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王铁钧编著的《诗词写作入门》面向在校大、中学生及广大诗词爱好者,通过格律知识的介绍和经典作品的讲解,使读者理解诗词的格律特点和写作方法,感受诗词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书选讲的诗词以形式和内容并重,既注重选取名篇佳作,覆盖不同的题材,关注文字的可读性,又要照顾到诗词格律的基本形式和各种变化。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主要介绍以下问题:文学研究所为什么 中落?和丁玲这位个性独特的著名作家来主持有关系。那个地方,曾因丁 玲而闻名遐迩,又因丁玲而成为是非之地。文学讲习所整风时,有人提出 :“文讲所从成立到现在,共变动五六次。……历次变动与文艺界的矛盾 和宗派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换周扬或其他人来办又怎么样呢?安在 丁玲头上的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可以没有,但是,他能把文学研究所办成 真正培养作家的文学摇篮而不是文艺党校吗?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类政治 运动、党内斗争、文艺运动,已经成为阶段性的循环秩序。文学研究所岂 能是世外桃源?《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作者邢小群通过对大量当事 人的访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重新审视了这段特定的历史。
这是一本关于世界戏剧艺术的教程。作者身为中国位戏剧专业博士,长期在北美四所大学教授世界戏剧,以其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扩容了他在十年前于台湾出版的《话剧结构新探》作为给中国大陆戏剧教育的课本。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叙事性结构”,针对戏剧的形式、美学价值等作客观的阐述。下篇的“剧场性结构”则以开放的文风讲述了一百年来的戏剧。作为戏剧教育的理论性图书,本书以专业、客观、全面为特色,对于正在研究戏剧艺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对于《红楼梦》中出现的判词、诗词进行了深层的解读,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对于《红楼梦》的爱好者和初级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和阅读价值。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于 1926 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七章,将清代词学的派别分为浙派和常州派,并从选本、评语、词谱、词韵和词话的角度进行分析,论及清词之兴盛“直接南北两宋”,是近代学者将“词学”作为学科的重要著作。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的《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为我国文艺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公约守则用书。该书从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建设委员会章程等出发,就各文艺协会文艺工作者如中国戏剧工作者、中国电影工作者、中国音乐工作者、中国美术工作者等的职业道德、自律、行为守则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传习录》是记录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言行的一部著作,涵盖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即“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书稿对王阳明的主要学说和观点进行了提炼和阐述,尽量客观详实的讲述了王阳明的心路历程和理论精华,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对明末的忠良奸佞等众生态做了入木三分刻画,剧作的主题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说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本书稿以简明流畅的语言重新复述了《桃花扇》的故事,并对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及戏剧爱好者的普及型读物。
《水浒传》作为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情节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本书遴选了原著中的代表人物落笔,通过对于人物经历的详细分析,透析出原著作者意欲表现的人物主题性格,立意新颖,视角独特,颇有阅读价值。
《文学论略/近代名家散佚学术丛刊 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通过对 著作之文与独行之文有别 , 骈体、散体各有所施 , 周秦以来文章之盛衰 三个部分来讨论文学命题,其中 著作之文 指一书中各篇互有联系的文学作品, 独行之文 指每篇各自独立的文学书籍。全书一气呵成,立论新颖,论述周详,是章太炎文学思想的一次集中阐述。
本书从古代诗、词、文、赋、曲中精选了近六百条名句,分成十三类,每条注明出处,给难字加上注音,对难懂的词语作了注释,并讲解全句的大意;精选古代名篇十一篇,附上译文。书后附有形式多样的名句名篇练习,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自1994年出版以来,不断修订,屡次重印,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中学师生的普遍欢迎。
《科幻Cube》系列丛书第三部《科幻:海底总动员》是国内首次全方面,全角度总结与海洋方面相关的科幻素材,并把有机整合起来。从众人熟知的《大西洋底来的人》《美人鱼》《环太平洋》作导引,引出本书重点 海洋新世系,即海洋智慧生物系、海洋探测器与机甲系、海底文明系等。而且不仅是地球的海洋,还有异星的海洋也将在本书呈现。此外,与海洋相关的动漫、雨果奖入围的郝景芳、中国科幻电影的 主脑级 周文武贝、中国科普知名作家曹文元也将重磅登场。 本书也借《海底总动员2》热播之际,面向喜欢科幻的各阶层读者,从专题、影视、模玩、游戏、专栏各板块深度展开,做一本优秀科幻文学 时尚深度科技文化的读物。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本书作者通过展现并分析韩愈及柳宗元的书法名作,指出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出色领导者,都是杰出的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为古代散文的多样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书在民国曾多次印行。
这部著作的成书,得益于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学习和思考,也得益于各位师长的教诲和启发。成书付梓之际,掩卷之余,仍不禁万分感慨。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许多值得感激之人,又一一出现在眼前。 首先出现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穿着永远一丝不苟,带着贵族气质的学者,他就是我的博士生导师王晓路教授。正是在他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的学术素养得以提高和体系化,在成长的道路上,时时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本书的主要思想,得益于与老师的讨论,得益于老师的启发。 接着是一位身材不算高大、却浑身透着干练和热情的学者,他就是比较文学界的著名学者曹顺庆先生。正是曹先生带着我们“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让我们接受中国文化经典的熏陶,“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词”,我们的学术储备多有赖于先生的教诲