出版于1927年,收《秋夜》《影的告别》《雪》《风筝》《好的故事》等鲁迅1924 1926年所作散文诗二十三篇。《野草》是一部瑰奇之作,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作品隐含着深邃的哲理性,意蕴甚为丰厚。《野草》中的多篇散文诗收入中学及大中专院校语文教材。
《热风》是鲁迅写于1918年到1924年的杂文集。主要是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中做些短评。当时中国处在黑暗的时代,许多志士仁人在探索社会病根所在,文化界有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鲁迅在"题记"中说:"我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小说经典。作品以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作品意蕴丰厚、手法高超,不仅具有社会批判的内涵,也是老舍小说 批判国民性弱点 总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问世以来,受到广泛欢迎,曾数次再版,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等。 1981年,人文社印行了由著名版画家高荣生先生进行封面设计的《骆驼祥子》新版本,内另附高先生所作木刻插图5幅。高先生插图手法讲究,对比明显,意蕴丰厚,不可多得,可谓名作名画完美结合的范例。该版本书影也被***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收录使用。 此次重版,封面和插图选用了高荣生先生的作品,文字以校勘精良的《老舍全集》本为底本,综合《骆驼祥子》的手稿、1941年版、1981年版,对个别文字进行了修订,希望
一代才女萧红的旷世之作 画家赵蘅 20 幅精美插图 读懂古老中国北方小城的世道人心 《呼兰河传》是萧红 蛰居 香港时写作的一部小说,也是她生前写完的后一部小说。小说通过对北方小城呼兰的风俗习惯以及一群底层人物,尤其是女性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破败落后、愚昧的面貌。本书被茅盾赞为: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画家赵蘅专门为《呼兰河传》精心创作的20幅纯美插图,更是向我们唯美展现了呼兰小城普通人的命运与心境,萧红笔下的 后花园 、 养猪的、漏粉的、拉磨的、赶车的 各色人等,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等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是著名红学家刘心武创新性推出的、专为儿童讲解《红楼梦》的文学著作。本丛书共2辑,第一辑6册囊括50讲内容,第二辑6册囊括36讲内容。 刘心武在对《红楼梦》原著的内容与中心思想反复咀嚼、领会之后,重新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抛去原著中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整为零,只讲原著中美好的人、美好的景、美好的故事,以及美好的国学精粹,打造了一部让孩子读得懂、喜欢读的全新的《红楼梦》。 2021年,推出了该系列的第二辑。在这一辑中,内容上沿袭了第一辑的表述方式,但是更为深刻地剖析了人物的命运、暗藏的伏笔、悲剧的基调……让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原著的社会背景、深刻人性、伟大创举与跨时代的文学价值。第二辑与第一辑共同构建起中国红学家专为孩子讲解《红楼梦》的青少年读本体系
在这第二辑里,依然不讲爱情,却大讲亲情、友情、同情、真情;不细讲家族盛衰,却开始引导孩子们懂得万事万物皆有荣枯变化;不大讲人际勾心斗角,却要讲到尊重别人、珍爱自己;最后一条“不讲儿童不宜的内容”则依然坚守,因此家长们仍可放心,积极引导、陪伴孩子来读这第二辑的六本漂亮的书。 孩子们把第一辑第二辑合起来通读,会生发出对《红楼梦》的无尽兴趣。等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这两辑书打底儿,就会乐于捧读《红楼梦》原书,顺畅地进入《红楼梦》那丰富曼妙的世界。
我生病了。 “一起一起”在我脑袋里转啊转,我好想停止自己的“一起一起分类病”。 我去图书馆民,希望找到治病的办法。 图书馆的书也是“一起一起”。 图书馆操场上孩子们正在争执不休,原来他们要分足球队。 我用“一起一起”的方法帮他们分好了队。 再想想,植物、动物、城市里的人,都是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噢,原来世间万物都是“一起一起”分类的啊! 理解部分和整体的包含关系,对孩子来说又难又重要。 只有先明确每个分类对象的属性,再找出相同属性,才能给事物分类。这些具有 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就构成一个集合。分类要认清部分和整体的包含关系,也就是“集合关系”。故事中不仅讲到了分类,还涉及把集合元素组织化,将其整理成集合的内容。组织化是和资料整理、数的概念、计算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数学概念,
《生死约会》介绍一个涉世不深的小伙子;遇见一个热情狂放的成熟女人,才知道某些爱情片段,注定影响他一生的情感方式。
张恨水大师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 以女性的爱情和命运为主要关注对象,通过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间纠缠不清的感情历程,最终以激烈和残酷的毁灭来展现悲剧性的爱情。 这个故事在国外叫《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就叫《夜深沉》。
北京某学院对外汉语教师庄祁,在暑期班结业的当晚偶遇意大利女学生依莎贝塔。两人的关系虽然仅仅维持了五天,却对庄祁的心态造成了浣的影响。依莎贝塔回国之后,庄祁开始沉迷于一场又一场对于异国女郎的追猎,并且自鸣得意于已经了感情上收放自如、不受羁束的理智和成熟。三年过去,依莎贝塔重返中国,庄祁才蓦然发现自己并没有摆脱对她的依恋。这时的依莎贝塔似乎完全变了个人,情绪起落无常,令庄祁困惑不已。两人若即若离,这期间依莎贝塔点点滴滴地道出了自己离奇的身世和史。与此同时,庄祁又与大自己七岁的有夫之妇、美国外交官夫人卡罗琳陷入了微妙的感情纠葛。穿越现实的纷繁芜杂和对昔日交往过的多位女友的回忆,庄祁渴望探求爱情与两性关系的本质……
《桃之夭夭》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娓娓叙述了上海市井之间,一个叫郁晓秋的女子半生的人生历程。这个上海女子,原本可以像雯雯、妹头一样,在上海的屋檐下过着自己平淡却充盈,烦恼又热闹的生活,但是,她显然是个异数。她的母亲是个滑稽戏女演员,年轻的时候有点小名气,终究到老了,也只是个跑龙套的,她的父亲在她出生前的一年半就因贪污和玩弄女性进了班房。历经社会与情场失意的母亲对她是只有冷漠和淡淡的恨,兄姐也因了她的出身而鄙视她憎恶她,同学和邻里更是对她侧目而视。她的身世,成为市井间无数人流言蜚语的话题,她的充满青春气息的美丽,在上海人的眼里,被毫无道理地认为是刺眼的不安分的象征。但是,正是这个上海弄堂里的异数少女,却出人意料地走出了一条艰难却纯净的人生道路,以泼辣而旺盛的生命力,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