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鲁迅*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
百年珍藏纪念版《狂人日记 : 鲁迅小说全集》悉数收录了鲁迅先生一生所创作的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共计 33篇。 本次结集,以*初版本为蓝本,同时参考了 1938 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上海复社出版的《鲁迅全集》,文字、标点、格式俱择善而从。由于现代文学,特别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若干语词用法与后来有所不同,这里尽量尊重历史。
畅销近百年,王小波等诸多 后现代 历史小说家力推、借鉴的经典之作 一部 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的总集 《故事新编》收录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写于1922 1935年间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这是一部 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的总集。《故事新编》中的多篇小说收入中学及大中专院校语文教材。此版配有著名版画家裘沙、王伟君等绘插图二十多幅,以期让读者获得双重美的享受。
这是残雪短篇小说系列之一。该系列为残雪近十年来的短篇小说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首次结集出版。本书共13篇,12万字。有《美人》《小潮》《石桌》《雪罗汉》《二麻进城》《都市里的村庄》《红叶》《紫晶月季花》《贫民窟的故事》(系列5篇)等篇目。这些短篇小说短则几千字,长则一万多字。这些作品大多写底层人们对生活的充满独特性的体验。细细品味,可以感悟到残雪文字中浓郁的先锋意味和独特的文学情怀。
本书收入作者脍炙人口的佳作,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 契诃夫的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他高度淡化情节,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但他不陷入日常生活的 泥沼 ,恰恰相反,他的深刻的现实主义形象常常升华为富有哲理的象征。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契诃夫不重于细致交待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只求从人物的行为举止中看出其内心活动和变化。
这是一部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和《小说选刊》编辑部共同打造推出的2017-2018年度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多名优秀作家的精彩作品,其中包括蔡东的《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跃》、叶兆言《滞留于屋檐的雨滴》、储福金的《棋语 弃子》、苏童的《玛多娜生意》、周子湘《慢船去香港》、杨少衡的《亲自遗忘》、郝景芳的《写一本书》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干净超然,或清新淡雅,或犀利尖锐,或深刻厚重,是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值得研究和阅读。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 大的想象。 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随书附赠“荔枝鲜转运舆图”
每年八月十六日同一时刻,她都要重复这趟旅程,乘坐同一班渡轮,抵达同一座岛上,光顾同一家花摊,顶着同样的似火烈日,来到同一处破败的墓地,将一束新鲜的剑兰放到母亲的坟前。在岛上孤独而自由的人,这一晚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握住命运的手,就好像自己身处悬崖的边缘。
本书收录了刘心武二十部短篇小说,主要有《我爱每一片绿叶》《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作品。《我爱每一片绿叶》曾获全国届优秀短篇小说奖名。《班主任》被视为 伤痕文学 开山之作,也被认为是新时代文学的发轫作,引起轰动。
本书是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 丛书中的一种,选录了军旅作家李存葆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小说通过描写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三营九连指导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群像,冲破了军事文学 无冲突论 的老套,正视并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揭示军队内部矛盾和历史伤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在当时,可说是开了以悲剧形式反映战争和军营生活的创作先例,是军旅小说的一个决定性突破。 该小说在《十月》首发后,中央及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小说获得1981 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3年,山东电视台将小说改编成三集电视剧,由周里京主演;1984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故事片上映,该片由谢晋导演,吕晓禾、唐国强等主演,引起轰动。2018
庐隐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色彩,多取材于自身与朋友的经历,可与同时期的郁达夫之作相媲美。本书为庐隐小说精选集,包括著名的《海滨故人》《象牙戒指》《一个著作家》。这些经典篇目,弥漫着感伤的情绪,多用书信、日记来直抒人物情怀,真切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及思想变迁。
让刘十三陪着你,走进云边镇的春夏秋冬,见证每一场相遇与离别。 有些人刻骨铭心,没几年会遗忘。有些人不论生死,都陪在身旁。 ○满镇开着桔梗,蒲公英飞得比石榴树还高,一直飘进山脚的稻海。在大多数人心中,自己的故乡后来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外婆说,什么叫故乡,祖祖辈辈埋葬在这里,所以叫故乡。 ○刘十三就这样,看着小女孩像梦境一般,马尾辫,眉清目秀,向他走过来。 毫无疑问,刘十三认为,这场面会铭记一生。 ○爱情必须给予。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刘十三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尚未到来的未来。 ○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山风微微,像月光下晃动的海浪,有的,没的,温和而柔软,停留在时光的背后,变成小时候听过的故事。 ○为别人活着,也要为自己活着。希望和悲伤
《羊舍一夕》 1958年,汪曾祺被错划为 右派 ,下放到张家口劳动。这几年间,他短暂地恢复写作,完成小说《羊舍一夕》《看水》《王全》,后结集为《羊舍的夜晚》,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0年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时,这三篇也经作者修改后收入。本书所收也以改订本为底本。 张家口时期的经历,后来也变作汪曾祺的创作资源。199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仍有以其为题材的。第二辑中,大部分是这类作品,包括1980年代第三次起步之前试笔的《塞下人物记》《骑兵列传》。关于1950年代下放劳动前后的书信、汇报资料,也作为附文呈现。 本卷由苏北编选。 苏北,《汪曾祺别集》之《羊舍一夕》《旅途杂记》编者。 著名作家,本名陈立新,安徽天长人。青年时期与汪曾祺先生亲密往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
《上海的狐步舞》是 中篇小说名家经典 丛书之一种。 穆时英的作品《上海的狐步舞》《被当做消遣品的男子》《五月》及《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描绘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文明昙花一现、畸形发展时的社会生活;《公墓》描写的是大上海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而《南北极》《生活在海上的人们》表现的却是下层百姓的 草莽 生活,揭示了社会上贫富对立的不平等现象,艺术表现手法悖反都市文学的高雅,充满了下层人民强悍、粗犷的生活语言,曾被誉为"普罗文学之白眉"。 在《上海的狐步舞》中,穆时英把他的眼光聚集 十里洋场 的夜总会、咖啡馆、酒吧、电影院、跑马厅等娱乐场所,追踪狐步舞、爵士乐、模特儿、霓虹灯的节奏,捕捉都市人敏感、纤细、复杂的心理感觉。他以圆熟的蒙太奇、意识流、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表现手法,反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