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生动地描写了1973到1974年间,苦寒封闭的雁北农村生活。作品对黑旦、温孩、丑哥、板女等一系列温家窑人看似荒谬却又极其真实地描述,透彻地表现了人类生存挣扎的种种欲望。小说“照生活写生活”,浑然天成。作者对这样一种看似荒谬的生活在叙述时却以一种极其冷静的态度作如实的叙述,在如实的叙述中抑制着悲痛,悲痛的背后是作者对人和生活的关切。小说的语言极具特色,作者采用雁北人叙述方式,语言莜面味十足,简练而不失精致,幽默而不失情感色彩,令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部由亲历者向您讲述的江湖往事。一个名叫呆狗的96岁老人,颠簸一生,传奇一生。他的一生就是行骗和受骗的一生,也是行走江湖的一生。在书中,你能看到旧中国江湖八大门中的各个流派,能够看到江湖上的勾心斗角和下套设局,能够看到人贩子、盗窃团伙、先生、拆白党、放鹞子、碰瓷团伙、诈骗团伙、做旧团伙、丐帮等民国江湖上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你用文字描绘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到一个令人震颤的民国江湖。
《暴风骤雨》成功地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白玉山、白大嫂、刘桂兰等贫苦农民的可爱形象。热情、开朗但又爱吹牛、好面子的赶车把式老孙头的形象尤为丰满、鲜活。在对这个人物塑造上,作者显然受到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的影响。老孙头与舒卡尔老爹在气质、脾气、性格上,是多么相似!同样,对恶霸地主韩老六及其狗腿子韩长脖等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极有力度,不落俗套。1946年,东北战场上,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5个多月的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但在美帝国主义所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暂占优势的情况下,为了在东北广大农村里站稳脚跟、巩固后方。我军在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的同时,抽调2.5万名干部下乡,“到农村中去到群众中去”,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掀起了一场东北土地改革运动的暴风骤雨,为我军将来转入全国反攻创造条件。
《海上明珠》是上海青年作家滕肖澜的个长篇小说,获得2011年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小说以极富上海风情的笔调,写了两对地位、身份迥然不同的夫妇因为一起偶发的事故而换错了女儿。二十多年后,真相大白,两个家庭,两对夫妇,两个女儿在错位的现实面前将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真实的人性拷问,要面对的是血缘、伦理和情感的重重纠葛,剪不断理还乱。应该说,小说选择了一个不算太新颖的戏剧化题材,却迎难而进地把笔力深入到上海这个城市特有的人情世故中去演绎,反而恰到好处地把作者擅长的写上海人的路数发挥得淋漓尽致,细腻而犀利地写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幽微与温暖,上海人天性中宽和又精明、务实又灵活的特质在滕肖澜笔下的人物身上表现得气韵生动。《海上明珠》海派风情浓厚,可读性十分强。
如果生命中重要的一切都被抹去,我们该如何修补失忆的人生?我们该如何找回曾经的自己?爱丽丝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她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拥有令人艳羡的人生。50岁那年,她发现自己开始出现一些微小而恼人的症状:找不到钥匙、在家近迷路、忘记赶飞机……然后,这些症状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她自己对此一无所知。莉萨·吉诺瓦著的《我想念我自己》讲述了曾经的语言学专家,一点点丧失表达和思考的能力;曾经的妻子和母亲,开始遗忘生命中很爱的人。生活中重要的一切都分崩离析了,唯有家人的爱还陪伴着她,提醒着她:我,依然是爱丽丝,我想念我自己。
这是李锐的长篇处女作,是一部构思精巧、内容浓缩、有独特风格的力作。作者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大家族的独特历史,显赫的功勋及其成员可歌可泣斑斓的人生旅途。作品容量较大;用时空交错的手法再现了时代风云的变幻,描绘出李氏家族几代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的心灵轨迹。李氏这个特殊的大家族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从李氏家族的变化可见社会的变迁。作者着笔有力度、描绘细腻、感人。字里行间充溢着诗情画意,跳跃着纯真、美好的情感。多彩的描绘辉映着时代的风云,深沉的叙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小说的叙述主体:整整一千英亩绵延于美国中西部的广活土,是凡人征服自然的凯歌,是欲望桎梏心灵的枷锁;是承载了一户普通农家从扎根到繁衍,从繁衍到鼎盛,从鼎盛到衰败,从衰败到瓦解的交响史诗;是陷寓着父权与女权,爱情与谎言,妨忌与狂野,梦想与幻来,血泪与激情的时代画卷。大地如席,苍穹无语,静静凝视着良田分久而合,合久而分,默默见证着人心自恬淡走向躁动,终由躁动归于恬淡……故事与意象包容传统与前卫,技法与视角兼具现代与经典,如此交织融会,便造就了一部震撼人心,屡获殊荣的力作。
如果说一个人的内心成长是在跟世界的冲突中开始的,那么女心理医生苏黎更是如此。作为世界的体验者、旁观者和分析者,她一刻不停地把自己抛向世界,又拉回自身。在跟方正爱慕却时时对抗的关系中,在跟宋辉由亲密最终走向疏远的过程中,在跟阿乐纯挚而依依难舍的友谊中,苏黎体验爱情和人性,一次次面对伤痛,学会接纳,一次次自我,自我修行,接近真实。小说展现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无比真实、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人物和他们的内心起伏,让我们看到人的心理如此斑驳庞杂,需要慎重细腻地对待;同时,更有随处可见的自我分析,对世界、对人生、对自身的感悟思考之灯处处闪烁,透出一个心理医生视角的敏锐和洞见,值得每位读者细细回味。
《前面就是麦季》收录的是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三冠得主李骏虎的获奖作品及中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作家被文坛公认风格独特的乡村风情小说和他读者喜爱的心理情感小说的集中展现。小说语言清新自然,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其故事的结局往往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
在《工作颂歌(中英双语插图本)(精)》中,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以哲学家的跳脱视角审视劳作、职业、个人爱好在人生中的位置,以小说家的生动笔触、学问家的敏锐深沉探究种种职业鲜为人知的奥秘、种种匪夷所思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乐趣。在某种程度上,德波顿的新书可以看做是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的哲理小说《老实人》(1759年)的“互文”。250年岁月匆匆流逝,如水、如梭、如青山之巅的浮云,一如伏尔泰,德波顿亦对工作寄予深情,只是更多着眼于工作的“喜悦与悲哀”。在德波顿这里,工作以及具有“副业”性质的业余爱好虽然极具挑战性,有挫折、有艰辛,却是人生最享受、最持久、最有益的乐趣。“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工作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