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和古拉斯随妈妈搬迁到乡下农场。姐弟俩认识了曾在马戏团工作的领导麦柯迪先生。麦柯迪先生家里养着老虎、猎豹和猩猩等动物。在他的鼓励下,姐弟俩与这些动物成了朋友。但是一些顽皮的孩子在一天半夜里放走了老虎,险些酿成伤人事故。此事惊动了警方。虽然麦柯迪先生和姐弟俩巧妙地抓回了老虎,但警方为了保护居民的安全,决定没收全部动物。姐弟俩和那些知错就改的孩子帮助麦柯迪先生与警方展开了周旋,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
罗可的奶奶住在离城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几个劫匪为了躲避警察的搜捕,恰好藏到了奶奶家里。他们把奶奶关进了地下室,经历了十八个小时的死亡恐惧。在这十八个小时是,汤姆和罗可配合警察机智、勇敢地进行着侦破工作。后汤姆和罗可救出了奶奶,也抓住了由于爆炸事件而被炸得奄奄一息的四名劫匪。
本书和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大都在描绘美国南方路易西安那州的克里欧人(Creole)的人和事。克里欧人为法国移民后裔,都为贵族。艾德娜原本置身于法国式的上流社会之中,生活的目的只有相夫教子、宴款宾客。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女人的身份是因男人而定位;女人没有自我,而只是某人的女儿、姊妹、妻子、母亲,或情妇。这年夏天,艾德娜全家到新奥尔良南方约五十英里外的格蓝岛度假,邂逅劳伯特,终于燃起自我的意识,不愿意再因循先生及社会的要求而扮演别人设定的角色。她勇敢的脱离常轨,一心去发展自己的艺术(绘画)潜能,追求自由、独立和滋润身心的爱情。后,她还是绝望的意识到,无论如何,自己无法逃避身为人母的责任,更无法逃避孩子对她精神上和实质上的要求。面对自我和道义之间的冲突,终于走上自杀一途,宁死也不愿意放弃
《局外人》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诞人形象。主人公默尔索是一名公司小职员,他对一切都漠然置之。在他眼里,构成周围人道德准则的一切义务和美德,只不过是一种令人失望的重负,他统统弃之不顾;甚至连他母亲去世也引不起他多大的痛苦。他的内心非常空虚,平日像掉了魂似的无所适从,毫无愿望,毫无追求,以致在沙滩上盲目地对阿拉伯人开枪,后被判处死刑。在小说中,默尔索用沉默、无所谓和蔑视来对抗这个荒诞的世界,他身上有着激情,只不过这种激情隐藏在表面上显得麻木的态度中。他向阿拉伯人开枪好像是在烈日下的冲动行为,其实是他在荒诞现实的压抑下一种不由自主的发泄。他对司法机构以可笑的逻辑推理来定罪也不作反驳,以一种无畏的态度迎接死亡。这个荒诞人具有一种批判现实的意识。
在中国的这些年里,李莎用大量的文字描述了中国的生活和变化,本书只是基本的一个部分,描写了一个外国女教师和一个中国男学生之间的感情经历。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本应该是自然而幸福的,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故事的结局成为令人心碎的悲剧。作者的意图并非纯粹为了叙述一个爱情故事,而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描述在中国的生活,描述两种不同文化的深层冲突,从而让世人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作者在本书中准确地把握住了那个年代中国年轻人的心里矛盾。
青年作家五代光兴获得了日本历史上奖金数额的奖项太宰治艺术奖。他是以赤裸裸地描写其已故父亲私生活的作品走上文坛的,而今次的获奖作品又以露其同妻子、情妇的隐私为题材,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不久,被五代光兴抛弃的情妇水野弓惠在家中离奇地死去;曾极力反对五代光兴获奖的另一名的另一老作家又遭遇车祸……女刑警乌丸弘美奉命侦查,她有能力揭示事件的真相吗?
《怀念上帝之家》名为小说,又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不强调时序,没有按逻辑来分章节,没有贯彻始终的情节或性格上有进展的人物。 作品中的主人公为五十七岁的钢琴家,通过回顾生命中的三个场景,表现了三个主题;父母、上帝与音乐。主人公终身怀念他未曾谋面的母亲。父亲对他冷漠,却又将他培养为享有世界声誉的钢琴家。无论是对父母的深切怀念,还是对上帝,对灵魂的潜心思索,都能令读者感受到音乐无处不在的力量;如诗的语言、如画的情境、对音乐的深刻感悟是贯穿本书的主线,怀念母亲的故居,怀念上帝之家,就是对音乐之家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